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岁两院院士告微信圈5句话,点醒无数老年人,看完心情超好!
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亿人,占总人口17.3%。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作为普通的老年人,如何拥有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呢?时年86岁的我国药理、毒理学领域成绩斐然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院长、旅行家秦伯益院士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相信能给大家很多启示!
▲图为秦伯益院士
秦老是我国唯一一位退休的两院院士,他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令人羡慕。他说,老年生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积累在最后阶段的体现。
无论什么时候,人要有自己的兴趣、追求,可大可小。“否则心如死灰,就会日薄西山。”
更难能可贵的是,秦老用“清楚、通畅、不高、不大”八字来概括自己的健康状况,即头脑清楚、呼吸和两便通畅、血压血脂血糖不高、心肝脾前列腺不大。
他一辈子没住过一天医院。问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他说,没什么秘诀,关键就是“顺其自然”四个字,该吃饭吃饭,该睡觉就睡觉,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发表意见。
要相信科学,而不要相信吃绿豆这些伪科学。
下面,我们请秦伯益院士以他自身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经历总结了5句话,送给微信圈的每一位新老人,希望能给老年人带来一些启示。
我个人是一位普通企业退休老人,不是老年学研究工作者,也没有对老年人问题作过调查研究,只是偶尔与一些老年同事谈谈老龄问题,逐渐感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很明显。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
在工作中,也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体育界,青年时是运动员,中年时做教练,老年后当裁判,晚年就成为观众了。
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
如果做女儿时不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就难以成才;
做妈妈时如果不下抚儿女,上敬公婆,家庭就难以和美;
做奶奶、太婆时如果还要事必躬亲,不肯超脱,势必自寻烦恼,难求和睦。
人难有自知之明,常见的现象是,当龄时不抓紧工作,总觉得来日方长,结果蹉跎岁月,过龄后却恋栈不去,空憾壮志未酬。
在这方面,应该提倡有点超前意识,提前作好年龄段转换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及早明白这些自然规律,才能在晚年活得自由自在。
就我个人而言,我曾回顾一生说:30而立,我未立;40而不惑,我常惑;50而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而耳顺,我有进步,但不够;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点,我倒提前做到了。
现在,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不为稻粱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从,量力而行。
老年生活质量,贵在心态
《朱子格言》上有两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餮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饔餮”指早饭和晚饭,“国课”指向国家纳税。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境界。
现实社会中,常有社会地位很高,经济情况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经济条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
他们的差别在于心态,在于会不会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过于自苦不必要
我们这一代人在长期的革命历炼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
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过于自苦。
我们总说:“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外国人则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息”。
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
看来我们有些观念是应该有所调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为他们担心。
我现在收入的大部用在旅游和买书上。有些节余,也量力做些社会公益事情。
我给孩子们留下了江南古镇上常见的一付副联:“世上数百年老家,全在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分外之物不需要
我在普陀山法雨寺看到佛教学校墙报上有一则佛教故事。
二小僧与众僧友一起坐地修炼,忽儿来了一桃贩,乙僧与他僧起立观看,甲僧端坐不动。
俄顷又来一枣贩,乙僧等又起立观看,如是者三。最后甲僧修成正果,乙僧等一事无成。
乙问甲,在外界诱惑面前你为什么能坐得住?
甲答,我们本来都没有想在修炼时吃桃或枣等什物,它们来了,我并没有觉得需要它们。我和你的差别只在于我在这些份外东西面前能够说:“我不需要”。
好一个“我不需要!”人心的不平,往往在于不论需要不需要,人家有了,就想要。学会说“我不需要”,就可以摆脱很多烦恼。
尤其是老年人,还是应该提倡不慕荣利,不相攀比,发挥个性,“自己过得好,就是好”。
人走茶凉不奇怪
有些老年人常留恋过去“过五关,斩六将”时的辉煌,叹惜当下空怀壮志,力不从心。我看大可不必。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干时全力以赴,废寝忘食,义无反顾;不当干时全身而退,戛然而止,飘然而去。
不要当干时懒散拖沓,不当干时又百般留恋。
有些老年人常沉湎于过去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的热闹场景,叹惜现在门庭冷落,寂寞空灵,“人一走,茶就凉”。
甚至埋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有说不完的苦恼。我看也大可不必。
人走了,茶自然会凉,不仅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
能根据情况变化,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养老,根本还是靠自己
前几年,看到一本书《养老,你指望谁?》书中列举了现在社会上多种养老方式,如老伴、新伴、子女、亲属、保姆、组织、社会等等。
分析的结果,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
靠自己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使晚年生活和谐美满。
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临终时期,养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脑子清楚时作好安排。
有些人在位时叱咤风云、志满意得,退休后立即精神萎靡、牢骚满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老年生活的特点,没有及早为老年生活作好准备。
相反,有的老人活得明白,及早作好准备,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能活得舒坦,活得潇洒,活得有尊严。
鉴于此,我为自己作了一个倒计时的行动安排。
大致是70岁不出国,80岁不出游,85岁不出京,90岁不出院,95岁不出门,100岁不下床,请求安乐死。
当然,这是满打满算的如意算盘,实际过程会因时调整。如不能到底,就随时中止,只求生活质量好就可以了。
为此,72岁的时候业务上交了班,进入最后一次人生角色转换。
我通过30多年藏书,已存有5000多册文史书籍。坐拥书城,纵目古今,乐在其中。
我近10年来坚持自费独游,踏遍祖国名山大川,访寻历代人文胜迹。
大概还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中国游览了那么多的名胜古迹。
中国有世界遗产41个,国家遗产30个,世界地质公园24个,历史文化名城110个,国家重点风景区187个,我都游遍了。
笑对归宿
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我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
那里的病人大多时间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唱诗、看电视。每周有志愿者来陪他们聊天。
医生却对我说,这里的大多数人生命大约只剩一个月左右——临终前一个月他们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
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我已经向家人和学生交待,将来我走时,不必开追悼会,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里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尴尬场景。
到时如果无法推辞,非要安排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的话,也不必奏什么哀乐,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梦幻曲》或萨克斯管演奏的《Goinghome》,并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
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说得太好了!和所有中老年朋友共读!为秦伯益院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