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变了,大肆置地买房,晚明读书人怎忘了“守义忘利”祖训?

谈及士人,映入我们脑海中的可能便是自幼学过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简单又形象的话,也就是说被社会所认可、所期待的读书人,应当具备君子人格。仿佛读书人一旦沾染了铜臭味,就不再“神圣”,也就不再具有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即晚明时代,中国却出现了这样一批特殊的读书人,他们与商人身份模糊不清,即所谓“士商”,他们的身份认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诸多变化。

一、晚明社会变迁

晚明时期在今日看来是十分“自由”、“奔放”且呈现出无秩序的状态。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因为晚明时期在经济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正如中国传统史家所一直认为的晚明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按逻辑来说,耕地种植应当以农作物为主,农民凭农作物才能满足最基础的温饱需求。但在江南地区,大量耕地被用作棉花种植而不是水稻种植,要知道棉花的种植并不是为了在中国内部销售,而是用作出口使用。

晚明社会

大量白银的输入,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晚明社会的商业化,尤其是从日本输入的大量白银,在很大程度上使晚明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商品经济膨胀”的现象。一条鞭法的推行,更是使白银作为货币在国内大量通行使用。白银货币经济的推行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质追求与消费欲望。就贸易层面来说,无论是江南内部,还是江南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来往交易,共同刺激了商业活动的开展。江南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中央政府为了从江南征收粮食与赋税,便在全国各主要地区尤其是江南,修筑起完善的桥梁、运河与道路设施。总之,在各种条件的促成下,晚明江南地区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二、士、商界限日益模糊

“士农工商”一直是帝制社会对社会阶层的大致分类,尤其是其中的士与商,两大阶层完全不搭边,“重农抑商”也是历代政府所因袭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社会与儒家士人的设想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伴随着晚明商业化社会的推进,所谓的“四民社会”的界限划分早已被打破。商业社会造就出大量的商人,而商人群体的迅速崛起,又造就了一个崇尚金钱与奢靡性消费的社会氛围。

晚明商业发展的状况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整个社会出现了崇尚消费的风气,商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了士绅,而现在随着晚明奢侈性消费的出现,商人的社会地位同样开始大幅度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说,商人甚至比士绅在社会上更加“威武”,许多商人为了彰显出自己的社会地位,大肆购置华丽的衣装与出行的行头,并购置豪宅以作为显示财力的手段。财富不再被人视作“不劳而获”的象征,而成为权力之外的另一种展示实力的手段。

如果说商人的社会地位随着财富的大量积累与社会氛围的拥泵而得以提升,那么士绅的举动则十分耐人寻味。士绅是帝制社会的精英,他们自然无法逃脱社会氛围对他们的影响,在“崇尚消费”的社会中,士人也出现了商业化趋向。这里的商业化趋向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说许多士人竟然抛弃了官员身份,并“下海”经商,从官员摇身一变为商人,当然,虽然成了商人,但曾经的士人身份也对其“创业”颇有帮助。其二是说,相当数量的士人一改读书人“崇义尚利”的风格,开始像商人那般大肆消费,他们利用身份与权力获取大量财富后,同样开始购置土地、房屋,并置办各种花哨的行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士人在这场商业化氛围中,因其所拥有的权力而获得了更多的利益。

明代市场

三、是士人还是商人

士人与商人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这是古代中国很少出现的现象,但这可以说商人的地位反超士人了吗?可以说“士农工商”的四民分类完全被打破了?

当然不可以这样说。

人在江湖飘,总得有一个基础的身份认同,而这个认同往往决定着人们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占有的资源。就好比说一个人有无数个头衔,但是最能代表他的,往往只有一个。就士人与商人这两种身份来看,其实兼具士人与商人身份的人在晚清时期更多,因此有人提出了“绅商”的概念,用以形容这种亦商亦士的人。但若仔细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士人”而不是商人身份,才是他们引以为傲,更愿意示人的标签。

晚清如此,晚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众所周知的“卖官鬻爵”现象,之所以在晚明大肆盛行,是因为商人钱多的没处花吗?当然不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商人对官员身份依旧有着深入骨髓的追求。晚明时期的江南正在进行着向商业化社会的转变,但这种过渡没有彻底完成,当权力依旧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当官员有着决定一切的权力时,商人的地位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文史君说

专制集权制度之下,权力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晚明时代,短暂的经济繁荣正好出现在政府管控相对松散的时代,这为消费社会的兴起提供了机会,但是一旦政治权力加紧对社会的管控,商业化将会是昙花一现。当清军入关取代明朝的同时,晚明时期繁荣起来的商业化进程也就不复存在了。

参考文献

成祖杰:《奢侈性消费与晚明士商的身份认同》,《史林》2009年第5期。

(美)艾尔曼:《金钱万能:明清间中国帝制晚期的 商业、经典与品位》,《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0)

相关推荐

  • 谁葬送了大明:文官集团、晋商资本和江南士绅

    作者:徐吉军 公众号:汉唐荣耀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历史进入公元1000年后,有两次令人痛惜的重大失败. 第一次是1279年南宋被蒙古覆灭,汉文明遭受亡国之痛.所幸时间不长,到了1368年,明朝朱元璋就 ...

  • 科 举 制 与 基 层 治 理

    顾春 字数:1721   学习时报2021-10-25 03版 科举制度不仅在隋唐以降重新整合了政治权力结构,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体现在基层社会运转上. 在基层治理方面,科举制推动形成官不 ...

  •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赏析 这是墨子讲用身谨慎的一句话. 墨子打了一个比方,商人用钱买东西,尚不敢马虎购买,都要精挑细选.现在的士人 ...

  • 大明朝破灭后,晚明读书人是与大明共沉沦,还是对清朝黑转粉?

    明清交战鼎革之际 生活于世间的人能否发觉自己生活的时代,竟为一代的末世吗?恐怕每个人都不愿意这样想,也不愿意面对这种变局.但一时代既已至末期,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进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巨大影响.作为 ...

  • 趋势变了!现在买房,最好一步到位!

    (图源网络) 最近大事不少,关于楼市,也有三个事,其实让人挺焦虑. 第一,地价传导的影响 第二,房地产税"狼来了" 第三,"房地产一哥"的意外 01 趋势 地价 ...

  • “原地过年”后房地产变了?准备买房的人,返乡置业还有戏吗?

    2021年的春节假期结束了,但是关于买房的话题却仍然很火爆.毕竟,2021年的春节又是一个不一样的感受,第一次"原地过年"阻碍了很多人回家的路,却让很多人有时间原地看房. 一二线城 ...

  •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

    写材料用典 3天前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 [例文]"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要想使挫折成为进步的"梯",不仅需要在挫折中奋进,也需要 ...

  • 纽约地铁的读书人

    一个在纽约地铁里读书的人,请问他是有学问的概率大,还是没学问的概率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奇怪的现象. 有人辛辛苦苦开了个饭店,把消费者当上帝,上帝说口味怎么调整,我就怎么调整,结果生意反 ...

  • 正宗读书人的读书法

    · 这是第3881篇原创首发文章字数 2k+ ·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笔者每周六例行的文章就提前了哦,因为刚好要谈谈苏东坡及其朋友.相关人物 ...

  • 傅儒像一个读书人样子

    溥儒,字心畲,自号西山逸士,斋名寒玉堂.清宗室也,道光帝之曾孙,恭亲王奕诉之孙也.善书,擅画,其袓父收藏多精品,皆传于溥,加以专心研摹,故能成为一代大家,称之无愧也.少时曾留学德国,自谓所学一无所用, ...

  • 胡盼:读书人的意义?

    读书人的意义?这似乎是个病句,这真是个病句.我要用这个病句来表现某些读书人. 读书明理.读书明智.读书立德.读书立品.(是我要说的这个读书人说的话)多么高尚而又让人佩服的话.说实话,这比赵恒诗中书中自 ...

  • 十个读书人,九个没有藏书章,藏书章应该怎样刻?

    藏书章是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