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读书手记
【地铁随笔】 闲来读书手记
人生在世,有事业可忙,是好事。假使没正经事,业余读读书报,写写文章,那也是闲来不错的事业吧。
浠水农民的说法,莫懒惯了身子。没事儿到自家的田畈里转一转,除除草,浇浇水。正所谓“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这些日子,等待第二本散文集《回望故乡》印刷的空挡,我就安下心来读些书,手上停一停,让脑子里进一些新材料,如超市批量进货一样。
上学时,长篇小说《金瓶梅》过去读了上部,就放下了,总以为书厚,没有功夫去读。今年为了写小说作些准备,交了第二部书稿之后,每天读一两回,赏玩心态,圈圈点点,也别有洞天。今晨出门前,我读到了第55回,上册就快了结。
昨天自己蜗居家中,读《柳宗元文集》,永州八记粗略地品了五记,文字清新,很有韵味。竟然不觉半天光阴过去了。
前天为了寻找巴人的史料,又从头至尾,”围剿”了一回《湖北文物典》等专业书籍,一页一页地如刑警,不放过任何可用的史料。后来觅得蕲春的芭桥,也是因巴人居住点而得名。这样浠水有巴河、巴驿,而罗田正因为巴水蛮的田氏居罗州而得名。
为了写清楚鄂东三次近万人的巴人迁入而形成的影响,我追根巴人的起源、分布、迁徙、风俗等文化特征。
现在说巴河镇的非遗“天狮”表演,源于巴人文化遗存。为什么不是“白虎”表演?似乎后者更合乎巴人图腾崇拜。这一点,我还要再探究一番。
鄂东地区的哭嫁、哭丧,这倒与巴人同类的文化有一比,由此而造成的悲悲戚戚的黄孝花鼓戏(楚剧雏形),成为鄂东文化的一个特色。
民国时期,因楚剧草创,为了和主流的汉剧争天下,汉口经常有黄色剧目半夜上演,政府为此下过禁演令,不少曲目是不许演的……
带着写作任务读书,能够集中某个主题,将史料和史识凝成一团,连成一片,如此日积月累下去,写作的素材可以大为拓展。
回首走出传媒大学的这六七年,我在鄂东地方文化、楚文化、巴文化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写作,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因为我的文章和书籍广泛传播,又丰富了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孟子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类思想需要交流,观点需要碰撞,成果才可以扩展、流传……
(周一地铁太挤,外面天凉,乘车有汗。)
王金石先生新作《送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