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法:谈谈边款刻制的两种特殊刀法

边款与印面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两翼,各有不同的审美取向,表达不同的艺术信息,付诸不同的刻制手段。
就奏刀的动作而言,边款大多沿用刻制印面的常规刀法。但是,因为审美取向不同,刀法也需要有所区别。找出二者的差别,主动发掘不同刀法的功能,对于提升边款刻制效果不无裨益。
一、边款的通用刀法
篆刻的刀法,指创作过程中运用刀镌刻的特定方法或程式化技巧。从奏刀的动作形式看,主要包括冲刀、切刀(李刚田、马士达《篆刻学》)和摆刀(陈国成《论篆刻中的摆刀》)三种。其中,冲刀,刀角入石后平推刀杆,以刀角为主、刀刃为辅,沿点画方向冲刻出点画;切刀,刀角入石后不动,刀杆起伏,以刀刃沿点画方向渐次切出完整的点画;摆刀,在沿点画方向冲(或切)的过程中,刀刃沿点画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点画的方向)摆动。
概括起来,冲刀、切刀沿笔画的长度方向进行,摆刀除沿笔画的长度方向进行外,同时还有向宽度方向的运动。
通常情况下,边款也大致沿用上述基本刀法。
二、边款的专用刀法
边款有两种特殊刀法,印面刻制基本用不到,且又明显区别于上述三种基本刀法,分别是铲刀和划刀。
铲刀
铲刀,指的是沿点画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点画长度的方向)将笔画铲出(见图一)。
图一  铲刀
铲刀与切刀刻制过程中的区别可见图二。
图二  铲刀与切刀的刻制过程区别
铲刀重在解决切刀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点、线、面关系中“面”的问题。边款,特别是楷书边款,十分讲究点、线、面关系。边款的“面”主要通过“三角刀”表现,而不只是常规点画的排叠。常规切刀点画的宽度往往不够大,“面”展示得不够充分——这既有切刀功能方面的原因(切刀的刀杆毕竟不可能过于倾斜),也有作者意识方面的原因——使用切刀的作者,潜意识里往往没有把点画刻得特别宽的勇气。铲刀的意义恰恰在于,既能破除作者的心理顾虑,又切实在功能上帮助作者实现“面”的制造——理论上,只要刀杆足够倾斜,可以铲出任意宽度的点画。

图三  铲刀入刀处示意图

图四  切刀入刀处示意图

二是铲刀产生的点画格外饱满、果断。一方面,铲刀入刀处的角度“钝”,显得干脆果断(见图三),相对而言,切刀的端点通常比较“锐”(见图四)。另一方面,在刻大宽度点画的时候,铲刀点画的背线侧是直的(见图五),切刀点画的背线侧容易向点画内侧弯曲(见图六)。

图五  铲刀背线侧示意图

图六  切刀背线侧示意图

众所周知,韩天衡先生的边款独具风貌,异常朴茂。图七是韩先生的边款实例,从样例中可以看到,韩先生广泛使用铲刀,很多竖画或撇画的宽度接近或者超过其长度,呈现了良好的块面效果。

图七  韩天衡边款示例

划刀
指刀角入石后,将刀杆略微倾斜稳住,而后平推刀杆(刀杆没有起伏),以刀刃而不是刀角割划出点画(见图八);视情况可以在推进过程中同时扭动刀杆,体现在点画上是宽度方向的摆动(见图九)。

图八  划刀运刀示意图

图九  划刀刻制的点画
划刀主要区别于冲刀。单刀情况下的冲刀容易形成“片儿”,单薄,不够含蓄。划刀则多为“棍儿”,接近于“中锋”,视觉效果厚重、高古、有韧性,特别适用于章草、篆隶类朴厚的书体(见图十)。

图十  戴文边款(局部)示例

吴昌硕先生广泛使用划刀(见图十一,并详见刘江先生编著《吴昌硕篆刻及其边款》)。

图十一  吴昌硕边款(局部)示例

三、应用示例
本人拟韩天衡先生、戴文先生刀法,分别突出铲刀、划刀的运用,示例两方边款(见图十二、图十三)。
图十二  铲刀作品示例
图十三  划刀作品示例
关于篆刻印面刀法的著述十分丰富,但是专门就边款讨论刀法并提出铲刀、划刀概念,恕笔者学浅,本文当为抛砖,多有不成熟处,请学友、方家多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