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信之:平凡之路
电影《飞驰人生》虽是一部贺岁片,但当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完全沉浸在了精彩的情节中,虽然只看过一遍,但很多镜头在头脑中盘旋。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却因非法飙车被禁赛五年的赛车手张驰如今只能经营炒饭大排档。年近四十的他决定重返车坛挑战年轻一代的天才林臻东却遭遇重重障碍:没钱没车没队友,甚至驾照都得重新考。他找来曾经的搭档兼领航员孙宇强和昔日车队技师记星帮忙,好不容易凑齐了装备准备参赛,领航员孙宇强却又出了事故,最后自己完成比赛。
电影中一个镜头让我记忆深刻:在五年没有摸过车之后,张驰终于和领航员孙宇强坐在考驾照的车上,那一路飞驰,两人轻松写意,无比享受着车轮向前的动感,耳边响起的是朴树的《平凡之路》,张驰的经历与歌词中描述一模一样: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高中时候读过一本书,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遍,书中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晓霞等人物的命运让自己懂得了一个时代和一个凡人之间的交集,书中的历史正是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的时代转变,而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他们都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高贵的出身,只是一个一个的芸芸众生,我为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悲剧而神伤,为孙少安没有勇气表白自己的感情而郁闷,为田润叶的真情而感动,为孙少平的努力上进而振奋……书中人物也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在孙少平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些似曾相识,毕竟你我都是平凡人家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比如书中的一些话“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便时时鼓励着我,我会有意识的去模仿书中的故事,比如孙少平看《读者文摘》,我也养成了看《读者》的习惯,以至于有一次去辽宁师范大学看妹妹时,她喊了我一句:少平哥,我们俩相视忍俊不禁。
我是在2001年师范专业毕业进入学校教书的,中间离开学校创业多年,2012年加入德鲁克管理学院让我一脚踏进了商业讲师的舞台,每每站在讲台之上,你就会知道,这里不像在学校里教书,在这里,也许今天过去,很难有相次相逢的机会,而对于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里的发生的一切如果没有意义的话,那么你就等于是在浪费对方的时间和金钱。于是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从来不需要懈怠。
站在讲台上是一种缘份始然,因为坐在台下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也都有各自领域的高手,他们有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有医学博士,有证卷行业的达人,有闻名全国的精算师,有精通编程的在线律师,有太极高手,星盘师、心理咨询师……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来如此,却在平凡之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飞驰人生。
导师的力量
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也许有一天,学生会变成自己老师的老师——这是常常会有的——但人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教。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这样的导师。
2015年,我们决意离开北京的,厚厚的雾霾让人喘不过气来,思考再三,我们选择了深圳,一座“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2016年的国庆节,跟据同事的推荐,参加了一次叫做“NLP智慧教练领导力实践”的课程。
为我们讲课的老师叫Esther,她是国内顶尖的培训师训练导师,是应用教学活动的魔法师,更是演绎故事案例的高手。但其实却只是一位80后的女生,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说话是南方的口音,亲和的状态由内而外,讲起话来是娓娓道来,同时的身体的语言特别丰富,也很夸张。课堂节奏的把握每每都都是刚刚好,她似乎能很容易的让学员进入到一个场域里(后来知道这种授课方法是潜意识授课),整个人都很轻松,不像是在讲课,更像是在与我们聊天,没有一般的老师那种紧绷绷的感觉,听她讲课的感觉实在是生动有加。本来是2015年时要参加她的一次课堂,后来因为行程冲突没有成形,这次则是因缘际会,自然是一定要参加的了。
Esther的课程很有吸引人,有很多练习的环节,但在一开始的阶段,我是完全融不进去的,和其他参训的同学相比,我似乎显得很生硬,这自然与自己以前的经验有关。坦白讲,虽然自己在过去几年授课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无法突破,课堂变得死板,课堂的逻辑和内容都是设定好的,也很少有变动,对于讲故事这件事,我也大多数情况下去讲述别人的事情,很少将自己代入,这样的结果是,每次课堂的效果也还不错,学员满意度也可以,但是自己感觉非常累,没有那种与课堂融为一体,如鱼入水的感觉,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再像最初那样享受课堂了。
当我开始感觉到了自己的生硬与整个课堂有些格格不入,于是在下课的时候找到了Esther,把这个焦虑和她说了一下。Esther用她那种我已经喜欢上的口音徐徐的告诉我:“彭老师,你要增加自己的弹性,突破原有的边界,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接着她与我分享了讲述更高层次领导力课程的心得。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了自己要改变,如果没有自己的改变的话,这个改变就是:以前太过专注于内容,而没有真正的关注于学员,在课堂上灵活性的缺失使得自己和学员之间总是有一层隔膜,而Esther老师的课程和这段对话使自己意识到了空破的可能性。在此之后的学习,我慢慢的寻找这种突破的可能性,并真的发生了改变。
在此之后,我的授课风格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弹性也加大了,Esther老师讲述的很多方法,诸如潜意识授课,刻意练习,多层次点评,巧匠故事案例,高质量赞赏甚至是板书设计等教学工具被我反复练习,确实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而最大的变化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对于上课这件事来说,没有再感觉到辛苦,而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每次课堂上和学员们融为一体,怎一个爽字了得,还有就是可以让自己在课堂上沉下心来,向同学们学习。从那以后,每隔十天半月,我总要与Esther发一次微信,和她讲述自己这段时间的变化和授课的心得,她也在微信里给我回应,赞赏我做的好的地方,对于我的疑问,也会用她独有的故事风格给我以启发。
在课堂上的时候,Esther老师特意向我们介绍了刻意练习的方法,并说明了他是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取得进步的,当我在课堂上反复去运用这个特点的时候,才感受到了其强大的能量,这种方法可以让一个普通人晋级为大师。
平凡之路到飞驰人生
在音乐领域 ,“绝对音高(absolute pitch)”是个技术术语,也可以被称之为“完美音高(perfect pitch)”。它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这种能力,而“音乐神童”莫扎特在七岁时就已经拥有了。
1763年,年轻的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计划环欧洲旅行演出,那一年,莫扎特才七岁。在演出之前,莫扎特父亲的故乡奥格斯堡的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写给编缉的信,信中写道:年幼的莫扎特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不认是哪种调子,马上便能准备地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八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莫扎特甚至能在某个房间里听得出另一音房间里的人演奏的调子,而且,他不但能分辨小提琴和古钢琴演奏出来的调子,还能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更另人想不到的是,他还可以分辨任何足够像音乐的调子,比如时钟的报时、大钟的鸣响,甚至人们打喷嚏的声音,这即便是成年的音乐家也是很难办到的。
如何理解莫扎特,他是“天纵之英才”吗?艾利克森博士通过他的研究很好的解读了这个问题。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从来没有达到自己渴望的成功,因此开始把心血倾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力求使他们成为他自己一直渴望成为的音乐家,他甚至写了一部用于发掘孩子音乐才华的培训书籍,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莫扎特。莫扎特四岁时, 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列多其他乐器,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加之家庭浓厚的音乐氛围和莫扎特本来就拥有的音乐天赋,成就了莫扎特。而艾利克森博士所此得出的结论是: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一个更加完整的证据在2014年出现,东京的一音会(Ichionkai Music School)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在《音乐心理学》科学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也印证了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成果。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目的是教他们如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的各种各样和弦。这些和弦全部都是带三个音高的大和弦,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上了四五节时间较短的训练课,每节课仅持续几分钟,一直训练到孩子们能够辨别榊原彩子选择的所有14首和弦为止。有些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练习,另一些则花了一年半时间。然后,一旦某个孩子学会了辨别那14首和弦,榊原彩子便会对他进行测试,以观察他能否正确说出单首和弦的音高。完成了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的单曲的音高。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艾利克森博士总结说“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这项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
从此以后,人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
从新手到大师
接下来我来介绍刻意练习的四个特点是Esther老师实际应用并在课堂上言传身教传递给我的能量,以及我的应用心得:
第一,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根据小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可以有效地引导练习。这意味着,在每次课堂上,除了学员的收获之外,我们也要给自己设定进步的小目标,比如这节课练习答疑,下节课练习板书,再下节课练习组织教学活动等等。这样,每一次的授课就变成了自己上台阶的练习机会。同时要注意,这样的目标要明确而具体,可以引导自己的练习。
第二,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在这一点上,潜意识授课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潜意识授课其实并不是很玄的名字,用我们习惯的概念来理解就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进入“心流”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完全忘记和这堂课无关的事情。在课堂上,课堂本身就是整个世界,我认识的人全在这里坐着,不在这里坐着的人与我无关,忘记上一次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忘记外面的一切,至于手机也要打到飞行模式,让自己的注意力只专注在这里。
第三,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适时的反馈可以让我们来辨别在努力做得事情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以便对应的练习来提高自己。在授课中,我会经常把反馈设计在教学环节中,这样不仅同学们可以互相反馈,甚至可以给到我一些积极的反馈,这些反馈都在提醒自己的盲区,还有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我的预期之间的差距,不断调整授课方式、节奏、内容等,在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我在学习结束后,和Esther老师的留言也是一种反馈,每一次,Esther老师都会认真的给我回复,这些反馈都成为我不断精进的宝贵财富。
第四,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要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情,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也许是有目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我在每次上课都会挑战自己做的更好,听Esther老师的课有一种感受,那就是每一次她都会做的更好,而她的方法就是每次挑战自己和上一次不同,一个理论,可以用三种以上的教法,一个课程,可以用完全不同的上法,这样的日是积月累,会让一个人不是习惯于舒适区,而是习惯于走出舒适区,然后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范围,达到极高的境界。
以对我帮助最大的潜意识授课为例来说明吧。在我的理解中,有意识上课指的是一种常规意义上的授课方式,也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课件上,按步就班的上课方法,潜意识授课则完全不同,指的是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学员的身上,课堂以学员而不是课件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而不是以内容为导向。整个课程设计做到以学员为中心,关注学员的学习体验,让学习更有趣,关注学员的学习反馈,让学习更有效,总之一切都是聚焦在学员的身上。这个时候,讲师是把一切的外部全都忘记,全神贯注在课堂之内,进入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说的“心流”的状态,这个时候对于老师来说,是可以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课堂上各处的联接,课堂变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在Esther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了潜意识授课的强大力量,让自己始终沉浸在课堂内容中,一波又一波的能量扑面而来,这让我意识到了这种授课方式的巨大价值,于是,在回到自己的课堂上之后,我也开始了这样的练习,找到潜意识的感觉,然后慢慢的扩大“潜意识”的存在时间和范围,从陌生到熟悉,从无法掌控到灵活应用,我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一个从新手到大师的方法,一个可以让人从平凡之路走上飞驰人生的方法论。虽然我还在练习的过程中,但是已经感觉到了正确的方向加下正确练习方式的价值。
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飞驰人生》中的张驰吗?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领航员孙宇强受伤无法参加比赛时,张弛必须自己完成比赛,他是如何记住那么多的赛道的?对此,张弛说了这样一段话: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100米,赢不了100公里。你问我绝招,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我每天在脑海里开20遍,5年,3万6千遍,我能记住每一个弯道。
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平凡之路
《平凡之路》的创作缘自朴树准备发行专辑的需要,也缘自韩寒的诚意相邀。因朴树一直是韩寒最喜爱的歌手之一,于是他亲自上门拜访朴树 。到朴树家时,朴树刚写完《平凡之路》的最后一个音符,韩寒听完这首尚未完成的Demo后就想把它用在电影《后会无期》里,朴树也被韩寒的诚意所打动,于是欣然同意了 ,并与韩寒一起合作填词。
《平凡之路》延续了朴树一贯的风格,缓慢抒情的节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声的吟唱,令歌曲充满淡淡的温暖及忧伤,既能让听者沉下心后,在安稳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静与纯真,还能透过歌曲的力量,从中体会到青春的直觉,及在伤感和迷茫中找到未来的方向,从歌词来看,韩寒与朴树在创作过程中实质抒发了更多直观的感情,并藉此传递更真实的人生哲理,寄托着一种义无反顾的决绝,却又带着对未知前路的期许。
以下为歌词: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Via Via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Via Via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你仍然 还在幻想
你的明天 Via Via
她会好吗 还是更烂
对我而言是另一天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 也渴望着
也哭也笑平凡着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会错过什么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会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 也渴望着
也哭也笑平凡着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
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时间无言 如此这般
明天已在 Hia Hia
风吹过的 路依然远
你的故事讲到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