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命运》(三)—— 安娜的信

在前两篇的文章里简单的说了说作者和这本书的框架,而这本《生存与命运》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则是在二战时期。

提到二战,就不得不说到当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后来我们知道,这种煽动民族情绪的手段,不过是统治者为了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犹太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不过可以说说其中一点,犹太人在当时的欧洲国家的政治地位上,一直是属于客居状态即少数族裔,不属于社会的主流文化圈,没有话语权,很容易被政权统治者操控成“非我族类”的目标。

我看过一些关于二战时犹太人遭遇的书,但在看到格罗斯曼笔下的安娜遭遇时,心还是被揪成了一团。

安娜·谢苗诺夫,是文中人物物理学家斯特拉姆的母亲,也是一位医生,独自一人在敌占区的犹太人区里生活。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给儿子写了最后一封信。

通过这封信,安娜或是格罗斯曼,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改变在一夕之间,人性的丑陋和善良等。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封信的部分节选吧,如果喜欢可以留言要完整版。

第十八章节

维佳,我现在住在敌占区,在犹太人隔离区带刺的铁丝网里面,但我相信这封信能送到你手里。你的回信我永远也收不到了,因为我很快就不存在了。我想让你知道我最后几天的生活,带着这样的念头离开人世我会感到轻松一些。

维佳,真正理解人是很困难的……7月7日那天,德国人冲进了城。我在门诊部接诊完病人,正在街上走着,听见街心花园里的无线电收音机正在播送最新消息,我停下来听了听,女播音员在用乌克兰语播送一篇战地报道。我听见远处在放炮,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些人匆匆跑过街心花园。我朝家里走去,心里感到奇怪,我怎么会没听见空袭警报的信号呢。这时,我突然看见一辆坦克,有人喊了一声:“德国人冲进来了!”

我说:“不要扰乱人心。”头天晚上我到市苏维埃秘书家里去过,问他有关撤退的事,他生气地说:“现在谈论这个为时过早,我们连名单还没确定呢。”然而,德国人的确是进了城。这一整夜邻居们都在相互串门,最沉着的要数小孩子和我了。我横下一条心,听天由命,别人遇上什么情况,我也会遇上什么情况。起初我非常害怕,因为我心里明白,我再也见不着你了,我多么想再看你一眼,再吻一下你的额头、眼睛,后来我转念一想,只要你平安无事,也算是我的福气了。

快到早晨的时候,我睡着了,醒来时我感到痛苦万分。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躺在自己床上,却感觉自己是在异地他乡,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这天早晨,我又记起自己是个犹太人,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件事我早已遗忘了。……后来我的几位邻居也让我想起了这一点。管院子的工人的老婆站在我的窗户外面,对一个女邻居说:“谢天谢地,这回犹太人完蛋了。”这话从何说起呢?她儿子还娶了一个犹太姑娘。

……

不久就公布了迁移犹太人的命令,随身携带的行李不得超过十五公斤。不少楼房的墙壁上张贴着黄色的告示:“所有住户必须在1941年7月15日傍晚六点钟以前移往老城区。不愿搬迁者统统枪毙。”

告别了房屋和小花园,我在一棵树下坐了几分钟,然后同邻居们道了别。有些人做事怪的很,两位女邻居当着我的面争吵起来,为的是谁要我的椅子,谁要我的小写字台。然而我同她们道别的时候,她们两人都哭了。(我的感想:人性确实很奇怪,如果没有同情之心,为什么又会哭呢?可争夺财产时的面红耳赤也的确存在。类似这样的情景我好像在现实中也经历过。)我请求邻居巴桑尼科夫妇,等战争结束了,你回来打听我的情况时,让他们讲得详细一些,他们答应我了。那条看院子的小狗托比克使我深为感动,最后一个晚上它对我特别亲热。

你要是回来了,一定要好好喂喂它,为了它对一个年迈的犹太人的友好态度。

我打点好行装准备上路的时候,心里又发起愁来,我实在没有力气带着提篮走到老城区。这时我的一位患者意外出现在我面前,他一向神色忧郁,我曾觉得他是个缺少同情心的人。他动手帮我提行李,还给了我300卢布,对我说,他以后每周给我送一次面包,叫我在围墙边等他。在战前他曾找我看过病,那时候假如让我例举一些富有同情心、心地纯洁的人,我可以列举是十个人的名字,但不会提到他。你要知道,维佳,他来了之后,我又感觉自己是个人了,可见不仅仅是看院子的狗对我报以同情。……

亲爱的孩子,你知道我走过铁丝网时的心情吗?我原来以为我会感到害怕。但是,你想象不到,在这座牲畜圈里我反而感到轻松。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一颗奴隶的心灵,千万别这样想,绝非如此。我周围都是一些命运相同的人,在犹太人区,我用不着像马一样走在马路上,这里没有凶狠的目光,熟人们都正视我的眼睛,见面时并不回避我。在这座牲畜圈里,大家身上都带着法西斯分子打下的烙印,因此,在这里,这种烙印并不使我特别痛苦。在这里,我感觉自己不是一头无权的牲畜,而是一个不幸的人。这一点使我感到如释重负。

我经常到病人家里去出诊。狭小的房间里往往挤进来几十个人,有半瞎的老人,有吃奶的孩子,有孕妇。我习惯于从人们的眼睛里寻找症状:青光眼、白内障。现在我却不能这样打量人们的眼睛,因为现在我在人们眼睛里看到的只是心灵的反映。美好的心灵,亲爱的孩子,悲伤而又善良的心灵,含笑的心灵,不幸的心灵,被暴力征服同时又战胜了暴力的心灵,强大的心灵,维佳!(我太喜欢这段了,“被暴力征服同时又战胜了暴力的心灵”,非常有力量的语言。)

那些老头和老太婆带着何等关切的神情向我打听你的情况,你要是能见到这种情景该多好啊。人们亲切地安慰我,其实我并没有向他们诉苦,这些人的处境比我还惨。

我有时觉得,不是我去给病人看病,恰恰相反,是人民——这位善良的医生在医治我的心灵。为了感谢我的医治,他们送给我一片面包,一只葱头,一撮菜豆,这太令人感动了。(善良,是人类最美的特性。)

真的,亲爱的孩子,这不是出诊的报酬!一个上了年纪的工人握着我的手,往我的提包里塞了几块土豆,连声说:“唉,唉,医生,我求您收下。”泪水止不住涌上我的眼窝。他的举动包含着某种纯洁、善良和慈父般的情感,这些东西我是无法用言语向你表达的。

我不想安慰你,说这段日子过得很轻松。你会感到奇怪,我的心脏为什么没有因痛苦而破裂。不过你也不要以为我在挨饿,并且为此感到难过,在这段时间里,我一次也没有挨饿。还有,我也没有感觉孤独。

……

关于这里的人们的情况,我该对你说点什么呢?人们的善良和丑恶使我大为惊讶,虽然大家遭受着共同的命运,但他们之间的差别太大了。不过你可以想象,雷雨来临之际大多数人都设法躲避暴雨,这还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避雨的方式各不相同。(是的,特别是在表达某个问题的立场或观点时,不能有不同的声音,不能有质疑的声音。可是当雷雨来临之际,每个人避雨的方式自然是会各不相同的。)

德国人和伪警察时常开着汽车到这里来,抓走几十个男人到野外去干活,逼着他们挖沟。过了两三天以后,德国人就把一些犹太居民赶到这些壕沟跟前,把他们统统枪毙。我们老城区周围许多地方出现了这种犹太人的坟岗,并且越来越多,比比皆是。

亲爱的孩子,你不要以为你妈妈是个坚强的人。我很软弱,坐在牙科医生的椅子上,我害怕疼痛,心里直发怵;小时候我害怕打雷,害怕黑暗;到了晚年我害怕生病,害怕孤独,害怕病倒了无法再工作,成为你的累赘,怕你让我感到这一点;我害怕战争。维佳,一到夜里,我心里就充满恐惧,常常吓得心里发凉。死亡等待着我,我多么想向你呼救。(每一个人都有恐惧,包括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护着我们成长的时候,总觉得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他们顶着,却忘了他们也曾是孩子。)

当你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你常常跑到我面前来寻求保护。现在,在我虚弱无力的时刻,我多么想把头藏在你的两膝中间,让你这个聪明、坚强的儿子遮住我,保护我。维佳,我坚强,但我也很软弱。我常常想自杀,但我不知道是软弱还是力量,或者是毫无意义的希望阻止了我。

亲爱的孩子,这封信就写到这里吧,我还要把它送到城外去,交给我那位朋友。我多么不愿中断这封信啊,因为这是我同你的最后一次谈话。送走这封信,我就要永远离开你,你再也无法得知我最后几个小时的情况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离别。在永别之前,我该对你说些什么呢?

人世间有没有一种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我对你的爱?吻你,吻你的眼睛,你的额头,吻你的头发。

要记住,无论是幸福的日子还是痛苦的日子,母爱永远与你同在,任何人也无法伤害它。

亲爱的孩子,这是妈妈给你的最后一封信的最后一行。一定要活下去,永远活下去……

妈妈

这是一封沉重的信,也是一封特别的信,因为它是从一位年迈的母亲的角度,告诉儿子自己发生了什么事,犹太人发生了什么事。

少数族裔因处在社会主流文化的边缘的特殊性,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令人唏嘘。

如果你对二战犹太人的遭遇感兴趣,我有几本看过的书推荐,一本是《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还有一本是《被掩埋与被拯救的》失去的并非理想,而是确定性;及关于二战犹太集中营的一本回忆录 —— 《 死亡特雷布林卡》。

据说当时有个特别的集中营,叫特列森集中营,这是一个用来接待各路外国记者、公益组织、中立国和红十字会检查官员等参观的“模范集中营”。

将关押犹太人的监狱摇身变成一个“理想的社区”,以此掩盖种族灭绝的行为。甚至在1944年,纳粹的宣传部门还以特列钦集中营为素材,拍摄了一部电影《元首赐予犹太人一座城/The Führer Gives the Jews a City》(又名特莱西恩施塔特 Theresienstadt )。

也是够无耻的。

下一篇要分享的章节,是在一个家庭座谈会上,几位好友之间的对话有张有驰,三言两语间便让你感受到极权主义的紧张氛围。

See U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