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2)楚怀王死于胆小,赵武灵王死于心大
读通鉴(22)楚怀王死于胆小,赵武灵王死于心大
注:这阶段发生一件大事,楚怀王死于秦国,诸侯兔死狐悲。站在博弈论的角度,诸侯只剩下和秦国死斗到底一条路,就像小偷假如知道自己不论招供还是不招供都将会被关5年,小偷一定就会选择不招供。
赧王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97年)
楚怀王逃亡归楚。秦国人发觉了,将所有归楚国的道路全都封闭。楚怀王只好改向北奔赵国。赵国主父在代,大家觉得不应该接受。楚怀王只好奔走去魏国,秦国追兵抓获,带回咸阳。
鲁平公薨,子缗公贾立。
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因为这件事不信任秦国的任何承诺。
齐、韩、魏、赵、宋共同攻击秦国,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赵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韩襄王薨,子厘王咎立。
注:楚怀王为什么会死,他想苟且,但生活不让,秦国当政的宣太后是他的堂妹,楚怀王死于侥幸,总是以自己的想当然来评判事物。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
秦尉错伐魏襄城。
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中山国王于肤施。赵主父归赵国后,行赏,大赦,置酒,连续吃喝了五日。
赵主父封其长子赵章于代,号曰安阳君。安阳君一向奢侈,心里不服其弟赵何。主父安排田不礼为代相。李兑对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赵国内难不会太久。子任务重而势力大,国乱一旦开始你就第一个面对,所有祸端难免集聚到你头上。子为什么不称疾毋出而传政于公子成,这样可以避祸,多好啊!"
肥义说:"昔者主父将赵王托附给我,说:『毋变而度,毋易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努力做好这件事。现在担心害怕田不礼发难,就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这种善变我不会取!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言已在前矣,终不敢失!"
李兑说:"好吧,子能对自己劝勉!我和你还能见面也就今年了。"流泪而出。
李兑多次拜见公子成商量对付田不礼。肥义对信期说: "公子章与田不礼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很坏的,仗着主父的爱护而准备为暴乱,矫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这是我最担忧的,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出入不可以不备。从今往后,任何人召王,一定要先告诉我,我先走一遍,没有问题后大王才可跟着前往。"
信期说:"好的。"
主父使惠文王朝见群臣,自己在旁边偷看,见其长子章气度非凡,反而要北面为臣,诎于其弟赵何,心生怜爱之意,于是准备分赵国代地国土给公子章。计划没有最终落实。主父和赵王游沙丘,分室居住宫,公子章、田不礼安排下面的人作乱,假传主父令召赵王。肥义先入,公子章杀之。高信马上与赵王战斗。公子成与李兑带兵从邯郸赶到,动员周边四邑之兵入宫保护赵王,杀公子章及田不礼,将其问下也都抓捕。
之后公子成为赵国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相当于公安部长)。这个时候赵惠文王年少,公子成、李兑专政。
公子章失败后,逃往主父宫中;主父开门迎其入内。成、兑带兵围主父。主父不得已交公子章给公子成和李兑,成、兑商量说:"因公子章缘故,围困主父;现在解兵,我们两人都是夷三族大罪!"
于是继续围困主父,并下令:"宫中人最后出来的夷族!"主父宫中的人都逃出。主父想出又不得,也没有饭吃,探雀鷇而食之。三月有余,赵主父饿死沙丘宫。确定主父死后,赵国乃发丧赴诸侯。
主父最早计划立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得到美女吴娃,特别怜爱,为了吴娃不出来工作有好几年。吴娃生子赵何,主父即废太子赵章而立赵何。吴娃死,慢慢就没有那种如胶似漆的感觉;又可怜故太子,准备安排两个王,犹豫未决,赵国内乱就起来。
秦国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注:赵武灵王在选继承人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他挑起了国内斗争,连带将自己给饿死。选择继承人又放任另一个建立可以与赵王分廷抗礼的势力,赵武灵王智慧真的就非常有限。
同时心也太大,还好被围困而死,否则赵国两分,就没有后面与秦国的长期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