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李小平 ||《母亲的厨房》
母亲的厨房
◎李小平
小时候的春节,有那种轰轰烈烈,那种热气腾腾,那种水雾迷漫。
其实呢,过年本身就是一件很农村的事。既然春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村人当然就格外地较真。
小时候,家还在半山坡上,我们农村用的土灶台,双锅大灶,盘出来的时候,父亲就用当地的一种极细极密的红浆泥上面子做釉子,还用碎蛋壳贴上了花,红彤彤的底色光亮如漆,衬托出淡雅的一枝梅,颇有艺术感,煞是好看,给清苦的岁月增添了一点生活的情趣。
灶膛里烧的是柴禾,所以,厨房就不可能小,它必须大,一两个面柜,上面还要摆上擦得油光锃亮的盆盆罐罐,装些油盐,抑或是一坛咸菜,半坛臊子。一个大水缸,必须储满山泉水。一面阔绰的案板,案板下还有一个经久不衰的酸菜缸。再穷不能穷厨房,要有一间阔气的、铺张的大厨房,足以装得下过年用的萝卜白菜,装满一年的烟熏火燎,甚至盛满游子思乡的梦想。
到了年底的几天,村子里的每一家的烟囱都昂扬着,丰满的炊烟款款地冒出来,多么庄重、喜庆,同时也是热火朝天。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你到厨房里看看吧,灶膛里的火是蓬勃的,富有激情的,又是热烈奔放的,很有生命力的,柴草里有麦草的香味,有家的温馨。那火苗,又明又热、又大又亮,喜庆地映红了厨房。
锅里头呢?有油,那可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地道道纯天然的胡麻油、菜油,或者猪油。它们在翻卷,在沸腾,会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这只是“热锅”,却已经欢天喜地了,其实,才是前奏,就已经感受到年味的张扬。
等菜下了锅,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还缭绕不散呢,甚至飘到院子里、巷子里,弥漫在村子的上空,爬在老槐树上,向村口张望。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就馋了,急了,直奔心驰神往的厨房,很慌张地偷嘴,只觉得过年好,都盼得好长好长。大人们觉得孩子们碍脚,孩子们也觉得大人们碍脚,就在这样的忙乱中,厨房里挤成了一团和气,飘出一缕缕诱人的香。
厨房里其实是朴素的,无序的,不能不说的是,还是匮乏的。这又能怎么样?在火光、气味、烟雾的包围中,大人和孩子们都忙碌着,心甘情愿地做一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披着香气,顶着幸福,忘却了苦恼的一切。因为过年,稳当的农村人失去了稳当,把贮藏了一年的辛苦忘记,快快乐乐地过几天像模像样的新年。
“年”在哪里?
就在母亲水汽氤氲的厨房!就在厨房里的脏、乱、香、亮,就在厨房孩子们的吵吵嚷嚷。时光缱绻,岁月沉香。就让我以最温暖的姿势,看着母亲幸福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