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来自这6种家庭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文章说:“教育好孩子,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都说家庭是孩子最有好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父母,会营造一个好家庭,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俗话说:优秀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教导孩子上肯花心思。一个孩子将来的成就与高度,都与家庭教育脱不了关系。

都说有出息的孩子会来自这6种家庭,你是属于哪一类呢?

- 01 -

坚持培养孩子读书的家庭

去年一档综艺《奇葩说》让一位女孩走红网络。这位女孩叫詹青云,她身上有众多优秀的标签:

她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学士,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是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最佳辩手”,是《奇葩说》第六季的冠军…

随便拎出一个名头,都是相当的厉害。然而如此优秀的女孩,起点并非像他人所想的那么高。

能做到如此优越的今天,全靠在成长中,努力培养詹青云的爸爸妈妈。

詹青云的家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算不上特别富裕。因为妈妈是老师,所以懂得“强制孩子学习”是没有办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于是就让孩子涉猎更多的书籍,让她从课外书中感受到读书的魅力。

詹青云的妈妈很喜欢给年幼的她买书,但买的不是跟学校相匹配的课程教本,而是各种类型的“杂书”。这其中就包括四大名著以及不少武侠小说。

在周末的时候,詹青云的父母都会陪着她去书店看书,让她沉浸在书海里。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感受读书的魅力,詹青云的爸爸甚至“骗”她说陪爸爸出差、旅游,然后路上就给女儿讲书,讲武侠里那些正气的事儿,引得詹青云特别向往。
清华著名的“三钱”之一钱伟长先生曾在《八十自述》中说:“身教和家族环境的陶冶,其助力不可谓不大。融乐的家庭及长辈的楷模,启迪着像我这样的年轻人。”
老话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就要营造什么样的环境。
能在各种场合“临危不惧”,有着超强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这都要得益于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
- 02 -
不过度溺爱孩子的家庭
著名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古人也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爱有时候也是一种伤害。”从古至今,哪一个溺爱的例子不令人唏嘘感慨呢?
一篇《伤仲永》让我们看到5岁能诗,聪慧过人的仲永,在父母和他人无尽的夸奖和宠爱中,走向“泯然众人矣”。
晋武帝溺爱并纵容儿子奢侈地享受一切,其子继承皇位之后治国无方,西晋帝国走向灭亡。
现在这个时代,多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俗话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但过度的保护和宠爱有时候只会害了孩子。
一个家庭要严慈并济,不过分宠溺孩子,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一定要杜绝。如果一味地呵护、溺爱孩子,那孩子将会成为父母一生的负担,不溺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 03 -
不乱发脾气的家庭
电视剧《少年派》中有这样一个家庭:
剧里一个姓江的家庭破产了。然而这个家庭的父母并没有相互埋怨争吵,整天唉声叹气自怨自艾,而是用非常良好的心态,去思考解决的办法,靠自己的双手重新开起了门店,重新创业。
连孩子的朋友都羡慕说:“你知道你爸妈身上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吗?是情绪稳定。”这也是这家孩子总是能用豁达随和的形象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
儿童心理学家说:“父母的情绪暴力,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那种极端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中写:“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情绪智慧,那些大喊大叫的父母,总会错过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绪的机会。”
研究表明,小孩子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都不太能接收所谓的观念,只能接收到形象。一个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年幼的孩子都看在眼里。
父母情绪上的稳定,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不乱发脾气的父母,家庭更是一派祥和,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是温软谦逊。
- 04 -
勤于节俭的家庭
励志书籍《羊皮卷》中提到过这么一句话:“想一下造出大海是不可能的,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犹太人说:“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如果孩子希望得到一笔数额不小的钱,那你得先让孩子学会最大限度的节省。”
政治家曾国藩说:“我这一辈都会教育自己家庭的子女,要勤俭节约。”
曾国藩非常注重孩子的个人修养培养,并总是会以身作则,常常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
在当时的京城中,很多高官的家庭总是出手阔绰,挥霍无度。鉴于此景,曾国藩几乎不让孩子住在京城里,要他们住在乡下。
他时常告诫孩子,饭菜不能过于丰盛,衣服不必过分华丽,一切从简即可。他很注重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因而总是以高要求约束自己。
现代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的收入也逐渐提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学习“节约”了。节约不意味着“抠门”,而是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花得更有价值。
一个追求奢侈的家庭,家风一定充斥着好逸恶劳,甚至是非不断。而好于勤俭的家庭,不管孩子是否成才,但绝不会养成铺张浪费的恶习。
不乱花钱、勤劳节俭是一个家庭消费观的基本根基,创造节俭的家庭环境,才能让孩子学会简约生活,这对于孩子来说百利无一害。
- 05 -
房间整洁的家庭
《夷坚志》说:“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从古至今,干净的房间都总是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境与为人。
哈佛商学院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
有强烈幸福感的杰出人士,居家环境总是十分整洁清爽;而对比之下不太幸福的人,往往生活在凌乱肮脏的环境中。
整洁干净的家庭,总能给人一种疏阔感,让心情充满愉悦;反之,凌乱的家庭环境会让人压抑,让人产生负能量,容易变得暴躁易怒。
《朱子家训》的开篇,讲的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一个家庭如果总是乱糟糟,势必会影响父母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品行——让从小就不乐于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不注重个人的卫生习惯,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会喜欢干净整洁呢?
因此,要从小给孩子灌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概念,培养孩子养成干净有序的习惯,将好的品性渗透到孩子的骨髓里。
- 06 -
讲究规矩的家庭
《荀子 · 性恶篇》里说:“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意思是人没有礼仪就会混乱,不知礼仪就会悖谬。
著名画家施邦鹤先生曾说:“从小我家便有很多规矩,小时候觉得很受拘束,大了才理解正是这些规矩影响了我的一生。”
《家庭教育》一书中曾提到:“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规矩的自由叫放肆。”俗话说家有规矩,始成方圆,家无规矩不立。
孩子一旦没有约束力,便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正确与否,容易从小就没有是非观念。再怎么爱孩子,都一定要坚持原则,立好规矩。规矩是边界,是警醒,是孩子通往未来的钥匙。
真正爱一个孩子,不是放纵,而是适当的约束。
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长远且深刻的。让孩子在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绝不是一种无效的行为。
有这么一则很老的短故事。
一位妈妈去请教法师,她跟法师说道:“法师,我的孩子总是不听话,也不爱学习,这可怎么办呢?”
法师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您应该有复印文件的经历吧?如果您发现复印件上有错别字,您会去修改复印件还是原件呢?”
妈妈听后恍然大悟。父母就像是文件中的原件,家庭就是那台复印机,孩子就像是复印件。
俗话讲“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一个家庭是什么样的,那孩子就会是什么样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先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跟孩子一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