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玉大赏

大英博物馆以庞杂丰富的收藏傲立于世界顶级博物馆中。近300年的岁月中,它收藏了来自全球数百万件人类文明遗产。博物馆根据不同文明形态把这些瑰宝进行分类展出,用实物构建起一部浩瀚的世界发展史。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栖身于大英博物馆中,包括玉器、青铜、书画、瓷器、造像、漆器、金银等项目。

外国人搞不懂,中国人为啥那么喜欢玉。玉不就是石头吗?没错。玉是石头,但石头不都是玉。玉是中国的国宝。

“国”和“宝”两个字里都有“玉”。大英博物馆里,除了中国展厅有玉器,还辟了一室,在33号b,专放中国历朝历代的玉器。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三千多年。加上之前有传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玉器的历史,已有八千年。上海博物馆中的“玦”,属8000年-7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大英博物馆中的这枚“玦”断了一半,但还可看出宽耳大眼的猪首,应该是红山文化的猪首龙,距今6000年-5000年。

在远古时代,玉是礼器,是用来祭天祀地、沟通神灵的。玉璧是祭天的。距今5200年-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玉璧。小时候,读过“和氏璧”的故事,印象很深。卞和为什么这么痴迷呢?献了两次玉,遭了两次罪。第三次,才被认可,做成“和氏璧”。和氏璧使我学到了2个成语。秦昭王愿以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可见此璧“价值连城”。蔺相如不辱使命,冒死带回玉璧,“完璧归赵”。

出廓璧,在圆形轮廓外雕有龙钮。战国时较流行。可惜,此璧残了。

长了牙的玉璧,俗称“玉牙璧”,像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大名“玉璇玑”。《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西汉孔安国解释:“在,察也;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清末吴大澄怀疑它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轮。可是,这样的浑天仪在哪里呢?出土的都是孤件,边上都没有浑天仪。

3块玉璜,拼起来就是一件完整的璧。

中间突出一圈,第一次看到。是“高领璧”。很形象。

孔比边小的称“璧”;孔和边相等是“环”;孔比边大的叫“瑗”。“”王”字偏旁的字大多与玉有关。“王”字偏旁其实是“玉”字偏旁。

玉琮,内圆外方,可能与古人“天圆地方”的概念有关。祀地的礼器。

角上有兽面纹。

鸡骨白,良渚文化玉琮。距今5200年-4000年。

冠状器,良渚文化的。

玉面神人像。眼睛突出,剔地阳纹。雕刻工艺水平更高。应该是石家河文化的。距今4600年-4000年。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神人”也是石家河文化的。

玉戈。已有青铜配件,商代玉戈和周代的玉圭已很接近,是后代尖顶玉圭的祖形。

玉冠,饕餮纹,“臣”字眼。

玉管和玉璜。

一套完整玉饰。

东周玉龙佩。

龙,在古代是君王才能用的。

玉,也不是普通人可以佩的。玉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没了规矩,玉器也走下了神坛。秦朝时间太短。到了汉,玉器的发展又是一个高峰。

器物多样化了。

日常用品也出现了。

这是仿牛角杯吗?

玉瓶上螭龙盘旋,海水翻腾。

高浮雕,穿云龙,汉代特色。

剑饰4件套,成为标配。这是其中的剑珌,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器。

剑璏,剑鞘上的玉带扣,可穿系于腰带上,将剑固定于腰间。前面一个入土后遇石灰沁,呈乳白色。不透明,但有历史的厚重感。

玉腰带,唐代的。

这款雕得精细,块块有龙。

玉带扣,晶莹剔透。

链条环,环环相扣。

红色花片和玉佩,明代的。

古玉簪。

透雕玉龙牌。

梅花伴龙舞。

要说透雕,这透得厉害了,一层一层的。

这也算透雕,装饰性很强。

“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就是传说中的夜光杯吗?

痕都斯坦风格的青玉。薄到透光,成夜光壶了。

碧玉笔筒。

与白玉相比,如何?

镇纸,雕得真好!

笔洗,鱼在水中游。

活灵活现的两条鱼。

这条鱼怎么样?

唐宋玉器,走向世俗化。

玉杯,薄吗?

还有更薄的,上面还雕花。

为了保护玉器,瓶口包金。

杯、瓶的线条都非常舒服。

宋童子

灯光一照,像透明玻璃。

炉顶,透雕功夫了得。

与宋同时期的金代以“春水”、“秋山”著称。

鸳鸯造型,生动活泼。

帽花

皇帝玉玺,威严大方。

换个角度看看,龙钮雕得多么精壮!

竹林中,一人抚琴,一人听音。是“高山流水”图吗?

尊者演讲,童子听课。一上一下,互相呼应。

松下罗汉,人物生动。

山中隐士,文人理想。

佛手花插,“佛”、“福”同音,多福之意。

玉花插,虽然已不是普通花插那样的实用器,但毕竟还是花插。似乎应该竖起来放才对。北京故宫中的清黄玉佛手花插就是竖起来摆放的。

银杏落叶,金黄一片,让你生出许多想象。设计感很强,是现代作品。从构图到雕工,现代意味很浓。

最后,大英博物馆还放了一块原石,似乎在提醒大家,看好了,这才是真正的玉。

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栖身于大英博物馆中,包括玉器、青铜器、书画、瓷器、造像、漆器、金银器等。然而,由于展示空间有限,大部分中国文物都被精心保管在现代化库房里,拿出来展示的只占总数的1/10,分布在中国厅、中国玉器厅和珀西沃·戴维爵士藏品厅(中国瓷器厅)。华美的陶瓷体现了中国人高超的工艺和优雅情调,书法、绘画勾勒出文人的遁世哲学和缜密心思,而古玉、青铜及佛像主要讲述的是古代华夏从自然崇拜、祖先祭祀到神灵信仰的精神寄托。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玉器体系非常完整。自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璧到明清王朝的玉杯、玉碗、玉摆件,观众足以通过这些晶莹剔透的美石领略中国独特的玉文化,体验华夏先祖敬畏自然并欣赏自然的复杂内心。

东周或汉初,公元前3-2世纪;汉,公元前1世纪-1世纪

这个隆起的圆形饰板下有一个青铜镀金底座(1号),上面刻有一条龙及类似老虎的生物形象。这个饰板可能曾经被固定在某些如今已经消失的有机物或者金属制品上。2号和3号都形似一张面孔,一个是长角怪兽脸,另一个是类似老虎的脸。

翡翠箭瓶

伍尔夫家族借展 古代投壶游戏,即用箭投酒壶。该翡翠瓶就是投壶游戏中壶的缩小版。

玉带板 14-17世纪

这里展示的大部分玉带板都于明朝制作,时间在14-17世纪之间。1号是时间最早的一块,制作于唐代,可以追溯到8世纪,刻画的是一个亚洲乐师吹笛子的形象。音乐和舞蹈是唐朝宫廷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许多饰带组在每一块上都会刻画一个不同的异域乐师和乐器。2号展示了一头狮子在追逐绣球的图案。许多玉带板还会描绘龙飞腾在云间或者草木中的形象。6号就展示了一条龙正在飞跃一座海浪间的小岛山时的情形。

白玉对碗

明-清,16-18世纪

这两只白玉碗组成了完美的一对。

玉剑饰

东周、秦汉,公元前4-1世纪

在剑上装以玉配饰,可以将金属武器的力量与玉石的能量结合在一起,帮助抵御死亡与腐朽。配饰包括剑首、剑格及剑珌,保护剑鞘不被剑所刺破,同时将剑鞘固定在腰带上。

佛手 明末或清初,17-18世纪

该玉雕表现了一只佛手的形象,由于佛手近乎都是果皮,是一种不可食用的植物。在中文中,这种植物之所以被叫做“佛手”,是因为它的形状犹如佛的一种手印,食指和小指指向上方。佛手被视作能带来好运,有浓郁的气味,通常在新年时被放在瓷碗中供奉在家中神像的神龛前,也被用来清新房间空气。

宫廷头饰与发簪

宋或金,12-13世纪;明,15-16世纪

该头饰刻有四条龙的形象,以精细的浅浮雕工艺表现。头饰上有孔,可插入发簪固定于发间。在重要场合,通常文武官员会佩戴类似的头饰。该展品可追溯至明朝末年,类似的头饰相当稀有。

玉璧

东周-汉,公元前3-2世纪

4号玉璧由玻璃制成。早期的中国玻璃十分有特色,有着与玉相近的质感。通常那些买不起玉却坚信与玉类似的材料可以起到相同身心保护作用的人会用玻璃。5号玉璧上刻有鸟的图案,而6号玉璧则有四个兽头,外圈围绕着交织缠绕的卷纹。5、6号玉璧的中央部分都有十字纹图案覆盖,当玉璧移动时,这个部位光线闪烁。

玉蝉

汉,公元前2-1世纪

玉蝉,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玉容器及玉杯

明,16-17世纪

该容器状似一只扁花瓶,器身刻有饕餮纹或神兽纹,瓶颈两侧有螭龙形象。容器仿制周朝的青铜容器而成。

花瓶

金-明,13-16世纪

该花瓶的形状仿制古青铜容器“壶”而来。瓶身的花瓣纹路是一种汉代玉器上常见的图形。

弧形垂饰

清,18-19世纪

这件仿古垂饰很有可能是某件西周玉器的仿制品,但形状和重量都超过它模仿的原物。方于鲁主持撰制的《方氏墨谱》一书将制墨者制造的各种类型墨锭的形状和花纹图样都描绘出来,其中就有这件西周玉器的图案。

镶金边玉杯 清代

清王朝(1644-1911年)前5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自1759年,中国掌管和田玉生产区,使得玉石的供应更加充足。许多莫卧儿玉器都是这一时期收到的贡物,然后中国工匠对其进行仿制。该玉杯表面有莲花浮雕以及茛苕植物,有莲花芽形的杯把。

荔枝纹盒;红漆盒

荔枝纹盒的雕饰具有漆器雕饰的风格。荔枝象征丰饶以及婚姻生活。

莲间鲤鱼玉雕

明末或清,17-18世纪

该玉雕的形状为一条鲤鱼在莲花、莲叶间游动。汉语中,“鱼”和代表充裕的“余”发音相同,因此,鱼成了富裕充足的象征。该玉器由苏欣洁(Yankit So Martion)的亲友提供,作为对她的纪念。苏欣洁是中国食品历史学家、作家,也是大英博物馆的支持者。

玉章

汉,公元前3-2世纪

公共及法律事务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印章。汉朝时,印章通常由金、银、青铜及玉制成,上面刻有主人的名字或头衔。印章通常很小,穿线挂在腰间的腰带上。中国人相信来世是今生的延续,因此去世时将自己的印章带走能够保证来世还能享有今生的权力。

莫卧儿风格玉碗

清,18世纪

“痕都斯坦玉”外壁很薄,装饰有花形纹路。

玉器与黄金

东周,公元前6-5世纪

公元前8-7世纪,黄金从中亚引进中国。玉石雕刻者们开始模仿黄金制品的外形,将新的形状和样式融合到玉器的制作中。利用黄金很容易打造的装饰物,例如纹理精美的浮雕或者透雕,也被用在了玉器的制作中。而且,那时起玉器的装饰面也能像黄金一样反射光。

中国及草原地区的玉、滑石及青铜带板

公元前4-3世纪

自公元前8世纪以来,中国鼓励城市与西部及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进行两种文化间的贸易往来。游牧民族佩戴的带板,起初是用黄金和青铜制作的。中原人民似乎是仿制了这种大的长方形带板。中、西亚地区民族的人民同样也将战争中的动物图形运用在其中,并且着重刻画动物的轮廓而不是正面形象。这两种想法都被中原人民所采纳利用。

玉猪

汉,公元前1世纪-1世纪

人们在许多汉代墓中都发现了玉猪,形象从写实到抽象均有。它们一般用作寿衣或者垫子上的镇压物,尽管有时也被发现握在死者手中。对中国的古代人民来说,猪代表着多产和财富。

玉覆眼

汉,公元前2-1世纪

该眼罩上用线勾勒出瞳孔的形状。眼罩上有孔,可将其与布或其他材料相连。

韘及垂饰

东周,公元前5-3世纪;汉,公元前3-2世纪

韘是扳指的前身,扳指通常是弓箭手戴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随后,扳指变得越来越精致,其实用功能慢慢减弱而礼仪功用慢慢突出。这一点从扳指上越来越精致的垂饰就可以知道。

玻璃墓葬饰板

西周,公元前3-1世纪

公元前5世纪起,中国人就开始从西方进口玻璃,100年后开始自己制作玻璃。玻璃饰板用磨具制作,比起裁切、打磨、雕刻玉石来说,玻璃更加快捷,成本也更低。这个薄薄的盘状玻璃饰板与那些同时代用于制作生铁、皮盔甲的饰板类似。它们显示了玉衣的确是死后躯体的保护层。

方彝(青铜礼器)及带盖容器

商,公元前12世纪;清,18世纪

容器的形状和纹路均模仿青铜方彝而来。在清朝时期,工匠就开始用美玉雕刻此类容器。容器上有乾隆御印。

花形杯

明末或清,17-18世纪

杯身有精细的梅花树透雕,花间有一条龙游戏其中。

罗汉 明末或清,17-18世纪

这是一件装饰性玉雕,玉雕图案受到木版画的启发,表现了第五罗汉(佛陀的弟子)坐在岩石间的样子。

叶形杯

唐,8-9世纪

该玉杯形状受到黄金或银质容器的影响,杯身为叶瓣形状,底部刻有一个汉字。

石间罗汉玉雕

明末或清初,17-18世纪

该玉雕表现了第九罗汉坐于石间的样子。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玉雕上写有汉字。

宋朝玉碗

宋,12-14世纪

该玉碗根据瓷碗仿制而来。

来通杯(角形酒器)

明,16-17世纪

汉朝时期,中国的宫廷之上十分流行中亚的奢侈品,这种角形造型就是在当时被引进中国的。而杯子上龙头吞杯的样式则可能是后来的发明或者仿古而成。

玉带头、玉带扣及玉带钩

明,14-15世纪;清,18世纪;元或明,13-15世纪

玉带头(8号)制成一株花草的形象,中间有狭槽可以穿腰带使用;带扣(9号)分为两部分,刻有龙腾云间的图案。

芦苇双鱼盘

明末或清,17-18世纪

鸟、鱼戏水的场景图案常常出现在明后期的器具上。该玉盘上刻有双鱼嬉戏于芦苇丛中的场景图案。

玉碗与银碗

宋,11-12世纪

玉碗宛如一只编篮,其原型很有可能是一件金属容器,与它旁边的银碗相似。

头饰

元或明朝初年,14-15世纪

该头饰表现了一条盘龙的形象,龙爪紧紧扣住一颗珍珠。许多类似的装饰后来都被改做成青铜器皿的盖钮。

莫卧儿罐与杯 18世纪

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后,中国进口了许多所谓的“痕都斯坦玉”,尤其是在18世纪后半叶。其中许多是在北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制作的,还有的可能来自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还有一些可能是新疆本地生产的。通常人们很难分辨这些玉器中哪些是莫卧儿玉,哪些是中国对莫卧儿玉的仿品。

18块玉带组

唐,7-8世纪

眼前的这组玉带由两块铊尾、四块正方形带板及十二块稍小的带板组成。带板前面富有光泽,后面则无光。所有的带板在后面都有小孔,可穿入皮带或者布带。像刀一类必要的物件则挂在两条穿在带板狭缝间的带子上。这个部分很重要,因为古代中国的服装上没有口袋。

石榴喜鹊盒

明-清,16-18世纪

玉盒上装饰有石榴树图案,有喜鹊站立其间。石榴寓意着丰饶而喜鹊代表着快乐。

组垂饰

唐,7-8世纪

这组垂饰包括两个云形饰物,两个弧形(璜)饰物及四个珠子。类此的组垂饰可以很清晰地在唐朝壁画中的人物身上看到。

身体塞

东周-汉,公元前4-2世纪

乾隆玉果盘

乾隆皇帝在1736-1795年间统治中国。他是艺术的支持者,在他统治下的许多上等玉器都带有乾隆御印款识。

仿漆器玉盒

该玉盒形状及装饰纹样都模仿漆盒而来。

白玉鼻烟壶 清,18世纪

(0)

相关推荐

  • 57万买了这个玉雕,很多人却不知道是什么!

    上图的玉器不知道有没有玉友认出来的,没错,就是玉觚. 它在2014年秋季拍卖会上拍出来57万,并且还是14年天工奖的铜奖得主. 作为一件现代玉器,到底为什么能拍出这个价钱呢? 器型之古 看到这个器型, ...

  • 沈华:唐代的玉器特点总结

    (接上期:唐代最美的玉飞天) 从大业十四年隋朝的正式灭亡,一直到公元618年,也就是唐元祐四年,这两百九十四年间,唐朝一共经历了二十个皇帝. 这些皇帝中有两个奇葩,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一个就是最残忍的 ...

  • 古玉界:古玉界:哈佛博物馆馆藏中国古玉大赏

    (德国)巴尔旧藏 大英博物馆藏,孤品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目前所见最高的良渚玉琮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

  •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玉,每一件都是故事!

    对于中国人来说,玉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甚至比黄金和宝石都要珍贵.自新石器时代起,玉就被视为权力与财富之石. 虎形垂饰 东周末年或汉,公元前3-2世纪 清,18-19世纪 2号虎形垂饰与广州南越王墓中发 ...

  • 古玉界:厄文·哈里斯藏中国古玉

    厄文·哈里斯(Erwin Harris),1961年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约1985年 公元前二千至一千年玉琮 宽6.3cm 成交价40,000美元 商晚期-西周早期玉牛 宽4.5cm 成交价15 ...

  • 世界藏中国古玉一揽

    中国国家博物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自商代起,动物造型的玉器多了起来,商代玉器的动物种类多达数十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应有尽有,除了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比如龙.虎.蝉.鹦鹉.凤凰.龟 ...

  • 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古玉,一起来欣赏(高清实拍图)

    对于中国人来说,玉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甚至比黄金和宝石都要珍贵.自新石器时代起,玉就被视为权力与财富之石.该展览陈列了自新石器时代至今7000年多间中国的玉雕制品. 虎形垂饰 东周末年或汉,公元前3- ...

  • 南京博物院藏高古玉大赏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古玉界:故宫藏古玉大赏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安思远藏的中国古玉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艺术品古董商或大藏家,安思远可能是最后一个代表.去年8月3日,85岁的安思远辞世,这是否意味着西方收藏中国艺术品时代的终结? (1981年安思远在中国)他一生经手无数古董珍玩,最后 ...

  • 古玉界:山西省博物院藏古玉大赏(一)

    山西博物院的展陈做得比较科学规范,注解也很详尽,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