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石桥不大,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爷孙俩都经过,作诗留念!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县城南500米滏阳河上有一石桥,叫南关大石桥又名偃月桥。该桥在历史上深为历代士庶所钟爱,逐步成为磁州城南关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月光灌满桥孔,天上明月,滏水东流,天上人间,如临仙境,此情此景被誉为“滏桥秋月”,列为“磁州八景”之一,现景犹存。(王子瑞)
桥原建于明朝洪治年间,高约20余米,跨长50米,桥下有半圆三拱,状如新月,秋高之时,桥拱影入水中,与月影相协,呈“四月争辉”之状,交相呼应,甚是美丽。此时鱼儿不游,蛙儿不鸣,皆惊其艳。
县志载曰:“桥在州城南里许,跨河为梁,厥始久远。”原桥“南北建石为崖,中垒石为圈,高约二丈五尺,阔三丈,长十二丈。两头耳圈各二,状如娥眉。”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历史上在金、元、明三个朝代,多次修缮。志载重修石桥规模之最的当数明隆庆三年(公元1596年)。嘉靖末年,大雨成灾,将桥冲毁。三年后,即隆庆三年重建,历经二年而功成。重建后的大石桥“隆然雄峙,俨若飞虹御空”,为后来重修之典范。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该桥于大地震中坍塌。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州牧许之轼募捐重建,改名为“涉利桥”,但在这次修建中,将桥拱增高,并除去原来的四个耳券,改为三个大券。因桥过高,车马往来,极感困难。
民国25年因民众多苦桥高阻行,时任县长孙振邦兴众动工,将原桥拆去进行重建,重建高度比原桥减低一丈有余,仍建三个大券,桥身基本上与两端路面持平,桥体为石质结构,桥两侧有54根石栏柱,每空之间有高3尺、长4尺的栏马石。
两端的石栏柱上雕有石狮、作戏球状,既威武逼真,又精灵可爱。桥身的每个券顶处,各雕有一蛟龙首,谓安澜镇水之意。六个蛟头,活灵活现,并改名为“滏阳桥”。
现在,虽已无高桥巍峨,但桥拱亦然,拱美亦存。如今,每至中秋月明之时,当地居民仍集聚岸边,赏景拜月,企期美好。中秋佳节,明月高悬天空,银光耀眼。
滏阳桥耸立银光之中,似长虹卧波,加之水中银月点缀,颇为壮观。远视皓月当空,波光鳞鳞,似嫦娥弄波,水中有月,月中有水,令人赏心悦目,颇有诗意。
公元1703年,清康熙帝西巡回京,12月9日驾至磁州,登上此桥,观紫气东来,岸边杨柳笔直,豪气顿升,遂亲佩弓矢,乘马驰行。次年2月,河南巡抚徐潮为文立碑纪念,后曰射柳亭。
公元1750年,清乾隆帝南巡河南至嵩山,经过磁州,在射柳亭作诗留念。
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13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同时还是邯郸市一条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在中国北方城市十分难得。
滏阳河在邯郸市境内段为最上段,自东武仕水库流经邯郸市峰峰矿区、邯郸市磁县、邯郸市冀南新区、邯郸市邯山区、邯郸市丛台区、邯郸市经开区、邯郸市永年区、邯郸市曲周县、邯郸市鸡泽县至邯邢边界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其中东武仕水库坝下2407平方公里。滏阳河地处邯郸市腹心地带,西部为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区,西高东低,地面纵坡1/400-1/1000,东部为冲积平原。
历史上,滏阳河水量充沛,曾是邯郸地区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仍有小型货船往返,现暂时丧失航运功能。2018年9月13日,正式启动滏阳河地下水回补试点,2019年8月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