选专业,犹如选伴侣

周日那天,打电话给学姐,问某种材料的体积和质量如何转换的问题。

学姐简单一说明后,我豁然开朗。

随后自嘲:我脑子现在已经成浆糊了。

她笑话我:你现在已经从理科转到文科了。

真的假的?

我当初是不是入错了行?

后来又想,若真让我天天一头扎在文字里,编辑,校勘,写八股文。

我会喜欢吗?

那天,家有学霸的读者姐姐跟我讲过:高考出成绩以后,填报志愿更纠结。

看她给我拍的厚厚一本学校排名的书的图片,我就能感觉出来那一团乱麻。

昨天早上在路上听电台节目,有个互动话题似乎是让听众们讲讲,有没有后悔当初高考时候的专业选择。

主持人在念听众留言的时候,我自然而然联想到自己。

当初我选择建筑专业,纯属是当时听说建筑行业是个热门,将来不愁没饭吃。

其实想想,十八九岁的年纪,一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几个能了解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

对财会的印象,大概就是电视剧里的账房先生,留着山羊胡子,眼镜滑到鼻翼上,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子的样子。

对建筑的印象,大概就是电视剧里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工程师,拿着图纸对着钢筋混凝土架子,指指画画的样子。

还有医学,就是白大褂,计算机,就是那时候的四通打印机?

对一种行业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电视或者电影里的表面印象,何谈喜欢或者不喜欢?

当然,也不否认有从小就崇拜某个行业的孩子,长大后立志要从事此行的。

比如,当兵、当老师、当医生等。

只是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后悔的。

所以啊,高考后的填报志愿,对于专业的选择,对于孩子们来说,大多数是盲目的。

就像胡子同学,从高一开始,已经换了好几个“志愿”了。

一开始说:当医生不错,救死扶伤,还收入高。

这是看中医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了。

过段时间又说:做手术是不是很可怕?我觉得我会手抖,还是不能当医生。

后来,看了《战狼2》,又回来说:特种兵真酷,我想当兵。

这是被电影中演员的“酷”给迷住了。

我说:就你那好几百度的近视眼,特种兵是够呛。

后来他又说:考军校分数很高啊,很难。

对人民解放军的心心念念又基本解除了。

去年,我第一次跟他说:学建筑吧。

他问:为什么学建筑?

我说:跟你爸你妈同行,不是挺好的?

他立即说:坚决不!

今年,我第二次说:我们单位同事的儿子,山大毕业。去电厂干了一段时间,又到设计院去了,终归又跟他老爹入了一行。估计你将来十有八九也要进入建筑行业。

他没有表示出强烈的反对,问我:为什么?

我说:熏陶呗。医生的孩子,肯定经常看到父母穿着白大褂救死扶伤受人尊重的样子;警察的孩子,肯定经常听到父母讲警察抓坏人的样子;所以会印象深刻。

而且,父母从事哪一行业,对哪一行业就熟悉,人脉也广,对孩子的专业指导意见,不可不谓建设性的,所以孩子大多也就入了行。

他默不作声。

晚上在我同学那,我见到了那本厚厚的志愿填报指导书。

五百多页,两千多个学校。

同学戴上老花镜,一边翻书一边说:熊孩子,给我出难题。要是考个700分,我直接给填清华就行了,还用这样研究过来,研究过去?

可是有几个这么省心的呀!

看来,这志愿填报的事,大多落在了家长头上。

学什么呢?

这个问题若让我再回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有可能还是从几个看起来熟悉的专业里面,随便抓出几个来报上。

取上哪个就学哪个。

学哪个专业将来就进哪个行业。

就像我现在,从毕业到现在,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二十多年了,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跳出这个行业。

当然,这也与我们的单位发展不错,有很大关系。

干一行,爱一行,这话虽说是鼓励人们不要三心二意。

但也可以主动地理解为:当你干这一行的时候,你很有可能就会爱上它。

它能带给你物质生活保障,那种凭着专业吃饭的感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所以,大胆地选专业吧,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在学习它的过程中,你对它会逐渐产生感情,并有可能会为之奋斗一辈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