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战:班超通西域(1)光武对匈奴的改造

今天这篇文章过后,匈奴人最终让出了塞北草原的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遥远的西域上演了大汉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巅峰。

开篇,还是要最后夸刘秀一次。

这位大神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东汉的血槽顶到了头。

他不仅仅是给那个时代兜底的,还给整个东汉王朝最终兜底的。

从最开始的昆阳大战,是后来的出巡河北,再到后来的讨平邓奉和解决各地难题,刘秀永远是东汉解疑难大题的最后一圣手,谁费劲了都没关系,有老大呢!

我们之前说过,他收拾的这一大烂摊子事,古往今来没有第二个成功的,王莽先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创纪录的把天下大盘崩了个粉粉碎。

刘秀顺应了这个时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将这艘已经千疮百孔要沉的船又给推上路了。

而且更牛的是,这位兜底之神不仅兜国内的,还兜国外的。

前面的很多章,我们基本上都在说刘秀是怎样将国内的一个个割据势力最终统一的,除此之外,还是有很多国外民族对你磨刀霍霍的。

刘秀在驾崩前几年的最后一个神级操作,让东汉一百多年后的最终崩盘并没有出现永嘉之乱的那种结局。

这位每天早晨上朝,中午才歇,然后还要引公卿讲经论政到半夜还“乐此不疲”(没错,这词也是他创的)的勤政皇帝,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对于他国号下的这个民族,几乎是倾其所有。

还记得王莽把人家少数民族又是改名,又是由王降成侯的一通折腾吗,像降奴服于和下句丽这一大帮少数民族对于你中原都是很来气的。

趁你病,要你命,“刘秀发兵捕不道”的时候,趁着你“龙斗野”,“四夷云集”的少数民族们很有些想法并付诸于了行动。

但随后刘秀的寿命又站出来为大汉撑腰了。

从25年到57年,刘秀当了32年皇帝。

在这当政的三十年当中,北面刘秀派祭遵的弟弟祭彤在东北剿抚结合,安定了鲜卑、乌桓、高句丽;剩下的所有方向,刘神又派哪里不服平哪里的马援摆平了陇地抬头的羌族,交趾闹事的南蛮,西南夷入寇的各种部落。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马指导当个边防战士多荣耀,头戴战盔走天涯的最终死在了平蛮的一线战场上,为后世榜样定格了“马革裹尸”的贵族精神。

向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的所有中华军魂们致敬。

所有当初王莽惹急眼了的少数民族,刘秀又都一个一个的给安排明白了。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老对手。

匈奴。

这个对手比较大,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总得给孩子们找点事干,刘秀将匈奴留给了儿孙。

但是,所谓的“留”,也是给出了政策,留下了锦囊妙计然后才走人的。

阴丽华小姐不仅温文尔雅青梅竹马,还为刘秀生了个好儿子。

刘秀死后,东汉迎来了唯一的一段治世,明章之治。

在明章二帝治下,我们要给塞北草原上做主人三百年的匈奴做送别了。

这片神奇的东亚草原,要易主了。

王莽当年的无厘头,其实给了匈奴一次很大的机会。

整个中原乱成一团,当时的匈奴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也是个人物(名字绕嘴占地方,后面简称“呼都”),趁这个时间段又恢复了对临近民族比如乌桓的统治,还立了冒充武帝曾孙的卢芳当中原的皇帝。

不过卢芳自己比较不争气,后来被手下政变散了摊子,最终死在了匈奴。

呼都先生的立帝理由是,当年呼韩邪找大汉帮忙时当上女婿了,现在这卢芳前来归顺说是武帝的后裔,他也应当受到当年汉朝女婿呼韩邪的待遇。

刘秀目标是光大武帝,呼都而尸则目标是致敬冒顿。

他认为自己会重现冒顿单于当年挤兑汉朝时的荣光,但比较遗憾的是,无论是立卢芳还是支援彭宠,匈奴都被刘秀的星宿们弄得比较没面子,经常性的被团灭在长城以南。

不过刘秀对匈奴还是比较客气的“卑辞厚币,以待来使”,目的其实就一个,休养生息,我挺好的日子跟你犯不上。

但树欲静,风不止,呼都认为刘秀比较怂,于是对汉朝的骚扰日渐嚣张,匈奴人的入侵队伍后来甚至渐渐到达了中山,上党,扶风,天水等内部郡县。

刘秀对于匈奴的日渐猖獗,对应的办法是修建加强边塞防御工事,顺便帮着边塞人民往内陆移民。

刘秀并没有重燃对草原的战火,对于这种死缠烂打的游牧民族,你跟他是耗不起的,国内摆平后你可以踏实过日子,草原这帮飞车党你是大炮打蚊子。

天下已经大乱三十年了,现在需要的是恢复。

想恢复,就得克制。

王莽这王八蛋当初浪丢的汉匈两族和谐共进携手发展的外交关系成为了刘秀给他擦了好几十年屁股后的最后难题。

不过就在刘秀头痛琢磨招儿的时候,汉族人民突然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匈奴最终倒在了自我毁灭中。

对面的呼都在死前变成了乞丐版王莽。

公元46年,呼都先生带着他的梦想去见腾格里了,在恶心了刘秀十多年后,他并没有完成自己偶像的丰功伟绩,而且还没有熬过自己的南方对手刘秀,并且死后还给汉朝送上了大礼。

匈奴自呼韩邪开始,就定下了兄弟相继的原则。

为啥呢?

因为草原民族就得是这一套继承秩序。

草原民族的继承人必须能够在前任领导死后迅速接手整个部落的运营,无论是打仗还是抢劫,无论是抗灾还是迁徙,你指着孩子都没戏。(详情可参看老文章: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全)儒教、长城、草原的逻辑

所以必须兄终弟及。

本来这事属于潜规则,因为还是有特殊情况的。

比如说要是老单于是个老而不死的,继承人指派儿子往往也没啥异议,因为老单于要是84了,他弟弟估计最小也得73,哥俩都在坎儿上太悬乎,抢劫这事还是年富力强的指挥比较符合本团伙,不,本民族的发展利益。

但是,呼韩邪同志自从把这事给制度化后,这就没有弹性了。

到了呼都这,他不按规矩来了,废了下一任法定接班人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并最终杀了他,指定了自己的儿子左贤王乌达鞮侯继位。

匈奴不可避免的在刚刚上升的势头中戛然而止。

因为挑战甚至破坏继承人的规则会产生内耗极其严重的权力角逐大战。

你呼都并没有冒顿那样的权威,也并没有真正的整合整个匈奴的势力。

随后就是侄子叔叔一大通乱哄哄的遗产伦理片,最终南面的一位没抢上单于的实权派非常生气。

这位实权派是右奥鞬日逐王比(后面简称“日逐王”),统领南边八大部落,早就在草原南部建立了牢固的权力基础。

匈奴的新任单于对于南面不爽的情况于是派来了两名驻漠南纪检干部,日逐王感到了巨大威胁,于是寻出路找大哥,秘密派遣了汉人郭衡去会见西河太守并献上了匈奴地图,请求归附东汉。

这事很快就被那两位纪检干部发现了,于是在一年一度的五月龙城祭祀时,这二位劝单于杀了日逐王。

结果日逐王的弟弟当时在单于帐中,听见后马上去报告他哥哥,于是日逐王召集了麾下的八部兵马四五万人。

过了一会儿,匈奴本部派来了的万人军团,结果带队领导一看对方阵容过于强大,于是说我们就是跑跑马来,这就走。

没过多久,公元48年,呼都死的两年后,南部的八个匈奴部落宣布右奥鞬日逐王比是他们的单于。

匈奴南北分裂了。

匈奴来到了最后的北匈奴、南匈奴时期。

北面是北匈奴,南边是汉,这让南匈奴夹在中间感到非常危险,结果缺乏安全感的南匈奴再次走了祖宗走的那条道路。

50年,南匈奴效仿呼韩邪,对汉称臣。

南匈奴方面派使者前往五原塞,表示誓愿永远做汉王朝的藩属屏障,抵御北方敌人。

刘秀将此事摆在了朝堂上讨论,同志们都认为:“天下初定,中原空虚,这帮蛮夷真假难辨,千万不能搭理他们。”

唯独在北境待过的耿国(耿弇弟)是个明白人,他对刘秀说:“应当依照宣帝当年的先例,接受归附,命他们在东面抵御鲜卑,在北面抗拒匈奴,做这帮蛮夷的表率啊!”

刘秀最终选择了耿国的意见。

这俩都是明白人。

游牧民族之所以总南下来抢就是因为草原环境艰险恶劣经常活不下去,但中原政权往往又不是吃素的,尤其那道长城实在太吓人。

那么对付这种犯罪代价极高但又不得不去干的为了生存的抢劫,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部分人不劳而获,让另一部分人眼红跳脚,然后这俩人同室操戈争个你死我活。

汉人对于少数民族性价比最高的治理方式,就是扶植一个足够强悍能顶在北境的少数民族代理人。

把他们要抢的钱和物资赐给他,然后让他去巩固这份得来不易的饭票从而去消灭潜在的竞争者和抢劫者。

这还变成了他们草原民族的内部矛盾。

宋辽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这样。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不用任何外交谈判和妥协,对面的游牧民族主动投靠了。

刘秀随后利用此次南匈奴归顺的历史机遇,发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大招。

他不仅仅简简单单的像对呼韩邪那样认个女婿就完了,刘秀对南匈奴进行了体系化的渗透与改造。

这次改造影响极其深远。

刘秀对南匈奴进行了以下三点大改造。

第一,匈奴定期交换质子。

不是汉匈互换人质哈,是每年南匈奴把王子轮流的送过来感受大汉文化。

每年南匈奴上中央收贡品的时候,匈奴都得派一个新的王子跟使者回洛阳,来年这个质子再跟着下一波回去,这么往返交替。

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匈奴的未来继任者和高层,都是见识过中原文化的。

而高级的绑定,就是文化与情感。

第二,对南匈奴的监督与政务参与更加严密,刘秀建立了一个管理匈奴事务的新官职——使匈奴中郎将。

这个官员不仅监督匈奴的动向,还参与匈奴的司法裁定。

拿了我的钱,就得听我的话,在匈奴内部安插官员,成为了两百多年来,大汉对匈奴的最大突破。

第三,将南匈奴移入长城内,让他们定居于北方边境八郡(在现代的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的部分地区)。

正是这个决定,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分歧很大。

先来说说好处吧,这件事,客观的减轻了汉朝的运营成本,从而延长了汉朝的国祚。

南匈奴的南迁,成为了汉朝抵御北方游牧袭扰的第一层防火墙,从此汉朝只需要每年给予南匈奴一定量的岁赐(一亿七千万钱,大致相当于东汉财政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后面羌乱时会算系统经济账),就基本上杜绝了北方边境被打劫。

南单于移民西河郡以后,依旧设立诸部落王,协助汉朝戍守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这帮南匈奴的王们全都承担着边防责任,率领部众为郡县巡逻保安。

这就好比花钱请保镖一样。

但可能有朋友会问,要是请保镖为啥不还让他还在草原上呆着啊?为啥要给他放进来呢?

因为我给了钱,万一你不干活不听话了咋办呢?万一你又跟北匈奴和好了呢?

游牧民族对汉族的最大优势就是居无定所,机动性强,你在草原上我逮不着你,但你只要定居在了长城以南,甭管你战斗力多爆表,我大军压过去就是灭你的族。

你如果想跑,此时塞外就是北匈奴,多少年没回草原了,你还回得去吗?

刘秀将南匈奴迁进长城以南的最大原因,是他要同化这个民族。

50年,南匈奴刚一称臣,刘秀就命令其在西河郡建立王庭,随后又调来了大量的汉族人移居北方边郡,迫使汉匈杂居。

要相信我们汉文化的同化能力,任何民族,只要在长城以南呆久了,他们都会渐渐的变成汉民族。

因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字,我们的农耕技术。

时间久了,你会变得不再是你,没有我,你再也无法独自生存。

从此,汉朝对于南匈奴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公元143年,一次叛乱导致匈奴单于位空缺三年,汉朝甚至能够安排继位的单于。

南匈奴不仅作为高级雇佣兵帮着汉朝挡住了北边的侵扰,还潜移默化的被刘秀改造了。

虽然摩擦和武装冲突还是会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过短暂的造反,但汉对南匈奴的改造还是从长远来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削弱了整个匈奴民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很大的民族活力。

是的,包括北匈奴。

因为南边生活好,气候棒,不用天天怼天怼地的跟腾格里拼命,大量的北匈奴部落变成了“脱北者”。

这是好处,该说坏处了。

你是请了一个外国保镖,但这保镖总是没事脑子短路给你来一家伙。

北部边境在一种非常复杂的种族关系中渐渐发展起来了,时间越久,复杂程度越高,所产生的民族问题就越大。

汉文化的融合能力虽然举世无双,但融合却需要两个重要的载体:纸和雕版印刷术。

只有知识的价格开始批量降下来,我们的《孝经》和《论语》才能大批量的核弹般的产生爆炸效果。

目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对于游牧民族的文化入侵还并不能达到指数级的改造级别,这也就导致了南匈奴那边始终没有被汉族彻底同化。

哪怕他们的高层后来全都变成了中国通,但人家部落和民族仍然魂魄和编制不散,这就导致了那些学贯中匈的头领们可以别有用心的利用民族矛盾去的谋取自己的私利。

两百多年后,到了西晋末年,北部边境的异族骚乱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也无法忽视的时局问题。

304年,在汉化能干的刘渊领导下,南匈奴的后裔起兵,五胡乱华的序幕拉开,南匈奴成功地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异族王朝,并拉开了后面大乱三百年的序幕。

这也是刘秀古往今来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

不过实际上,如果没有刘秀对南匈奴迁居内陆的关键改造,东汉王朝能否挺过公元一世纪其实比较难说。

你东汉的内核是豪族自治,这也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具备跟北方长期开战的国力条件。

而整个北境的游牧民族却会选无可选的跟你中原民族展开你死我活的南下死磕!

因为整个世界即将迎来非常残酷的天命难违。

自战国后期开始,长达持续近400年的地球温度上升停止了。

我们讲述的这2300年中,长达六百年的最长小冰河期即将到来。

凛冬将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