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舰凯恩号》你们嘲笑被审判的混蛋!他却曾保家卫国
看过88年人艺话剧版《凯恩号哗变》,再看同样故事的54年美国电影,没想到编导的叙事方式完全不同。《叛舰凯恩号》用基思的视角看全部故事,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逐渐层层深入真相,让人仔细端详这场哗变与审判的背后故事。
改编自赫尔曼·沃克的获普利策奖的小说,全片却跟话剧的插叙与倒叙很不同,全按照顺叙方式,并将军事审判安排到最后。所以前面爱情戏只是点缀,舰艇去参加战争,却只遇见风暴,并不是战争片,原著中律师格林沃只在最后半个小时出场。
初到凯恩号的基思就发现舰艇上纪律散漫,掉的香蕉皮堆在甲板,船员在甲板洗衣服,他自己野心错过了上级电报而遭到了舰长的批评。而新来魁格对船上懒散的手下则一丝不苟去整顿,但他对无关小事追查到底,在重要决策时,也屡屡犯错。
新舰长魁格曾慌乱中倒掉了黄色染料,惨遭船员们的耻笑,被人私下质疑是疯子。而他处理草莓被偷吃事件中,居然拿着食品捅一勺一勺去挖来复盘,还要每个人钥匙拿出来去查小偷,更是让人觉得很崩溃。
而海上风暴的重头戏中,虽然50年代特效水准有限,凯恩号在水里颠簸一看就是模型在水里拍摄,但音响和摄影还是拍出那种惊险感。以副舰长马瑞克为首的一方,同船长在争执向左还是向右,最终副舰长哗变取胜,带大家脱险!
隐藏反派基弗被塑造成虚伪懦弱的长舌妇小人,他曾因船长不让写小说怀恨在心。私下向马瑞克灌输“类偏狂性人格”概念,并在某次去总舰艇举报船长时,临时打退堂鼓,而在法庭上他也唯唯诺诺去撒谎,标准的势利小人!
律师格林沃在后半段出场时,马瑞克已经有40多名律师拒绝给他打官司,这位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于危难之中的“英雄”,明明是不堪忍受暴君统治,奋起反抗的自由战士,却要悲催地接受军事法庭审判,真是造化弄人啊!
当被告辩护律师格林渥巧妙“引导”,频繁放大招之后,精神科医生被逼错乱了,舰长魁格则被还原成一个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但遇到险情时又表现出反常的恐慌和错乱,似乎他具有典型“类偏狂”型的人格特征。
作为曾参加过一战的海军老兵,曾接演《北非谍影》的亨弗莱·鲍嘉对船长魁格一角色情有独钟。他念完以前给玛瑞克写的好评鉴定,曾经傲慢的舰长仿佛瞬间老了的那一段,还原了“老兵永不老,只是渐凋零”的悲伤感。
魁格船长最后崩溃,并在法庭上咆哮,也彻底透露出:他船员是懒散、没纪律、鼠窃狗盗的,人心是涣散的,队伍不好带的,而他是强权、苛刻、不仗义的,但他还强调跟马瑞克合作才能拯救大家,其震撼完全不亚于一场台风。
律师格林渥最后大闹庆功会,抨击“哗变指使者”基弗并浇他一脸水,强调了正能量的主题。他辩护是因为他发现被告应该是基佛,而不是那个傻头傻脑的渔夫孩子马瑞克。而被哗变的混蛋魁格,曾保家卫国去战斗,所以他功大于过!
伟大的战争英雄都不是完美的,他们随着自身错误与政治压迫,最终变得妥协、卸任、凋谢,让人感到揪心。涉及二战、人性争斗、精神病学、驱逐舰航行知识、法庭辩论等,揭露美国海军在胜利背后的缺陷,却回归了正能量!
在美国海军决定协助拍摄本片之前,好莱坞各大片商都不愿买下小说的改编拍摄权,制作人克雷默只好无奈地自掏腰包。筹拍工作历时15个月,才驻珍珠港和旧金山港拍摄,据说美国海军对叛变字样不满意,修改过剧本才能拍。
最终,剧本作出让步之后,删除了马瑞克炮轰“海军是由天才设计,交给蠢材去执行的一项宏伟规划。”,船员厄本在法庭上慌乱、粗口,他经典台词“小学三年级学历”,还删除舰长魁格走私过酒,还口口声声“我有点特权怎么了”!
或许删除了原著中黑暗之处,《叛舰凯恩号》才在第27届奥斯卡获得7项提名,最终全军覆没。但全片对海军内部的人际关系,人物的日常压力有真实的描写,鲍嘉的表演非常精彩,放在那个年代也算经典力作。
电影寓意深长的震撼性结尾,跟律师格林渥在小说中炮轰“东京再见吧,你这个哗变犯。”不同,基思吻别了女友,重返了凯恩号舰艇,他看到取代魁格的旧船长再度归来,随着船长下达命令,整条船再次扬帆远航...
随着长焦镜头离港口越来越远,证明没有任何一个船长是完美无瑕的,但你需要正确与友善地去领导属下,方能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