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96章)

第196章 天下公器

这天,是王维第一次参加早朝的日子。东方刚露出曙色,他已来到洛阳紫微城前等候。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和气象高华的长安大明宫相比,这座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洛阳紫微城,显然更有岁月的沧桑厚重感。即便在桃红柳绿的掩映下,依然不失其庄严肃穆。

605年,隋炀帝下诏迁都洛阳,命将作大匠宇文恺规划设计,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筑,十万火急建造紫微城。紫微城用工多达170万人,比秦始皇建阿房宫所役人数还多出100多万人,只用了短短60天,紫微城便大功告成。其用工之多、工速之快,创下历代皇宫之最。

此时此刻,紫微城外的百年槐树尚笼罩在雾气之中,城门上时有乌鸦的躁动声。在城门内隐隐的响动声中,九品以上官员渐渐到来。远远看去,官员手中的灯笼已然汇成一片灯海。上一次看到这种百官来朝的景象,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王维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早朝》。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卯正时刻(上午六点整),随着“吱嘎”一声长响,应天门向两边缓缓打开,文武百官手持灯笼鱼贯而入。通过应天门和乾元门后,便看到了紫微城的三大殿之首——乾阳殿。文武百官走入乾阳殿,按照品级大小和所属部门,手持笏板,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和集体宰相制。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是当然的宰相,因尚书省最是位高权重,且李世民当秦王时曾担任尚书令一职,故尚书省长官尚书令长期空缺,按照惯例,就从尚书省下辖的礼部、户部、吏部、工部、兵部、刑部等六部尚书中选出一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字样而入相。这样,三省各有一位宰相,既便于协调,又互相制衡。

王维抬眼看去,只见中书令张九龄、侍中裴耀卿、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林甫等三人并肩站在百官最前方,依次向李隆基奏事。他上一次见到李隆基,是在集贤院担任校书郎时。五年不见,岁月似乎并没有在李隆基身上留下什么痕迹,五十岁的他还是那样器宇轩昂、神采飞扬,不愧是盛世天子应有的气象!

“中书令张九龄夙兴夜寐、知人善任,天下才俊尽入朝中,此乃盛世气象,可喜可贺。皇恩浩荡,今加封张九龄为金紫光禄大夫,晋封始兴县伯,食邑四百户。钦此。”在高力士特有的绵长尾音中,满朝文武大臣纷纷向张九龄投去羡慕钦佩的目光。张九龄似乎不妨,想不到皇上竟会如此眷顾自己,忙躬身接旨。站在张九龄身边的李林甫,心中却是一突,皇上这是要将张九龄捧到天上去了么?但面上却是笑眯眯的,连连向张九龄道贺。

张九龄圣眷之隆,一时风头无二。一连几日,朝中大臣无不纷纷上门道贺。张九龄起先还出面接待,后来实在撑不住,只好抱病谢客。不过,当他看到王维写给他的《献始兴公》时,却是眼前一亮,特地邀请裴耀卿和王维一起来家中用膳。

“焕之,摩诘这首诗,甚合我意,你也不妨看上一看。”张九龄将诗稿递到裴耀卿手中,点头笑道。

裴耀卿笑着接过,朗声吟道:“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讎。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摩诘,几年不见,你的诗愈发精进了。'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两句,寥寥舒字,便将张相的风骨跃然纸上,好诗!”

“焕之,摩诘,你我为人臣子,须知臣子手中的权柄,绝非一己之私器,而是天下之公器。臣子决不能公器私用,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欲而坏了天下之公器,须知'欲壑难填,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你我共勉。”

在清风明月中,张九龄、裴耀卿、王维举起酒杯,共饮美酒,畅想未来。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值得他们去做的事,很多,很多……(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谁能当宰相?牛仙客事件间接导致盛世结束,唐玄宗败走四川

    唐玄宗是个聪明君主,张九龄是个公认的贤相.他们之间,爆发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直接的结果是张九龄罢相,间接的结果是开元.天宝的盛世结束,唐玄宗败走四川. 当时,唐玄宗发现了一个贤臣牛仙客.他是一个由典吏出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