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石室」的成语意思及解释

金匮石室

成语读音:jīn guì shí shì
成语简拼:JGSS
成语注音:ㄐ一ㄣ ㄍㄨㄟˋ ㄕˊ ㄕ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石室金匮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成语解释: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成语用法:金匮石室作宾语、定语;指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例子:自老聃写书征藏,以诒孔氏,然后竹帛下庶人,六籍既定,诸书复稍稍出金匮石室间。(章炳麟《订孔上》)

所谓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 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例:《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例: 李贽 《复邓石阳书》:“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祗知有持钵餬口事耳。”3. 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例:《礼记·祭义》:“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4. 所以。谓,通“ 为 ”。 例:《战国策·赵策一》:“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
石室金匮什么意思?
shí shì jīn kuì成语释义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成语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金匮石室成语例句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江诗话》
金匮是什么?
金匮[jīn guì]
金匮其实就是金贵,意思是说很重要,很珍贵。出自《金匮要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写的医书。合起来就是很珍贵,很重要,又简明扼要的书。
【详细解释】
1、亦作“ 金柜 ”。亦作“ 金鐀 ”。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藏於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 甘卓 家金匮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2、引申谓传之久远。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颜师古 注:“金匮,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匮石室者也。”
3、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李善长 、 宋濂 、 王褘 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匮,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谪焉。”
4、比喻博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匮之才,历 石渠 之选。”
5、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 马总 《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匮以别贫富贵贱。”
袁世凯是个才胜于德的历史人物,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才与德的关系?
衡量人品的标准,大致不外乎“才”与“德”。才有通才,有才;德有盛德,有美德。通才与盛德,可说全面发展,才与美德,仅是一节之长。具有通才或盛德,已极不易,才德兼备,更是难得。大抵承平之世,丰于德而啬于才者较多;因为此时生存竞争并不尖锐,人民缺少磨练才能的机会。离乱之世丰于才而啬于德者较多,因为此时生存竞争剧烈,非有才能不易生存,但为了逞才能以求生存,德操便不免会沾些瑕疵了。 方今国家任用领导干部,显然有任德不任才的倾向,而德的标准又很高,要求的是共产主义的品德,这已是超于我们传统的盛德以上了。这一方策本来不坏,如果所有领导干部都具有这样高的德行,才虽不足,亦决不致偾事。因为一般的说来,有才无德的人较多,有德无才的人较少。具有共产主义品德的干部,我相信他决不在中才以下。 可惜近来各方面暴露出来的某些干部,品德之坏,在旧社会里都是骇人听闻的。父子之亲,而有协议离弃的文书;师道之尊,而有渔色女学生的风流校长。这些人距离共产主义品德,似乎甚远,虽说是个别干部的事情,但在人民大众心里,总是为党惋惜而不是为这些干部惋惜的。 由此看来,任人以德,现在恐怕不很妥当,因为我们在最近二十年中,经过好几次大变革,可以说是一个离乱之世,有德之人,实在太少。“老子打过游击”,只能算是“功”,不能算是“德”。有功则酬以利禄,何必以位? 从历史上来看,英俊有为之君,总是任人以才的,只有比较保守的帝王,才任人以德。然而也必须是继世之君方可。若创业开国之君,则天下离乱方定,如果无才俊之士,相与共治天下,单靠几个拘拘于小德的乡愿,那是打不开大局面来的。 汉武帝刘彻,在元封五年,因为文武臣僚不够用,故下诏求人才。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千里马是不容易驯服的,有才干的人往往是被一般人所指摘的,但汉武帝并不因此而不用此马此人,因为他自信有能力驾御得了,可以用其所长,制其所短。 魏武帝曹操更为突出。他下过三个命令,要不拘品德,登用人才。甚至说:“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应该由地方官吏保举出来,使他“得而用之”。这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百废俱兴的时候,“才”的需要尤甚于“德”。尚书说命曰:“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亦就是说,要按才能以任命官吏,按品德以评薪评级也。 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多,业分工又细,如果以“德”为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标准,即使有超于传统道德以上的共产主义品德者,如果一点不了解业务,也还恐怕不顶事。何况今天之所谓“德”,还只是一些表面的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积极性而已。“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圃’”。可以想见,盛德如孔子,如果要他去领导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一定自认不如一个老农民的。现在改两句龚定庵的诗,以结束这一点点感想罢: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什么室的成语
登堂入室、
引狼入室、
芝兰之室、
不安于室、
宜家宜室、
升堂入室、
不欺暗室、
兰芷之室、
乃心王室、
拜恩私室、
椿庭萱室、
瑶台琼室、
操戈入室、
鬼瞰其室、
穷巷陋室、
金匮石室、
金城石室、
不安其室、
富家大室、
佴之蚕室、
操矛入室、
豪门巨室、
富家巨室、
道傍筑室、
引虎入室、
箪瓢陋室、
不欺闇室、
操戈同室、
骈门连室、
无家无室
《桯史》的桯字应该怎么念
“×老师!×老师!”我正在浏览着,忽然听到一阵热情的欢呼,看到几个穿得油光水滑的人,施施然地往里面闯,嘴里念念有词,谈论着文化呀学术呀之类的高深莫测的东西。不用说,这些人是哈尔滨的文化精英了。我急忙走过几个书架,想要离这些呱呱叫的老师们远一点儿,因为我最受不了有人在书店立大声喧哗,不管他是什么人物。
最后,我准备交款。此前,一个好心的老店员已经把我挑的书事先拿到了柜台上。我去柜台上拿我的书时,顺便瞟了一眼那些老师挑的书,看到一本野鸡的《桯史》。我真纳闷,那位老师干吗不选中华书局的——尽管中华的不打折。
准备交款之前,我请收款员先算一算,我选的书是否超过了一百元,她不耐烦地答应着我,仿佛我是讨饭的。在她闷闷不乐地为我计算书款时,那些老师们凑到了收款处,仿佛一群辛勤的蜜蜂,不停地嗡嗡着。“这是什么字呀?”一个老师举起那本野鸡《桯史》,好奇地说。完了,你不配当老师,我暗想。“不知道,这个字真怪。”另一个老师说。完了,你也该下岗了,我继续想。“这个字念tīng,”第三个老师说。哇,他居然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尽管《桯史》的桯字未必就念ting。那么,他知道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吗?我边想边等着他解释,因为我这个编外学生确实不知道。可惜,那位大师只是ting了几次,没有再说什么,让我失去了免费求学的机会。
我想,中华的《桯史》前言里大约解释过这个书名的由来,可我至今还没有产生购买此书的欲望,只是梦想着久觅不得的非野鸡《酉阳杂俎》,哪怕是贵州人民的本子。
回到家,打开电脑时想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或许会提到《桯史》,一查,果然有:
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 小说家类二
《桯史》·十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岳珂撰。珂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已著录。是编载南北宋杂事,凡一百四十馀条,其间虽多俳优诙谑之词。然惟金华士人著命司诸条不出小说习气,为自秽其书耳。……惟其以《桯史》为名,不甚可解。考《说郛》载柳
终于和急忙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是仕么
终于
副词。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有时候也反喻不希望的事情最终发生
造句:一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终于在弥漫的硝烟中画上了句号……
释义
基本解释
1. [finally]∶表示下文是最终出现的情况改革终于开始了
2. [after all]∶毕竟他终于是人,缺点是难免的
详细解释
终究;到底。 朱自清 《背影》:“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陈毅 《快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基业,夺取了政。”
急忙
急忙,指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如:急忙下指示。
基本资料
词目:急忙
近义词:赶忙、赶紧
反义词:平静
引证解释
1. 急速匆忙;赶紧。
宋 苏舜钦《寄题水月》诗:“如何遂得追游性,摆却营营不急忙。”《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急忙便讨三杯酒,安排夜饭待官人。”《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却说大夫褒珦,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二人领命,急忙回山打点行李牲口去了。”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卢嘉川﹞有许多紧急的工作必须赶快去做,因此伴着道静走了一段路,他就急忙走开了。”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 :“陆时化方发觉第五卷中《董文敏行书兵部左侍郎节寰袁公(袁可立)行状册》有所谓触犯时忌之语,为免罹祸,急忙将印出之书追回。”
2. 仓卒;短时间。
《水浒传》第六三回:“军兵败走,心中必怯。若不乘势追赶,诚恐养成勇气,急忙难得。”《西游记》第十八回:“话说那三藏望行者急忙不来,心甚疑惑。”《西游记》第八四回:“我们走路的人辛苦,只怕睡着,急忙不醒,一时失所,奈何?”
图书馆里的“珍本”“善本”具体指什么啊?
珍本:即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珍本贵在“难得”。如汉译《共产党宣言》的本很多,但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社印行的本,已非寻常可见,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本学角度看,当推为“珍本”。善本,简单讲就是好的书本。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西汉时,刘向为汉成帝典校书籍二十年,凡写新本,一定先把原文写在竹简上,改易删定后,再缮写在绢素上。如何改易删定呢?刘向《别录》记载了“雠校”之法,说:“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二人相对为雠。”湖南长沙晋永宁二年墓中出土的校雠俑,两人相向跪坐,一人读书,一人执笔校正讹字,十分形象地展现出当时人们校勘书籍的活动。所以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 唐以后,雕印刷术逐步得到应用,书籍反复刊印,广泛传播,开始出现“本”的概念。不同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清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善本非纸白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误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清末藏书家丁丙对善本也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四是旧校。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善本的“九条”是“三性”的补充和具体规定,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写的图书;明代刻、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应该指出的是,善本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会不断发展、更新。比如善本的时代下限,丁丙认为明本是善本;现在从书籍流传的实际出发,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中国古籍收藏数量最大的图书馆,经过严格挑选的善本有27万册件之多,包括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和清内阁大库的历代皇家收藏,南北许多大藏书家的珍本秘籍以及词曲小说、地方文献等富有特色的古籍收藏。本将在“善本故事”栏目中陆续加以介绍,使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珍贵善本走出金匮石室,为广大读者朋友认识了解。
剖符是什么意思?
【注音】
pōu fú
【释义】
剖:从中间将物体分开。
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等。
符者,领军之凭证,力之征徵,用铜或竹、木制成,上刻有字。
剖符:或叫“剖竹”。封建时代的帝王在建国之后,就会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任命将、郡守,将符节剖分为二,文臣武将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叫做“剖符”。
【源流】
《国策·秦策三》中“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汉书》中记载:“(高祖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事例】
汉高祖五年春天,汉高祖就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 。(为避免与同时期同名的淮阴侯韩信混淆,史上称此韩信为韩王信。)
1.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p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p’剖竹’为分封�p授官之称。
什么是善本
  善本,简单讲就是好的书本。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西汉时,刘向为汉成帝典校书籍二十年,凡写新本,一定先把原文写在竹简上,改易删定后,再缮写在绢素上。如何改易删定呢?刘向《别录》记载了“雠校”之法,说:“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二人相对为雠。”湖南长沙晋永宁二年墓中出土的校雠俑,两人相向跪坐,一人读书,一人执笔校正讹字,十分形象地展现出当时人们校勘书籍的活动。所以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
  唐以后,雕印刷术逐步得到应用,书籍反复刊印,广泛传播,开始出现“本”的概念。不同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清代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善本非纸白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误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清末藏书家丁丙对善本也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四是旧校。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善本的“九条”是“三性”的补充和具体规定,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写的图书;明代刻、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应该指出的是,善本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会不断发展、更新。比如善本的时代下限,丁丙认为明本是善本;现在从书籍流传的实际出发,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中国古籍收藏数量最大的图书馆,经过严格挑选的善本有27万册件之多,包括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和清内阁大库的历代皇家收藏,南北许多大藏书家的珍本秘籍以及词曲小说、地方文献等富有特色的古籍收藏。本将在“善本故事”栏目中陆续加以介绍,使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珍贵善本走出金匮石室,为广大读者朋友认识了解。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
B 试题分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B项正确;AC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司马迁是私人著史,不是秉承朝廷旨意,D项排除。
史记和汉书的区别?
1、作者不同: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2、文学体裁不同:
《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3、创作年代不同:
《史记》成于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汉书》成于公元80年东汉时期。
4、记载的历史时间断不同: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5、创作背景不同:
《史记》: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汉书》: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