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敲碎打的认知工程

限于篇幅,这篇文章对一些细节没展开,我会在知识星球和后续文章解释。

这3000多字更像一本书的引言,提出了一个理论完备,容易落实到行动的,可操作的认知升级的方法论。导图如下:

认知是两层意思,一是「认」,另一个是「知」。从「认」开始谈,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观察到的世界是它的本来面貌吗?

你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吗,我瞪大眼睛看见的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我能看到,还能闻到,甚至也摸得到。

难道你说这些都不真实吗?比如我看到房间里有一张桌子,你能说它不存在吗?你要学赵高指鹿为马——那不是桌子,而是一把椅子或者其他东西。

深究这个问题,答案让人失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观察到世界的本来面貌,至于为什么,且听我掰扯掰扯。

认知即模型

先说观察的生理基础。我们想要看到桌子,必须有光从桌子反射入眼睛,眼中的视网膜先初步加工,然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再通过视觉神经传输给大脑。

生物学的研究揭示,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只有视网膜中心1度范围分辨率高,成像是清晰的。这个1度有多大呢,如果你伸直手臂,张开手掌,成像清晰的范围只有大拇指大小,其余部位都是模糊的。

但我们却能「看清」一个近在眼前的桌子。我们是怎样看见桌子,或更大物体的呢?这归功于大脑超强的运算能力。

眼睛通过变换焦点,收集外界的碎片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再将这些信息拼接,用二维图像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这就意味着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大脑中的心理图像,是大脑为它们构建的模型。

我们无法观察所处的世界,至于其他更大的宏观世界,更小的微观世界,就更不可能观察了。比如我们要观察一个电子,必须有光照在上面,可是电子太小,哪怕只有一个光子打过去,也会干扰电子运动——我们观察到的电子已不是原来的电子。

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抽离出来,当我们观察时,就会和观察对象融为一体,也就影响着观察结果。

如同你转头看见一个美女对你笑,一个原因可能是你帅帅的动作让她开心,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她心情本来很好,人家原来就在笑,只不过刚好被你看见了。

综上,因生理限制及观察行为会干扰观察结果,我们观察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模型——简化,抽象,拼接而成的心理图像,这就是霍金在《大设计》中谈到的哲学观——一种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认知即模型,知识即模型,世界即模型。

模型连成网

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到头脑中的一个由模型组成的网格上。

——查理芒格

为了避免片面的认识事物,我们不能孤立的使用单个模型,要将模型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模型网络。

如果说模型是事物的心理图像,那么模型网络就是多个事物之间关系在大脑中的心理图像。我们既想认识事物,更想看清楚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的关系。

由此,决定我们认知的是:

  • 模型数量和质量

  • 模型间的连通和协作

光有足够数量的模型还不够,更重要的工作是让这些模型互通协作,才有网络效应。

先贯通,再加强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模型连通,组成一个协作网络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设计,另一种是进化。

自顶向下的设计

谈到设计,是有清晰目的,自顶向下解决问题的方式——先构想整体,然后再完善细节。

如果我们对所做的工作很熟悉,这种方式很有效。信奉上帝的人,就认为世界是全能的上帝设计的。他们认为自然选择无法进化出复杂的东西——比如美丽的蝴蝶和智慧的人类。

而在知识王国中,有接近上帝的人,他们不是一个,而是很多——自身就是大师和站在巨人肩上的大师。

以大师们的结构为基础,就不需要我们从头摸索,创造新的结构。可从经典教材或系统著作入手,请教大师,提取结构,提炼要素,借鉴模仿一个知识模型的网络。

这些经过验证的知识,给我们一个最低基线,一个最高极限,中间还有很多粗壮的枝干供我们攀缘。先辈们的经验让我们探索时不再盲目,精力投注在有限范围内寻找最优解。

自底向上的进化

除了设计,更普遍的结构是生长进化出来的。这个过程就像一粒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开始萌芽,慢慢生长,成为一颗大树。自然生长出来的结构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我前文多次提到的卡片盒方法就是从一张卡片起步,逐渐长出结构的方法。起初,在直觉上,你感觉有用或有趣,在卡片中记下一个知识点,一个想法。

卡片慢慢的增加,卡片之间会发生连接,形成卡片小组,小组合成中组,中组归成大组,不断长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结构化的知识网络。

这样的结构不是刻意设计的,而是持续累积,自然长出来的。它是无序中涌现出的有序,也有随机性,符合大脑爱发散的工作模式,让思考没那么痛苦,正如卢曼所说:

「 我只做容易的事。只有当我知道怎么写的时候,我才会写。如果我犹豫片刻,我就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做些别的事情。」 (Luhmann et al., 1987, 154f)

组合使用,尽快贯通

那你要问,我想尽快有一个结构,将模型连成网,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好呢?从上面可以看出,各有优劣,根据自己的情境组合使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一样。

对上学的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借鉴前人结构,尽快将前辈们的模型网络转化成自己的。工作3-5年,有了一定知识积累后,就不能只学现成的,要努力进化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无论哪种方式,一定要尽快闭环,将知识贯通。哪怕一开始连通的线很细,很弱,也比没连接强太多。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公路本就窄,只有双向两车道。修路工人修补时,会将路挖断,汽车只能绕路,骑自行车上学也要扛着车才能过去。

可高速公路从不会这样修,会先修一两个车道,其他的车道仍能通行,虽然会慢一点,但路过的车还是可以通过。

知识也一样,先贯通,一些很弱的连接,也很有用,创新往往也源于一些模糊的远程连接。

零敲碎打的认知工程

「零敲碎打」这个词源自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 (Karl Popper),他认为解决社会问题很难整体上,全面化解决,要零敲碎打的解决:

如果抱怨这件事不行,就想办法把这件事解决了。如果抱怨那件事不行,就想办法把那件事解决了。——「零敲碎打的社会工程」

升级认知,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同样的道理。体系化是目的,但却要以零敲碎打的过程实现。

有了想法,把它记下来,碰到概念,想办法搞清楚,两个概念似乎有某种关系,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深层次的关联。零敲碎打的一点一滴累积。

突破认知围墙

对认知围墙,安德烈·焦尔当(André Giordan)在《学习的本质》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比喻,我看到后牢记在心:

我们学习新知,最大障碍是旧概念围成的一个封闭空间,学习就是要想办法从旧空间通向新知空间,两个空间中有一堵墙,阻碍我们走向新知空间。

以墙为分隔,前面是旧概念,后面是新概念。那如何学到新知识呢?如果这堵墙特别高,阻挡住我们的视线,学习者不知道墙后面的知识场里有什么,对他有什么用,那就不会有一丝的学习兴趣。

他可能需要一把梯子,设法爬到一定高度,看到墙那边的风景。如果墙比较矮,助跑一下就能跳过去,或者借助绳子爬过去,也可以建造一段楼梯或斜坡。

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翻越这道墙,还可以让墙产生一道裂缝,学习者就能通过这道缝看到墙对面的风景,裂缝越来越大,新知和旧知连通,墙自然就崩塌了。

同理,我们也可以加高这道墙,到了一定程度,墙由于无法承受之重也就倒塌了。比如提供一大串信息,将先有概念围住,先有概念也就难以为继了。我们还可以挖地道,绕过这道墙。

培养日日敲打的习惯

学习既是建构,也是解构。旧概念围成的封闭空间就像一堵墙,阻碍我们学习新知。只有不断敲打,如同和尚念经,日日不断,每天敲打,这堵围墙终会打通。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必须持有: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的坚定信念。

成长的魔岛效应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老水手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这些老水手曾在南太平洋航行过,他们说航海图中标注成深蓝色海洋的区域,有时会突然冒出一座座环形礁石岛,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气息——水手们认为这是「魔岛」。

后来科学家发现魔岛并不是由什么魔力造成的,它是由珊瑚礁成年经月的累积,最后一刻突破了临界点,出现在了海面上。

个人成长同样的道理,只有持续敲打,日日不断,才能滴水穿石,突破临界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Andy),用小鹤嘴锄每天挖洞,持续二十年。

安迪用了二十年让身体逃出了牢笼,而思想自由则是一生的修行。因为前行的路上,总是有更高的围墙等着我们去敲打,去突破。

祝你的魔岛尽快冒出来!

也邀请你扫码加入知识星球,一起敲打认知围墙,目前已有190+小伙伴,关于模型方法,卡片盒问题都可提问,我会尽力解答。

-- 大辉

相关文章:

什么工具可用来建立永久知识库

一个方法让你将模型思维落实到每日行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