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向余秋雨致敬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大都在大江大河,只不过:江河依旧在,文明不复存。

为什么会这样?

带着这个疑惑,53岁的余秋雨出发了。

余秋雨和妻子马兰

余秋雨: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这是余秋雨学术的起点性问题,也是他长途跋涉的考察判断依据。

纵观余秋雨的所有作品,都是在这个文化定义的指导下铺陈开去的,他在总结和实践自己对文化的独特理解,而这种理解向我们别开生面的展现了文化的体量和力量

1999年,余秋雨53岁,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四大文明古国的贴地穿行考察。

这是余秋雨在2000年前后的做的最重要事情,不只是对他自己很重要,因为通过实地考察,他见证了每一种文明的湮灭也看到了文明湮灭后当地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考察,我们中国人找到了“文化自信”,倍感荣幸也十分珍惜。

“史迹·悠悠文脉”,从史迹中寻找悠悠文脉,余秋雨一边寻找,一边思考。

余秋雨 考察途中

巴比伦

余秋雨把古巴比伦文化列为第一个跨越文化门槛的文化。(注:古巴比伦在现在的伊拉克版图内)

然而呈现在余秋雨面前的人类古文明第一胜地,不是祥和富足,不是水草丰美,而是战马奔腾、杀声震天,而是被马蹄一次次践踏、被洪水一次次冲刷的残迹,是一队队唱着悲歌、没有找到远行方向的黑衣流浪者——

巴比伦遗迹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余秋雨找到了真正的巴比伦文化遗留——一段沥青路。余秋雨写道:

我站在那里,惊叹这地方居然早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提炼沥青的技术,感慨这条路是踩踏过多少外来者的马蹄、承载过多少新政权的仪仗。可怜,堂堂人类第一文明,只剩下了它。

读到这段文字时,每个人都会有浓郁的感伤,沧海桑田,兴衰成败,这片文明胜地只剩下了沧桑。

狭窄的面积,平坦的地貌,巴比伦在每一场灾难面前,都没有可以流转和迁移的空间,于是,每一处弹坑,都可以埋葬灿烂辉煌的巴比伦文化。

伊拉克民众

余秋雨找不到人分享这种感伤,由于太危险,在约旦的时候,他就和让妻子马兰打住了,分别时,他居然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悲怆。

本以为进入了文明,就永别了野蛮,不曾想,在野蛮面前,数学和法典没有还手之力。

古埃及

余秋雨把古埃及文化列为跨越文化门槛的第二个。

金字塔,帝王谷,太阳神庙,在古埃及巨大的雕像和建筑下,任何人都是渺小的。

余秋雨在埃及

在埃及,余秋雨没有沿尼罗河寻找,虽然“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给了埃及以生命。余秋雨在寻找的是另外一条河流,一条比尼罗河更隐蔽也更深层的河流——血缘。

在紧靠撒哈拉大沙漠的尼罗河畔,余秋雨找到了一个“法老村”,从外貌看他们确实遗留有法老时代的某些特征。

让余秋雨震惊的是,不是他们体力和智力上的衰退,而是在他们简陋的住房墙壁上,全部都放着他们去麦加朝圣的一路风景。余秋雨感叹道:“法老后代信奉的,并不是法老的圣言。

在太阳神庙的巨大圆柱下,余秋雨陷入了长久的思索之中。

太阳神庙遗址

古埃及留下了巨石和宫殿残迹,但血缘的失落,让所有遗迹失去了灵魂,只是一堆堆的弃石而已。

遗迹是一种曾经有过的力量造型,却不是现实的力量。

尼罗河边,余秋雨的妻子马兰多次听到从芦苇丛里传来的男低音宗教吟唱,她说:“这好像是人类遇到最大灾难时的最后歌声,却还是那么单纯。

无比绝望和无限单纯融合在一起,这是多么摄魂夺魄的声音啊!

古印度

余秋雨把印度河文化列为跨越文化门槛的第三个。

这是非常客观的排名了,哪怕余秋雨走遍印度河流域,一直都没有找到他的文化头绪。故只能用“混沌”来作为表述的统领性题目。

古印度文化的频频骤然中断让一切遗迹都显得突兀,哪怕是实实在在的如摩亨佐-达罗遗址,哪怕是全球皆知的佛教。

摩亨佐-达罗遗址

余秋雨感觉,印度文化好像是没有了灵魂,混沌一片,没有主流。

佛教是古印度留给世界的思想瑰宝,可是在13世纪就在印度彻底灭亡了,后来的印度人在追溯文化根脉时,依据居然是玄奘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余秋雨考察印度的心情不同于在巴比伦和埃及。在巴比伦,他有恐惧有忧虑;在埃及有失落有悲哀;在印度,余秋雨迷茫了,更失望了。

泰姬陵的美,说明印度尚向往爱情,甘地墓的静,说明印度尚存敬畏,而恒河的脏和秩序的乱,可以看出印度集体人格的缺失

甘地墓地

印度游戏历史也游戏现实,他们也在游戏的轻松心态下游戏病毒。如果我们要深层次地寻找当下的印度问题,根源仍然在集体人格上。

写在最后

余秋雨考察完三大古文明,他庆幸自己生在中国。我们有战略纵深可以消解野蛮,我们有连贯的血缘及文字密码可以生生不息,我们有稳定的文明主干可以一脉相承。

所以,中国文化就从“第四”变成了“唯一”,“唯一”没有中断的长寿文化。


#渝读网#说:以上的一些情节参考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想了解更多中国和世界文化,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650页,汇集了余秋雨一生作品的精华:


余秋雨的长途跋涉是一种遥远的追随,两千多年前,老子西出函谷关长途跋涉关外,孔子周游列国14年宣扬仁礼,中国文化就在这样的行走中,一路回归,一路唤醒,一路复活。

白先勇是余秋雨的伯乐,也是余秋雨的好朋友,他评价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余秋雨和白先勇

白先勇先生把余秋雨的文化视野向路上深处延伸到了唐宋这个文明高点上,其实,还可以再往前一些,再往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余秋雨也在尽力呼应。

(0)

相关推荐

  •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做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都在做什么?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一说起金字塔,就自然而然让人想起埃及.似乎埃及就是金字塔,金字塔就是埃及.因为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性建筑. 这也难怪,在埃及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这些金字塔大小不一, ...

  • 雅利安人横扫了欧、亚、非,为什么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

    雅利安人起源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乌拉尔山脉在地理上欧亚两洲的分界线,北起北冰洋,南至哈萨克草原,绵延2000多公里.这样雅利安人进入欧亚大陆是很方便.古雅利安人身材高大, ...

  • 延安窑洞里的那些“秘密”……|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特别开设"回眸百年 致敬青春"专栏.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愿青年读者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汲取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 致敬大卫•斯文森:资产配置的始祖、太祖和太宗

    在资产配置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马科维兹.大卫·斯文森.瑞·达里奥分别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将马科维兹称为资产配置的始祖,大卫·斯文森称为资产配置的太祖,瑞·达里奥称为资产配置的太宗 ...

  • 醉天平 • 致敬慈母——母亲节献给母亲的爱!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醉天平 · 致敬慈母 作者:高淑红 家慈善良.含 ...

  • 孟宪韬:《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劳动者书画作品展

    回望华夏文明史,这是一部华夏儿女辛勤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诗.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多家媒体联合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劳动者书画作品展,为全国劳动者带来一场艺术盛 ...

  • 小楷,致敬母亲

    张即之为南宋书法史中的大家.南宋处在政治环境不安,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氛围之中,此时南宋书法界涌现出大批学书者,张即之即为其中之一. <金刚经>传世闻名者有两册,一为张即之六十八岁为祭莫母 ...

  • 电动汽车设计剑走偏锋,前卫科技不如致敬经典玩复古?

    导语 汽车行业正经历着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革.由燃油车主导的世界正在分崩离析,电动汽车开始大规模普及.尽管当下电动汽车的数量远远不能与燃油车所抗衡,但不能否认,大部分汽车制造商,都已经把未来押宝在电动 ...

  • 母亲节,世界名画中最温情的爱,向伟大的母亲致敬

    母爱是一片阳光,即使在寒冬也能感受温暖:母爱是一泓清泉,即使心灵风尘蒙沙,也能让你清澈澄净:母爱是一株树,即使季节轮回,甘愿撑起一片绿荫.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是相伴你一生的笑语,是你飘泊天 ...

  • 李红:揭露我的流氓前夫余秋雨,没有谁比我更了解这个“伪君子”

    昨天13:01 在电视剧<回家的诱惑>中,林品如和洪世闲本是一对相爱的情侣,两个人刚开始非常相爱,后来结婚后,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婆婆经常挑刺,指责她多年来没有怀孕,生活一片鸡毛,两人之间的 ...

  • 5爱5家,碧桂园以臻品致敬未来

    从片瓦遮头到高屋广厦,从贴近自然到繁华迤逦,我们的居住空间在不断变化,居住品质在不断提升,让越来越多在城市中奋斗的精英与疲惫和压力握手言和,而唯一不变是人心底对家的情怀与眷恋. 历经时代的演变,如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