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鲁克-云随笔】绩效考核的难题
绩效考核是管理者的必修课,而且是一门挂科人数比较多的课。如果绩效考核的各种招数都用过了,效果还是不好,那么是时候检视我们的绩效评估工作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岗位的员工都应当参与绩效考核。那么,360度、平衡计分卡、KPI、OKR,绩效考核的方法琳琅满目,到底哪一种适合我的组织呢?真正实施过绩效考核的管理者遇到过数不清的问题:
首先,高、中、基层管理者与员工的考核思路一样吗?就说考核的频次吧,高层的绩效考核周期最长,中层相对较短,而基层使用的考核周期更短。员工的考核就是就是具体工作事项提交的结果——效率、质量等等。在这一点上,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很多企业对高层的考核周期原来越短,由原来的一年到一个季度、一个月,甚至一周。有些销售型企业甚至盯紧每天、每小时,作为高层或业务部门的数据监控,及时发现数据异常,从而分析原因、及早应对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要求基层的作业单元一天落后就要检讨、述职,却是令人啼笑皆非。其实每一刻的销售都是前期积累和当下发挥的综合结果,就每一个时点来说,偶然性一定是存在的,甚至是常见的。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每天的数字上,岂不是没有精力去做前期积累了?而且,如此下去,会进入一个死循环。
其次,绩效考核是不是等同于指标考核?在大多数情况下,考核内容是可以指标化的,指标化的好处在于它客观、中正,不过仅仅用指标来做管理者的绩效考核是不完整的,甚至会将被考核者引向歧途。比如,以诚信为价值观的企业如果仅考核销售业绩,如果再定下超高的销售业绩指标,出现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甚至欺诈都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我还是比较赞同留一定的权重给指标意外的内容,包括培养下属、营造文化等等。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绩效面谈,而这个环节是很多管理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项工作。有的员工已经被考核到要待岗了,其直接主管竟然从未对本人进行过绩效面谈,从未对其绩效差距进行过要求和直接表达不满。当然,这与管理者的沟通意识、沟通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不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能用好绩效面谈这个工具帮助员工明确差距、寻找原因、找到方法,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各位管理者,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发号施令,员工的工作还需要我们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也是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赵云爱
文艺气质理工女。曾经的工程师,保险公司滋养下成长20年,做过销售、服务,管理过服务部门、业务部门、人力资源、分支机构,2006年起学习并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得心应手,成效显著,遂决定投身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