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从孔子到司马迁(上)

这是关于历史题材的第36篇随笔。

1

窗外,春雨淅沥。我的书桌上摊开了两本书,一本是《春秋》,一本是《史记》。

前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后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前者的整理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后者的撰写者,确定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乍一看,孔子和司马迁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实,在史学传统上,司马迁和孔子是同道中人。

在他们身后两千多年的今天,我们还能清晰地了解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以来的历史,必须感谢以孔子、司马迁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史家们!

如果没有他们,那些推动或影响历史发展的人和事,或许早已灰飞烟灭,消散在无尽的时空中……

今天,在阅读《春秋》和《史记》之前,我们需要先探求一个问题:孔子为何编写《春秋》?司马迁为何撰写《史记》?

2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

孔子自20多岁起,就非常关注天下大事,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0岁时,孔子已有些名气,自称“三十而立”。

孔子35岁那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前往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40岁时,对人生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自称“四十不惑”。

孔子53岁时,终于被提拔为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的职责,可以一展宏图。

孔子55岁时,眼看鲁国一天天强大起来,齐国却送了八十名美女到鲁国。从此,鲁国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大失所望,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去了卫国、郑国、曹国、宋国、陈国、蔡国、叶国、楚国等多个国家。

孔子60岁时,觉得自己已能坦然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故称“耳顺”。

孔子68岁时,齐国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领军队打败齐国。在冉求的撮合下,鲁国当政者季康子派人去迎接周游列国的孔子回国。

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终于结束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生涯,回到鲁国。

回到鲁国后的孔子仍有心从政,但却仍被敬而不用。对他打击更大的是,在接下去的两年中,他接连失去了两个最亲的人!

先是公元前483年冬天,他的儿子孔鲤去世;再是公元前482年,他的弟子颜回去世。

一个是他最爱的儿子,一个是他最爱的学生,两人竟都先他而死。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之大痛,莫过于此。

3

经历了颠沛流离和生离死别后,孔子渐渐领悟人生。70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已经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超然物外后的孔子,决定将余生全部用于文献整理工作,以流传后世。

他潜心学问,把西周的文献一一整理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他耗费精力最多的,是编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什么是“史”?

“史”的古文字很有意思,上面是一个“中”,下面是一个“手”。“手”代表史家的记载,“中”代表记载必须客观公正。所以,“史”的含义,就是史官要秉笔直书,客观公正。

据历史学界考证,最迟从西周起,就有史官记载国家大事。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东周,他的祖国,是鲁国。鲁国史官记录了当时该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收集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整理了诸侯国公侯之间、大夫之间的书信内容等。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东周,他一生仰慕周公,向往周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终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周游列国时,看到各国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种种社会问题,不由抚胸长叹,发出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悲叹!

痛定思痛后,他决定把两百多年来东周各国的历史做一番整理,警示后人。

4

在编写过程中,孔子采取编年体的体例,即“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在鲁国国史的基础上,整理了东周列国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之间发生的大事,历12代君主,计242年,共一万六千多字。

公元前481年,71岁的孔子终于完成了这本被后世誉为有“天下观”的编年体史书。据说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于是,孔子将这本史书取名为《春秋》。

《春秋》的遣词造句极为简练,字字针砭,字斟句酌。孔子有个精通文辞的弟子,名叫子夏。子夏整理《春秋》时,竟感到没有一个字可以改动,因为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称为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被历代史家奉为经典。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走完了他追求仁、礼的一生。我们不知道他在临终之际对家人和学生说了什么,但我们知道,他可以走得无憾。

因为,他通过《春秋》实现了他的心愿,用他的话说,就是“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在孔子身后两千多年,历史的天空似乎依然回荡着他那掷地有声的呼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