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焦虑」
每当写「焦虑」的时候,对,就是我也在经历焦虑了。
去年10月写了一篇《定位焦虑,解决焦虑》。还没过一年,病又犯了。
药不能停。
具体“症状”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莫名浮躁,沉不下心做事;生活规律被打破,作息变得混乱;既定任务完不成,产生挫败感;懒得做事情。
这是我前几天在知识星球的一次打卡,让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就知道是什么状态了吧?
所以我这几天都在思考怎么解决。
1、观察它,思考它,但不陷入它
“焦虑”是一种心理或者情绪状态,而对于任何一种心理或者情绪状态,我们都可以做一件事:去观察它。
这就又说到了“元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不陷入情绪,而是以一个“旁观者”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能力。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
这是我之前的回答:
想要“管理”情绪,一个基本的方法,是学会把“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分离开来。当我们能够把“情绪”摆在面前,清醒、客观、理性地分析它的时候,也就是开始“管理”它的时候。
比如,当受到别人的否定时,我们通常会产生一种情绪——愤怒。然后:
无法控制情绪的人,表现出来的就会是情绪驱使下的否认、反驳、攻击……等等一系列反应。
懂得情绪管理的人,能够第一时间把“愤怒”这种“情绪”分离开来,去进行审视。自己为什么要生气?是别人说得不对吗?或者是人家说得有道理,但自己却心眼小听不进不同意见?这件事情值得生气吗,或者仅仅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愤怒”是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最终能从“愤怒”和“争辩”中得到什么……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元认知”,也就是“认知自己认知的能力”。“元认知”让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自省,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当然,也可以让我们用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有很多种途径,但提高元认知能力,应该算是最有力的方法之一。 有一本书《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有兴趣可以读一读。
所以,每次出现焦虑状态的时候,先不说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首先我会做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我最近处在一个焦虑状态了。然后,去观察这种状态,以及这种状态中的自己。
有了这个觉察的基础,我们就可以避免陷入焦虑中。之后,才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2、承认自己能力有限
我发现自己有一种典型情况,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或者想做到的标准太高(相对于当前的能力)。于是目标和现实之间出现差距,焦虑产生。
比如对于工作进展,比如对于各方面的年度目标,最近我都有这种感觉。
当然,我们一定要有目标,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要有努力的方向。所以,用“佛系”、“随遇而安”、“我不在乎”等等奇怪说法给自己找借口的行为,我是难以接受的。
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当前状态;要学会坦然接受“我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个事实,承认自己不是神。
当遇到问题、遇到挫折的时候,接受自己当下还能力有限,接受自己暂时还做不到,不要苛责自己。
3、精简
前面说了,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
所以,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然后下一步:精简。
挑出最重要的。其他的砍掉。
大家也许听过巴菲特的故事。老爷子曾经教他的私人飞行员怎么精简目标,三步:
1)写下自己的25个目标;
2)选出5个最重要的;
3)把剩下20个放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清单里。
前面我的那张打卡列表,虽然每一件事都不太难,但在我最近状态不好的阶段,有点太多了。
所以我认真想了一下,从今天开始,先做到最重要的2条:
1)作息:11点睡觉+6点起床。
2)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
如果你感到焦虑,那就精简你手头的事情,这经常是个不错的方法。这也正是极简主义的智慧之处。
4、别太着急,放慢一点
我们焦虑,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太着急了。
太着急去实现“财务自由”;太着急去买房子;太着急想找对象;太着急想练一副好身材;太着急想升职加薪;太着急想读很多书;太着急想写出好文章……
我们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睡觉,一眨眼一天过去了都不知道做了什么;快到我们坐地铁10分钟不看手机都觉得空虚,要不还是听本书吧;快到我们都没耐心去慢慢打磨一些事情。
节奏太快,于是充满焦虑。
每周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让自己放慢一点脚步,停一停。
放慢一点,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不会错过。
如果有错过,错过的也不会是什么重要的事。
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都不在这一时。
我很喜欢一个作家Leo Babauta,他总是告诉大家,放慢一点,放慢一点。去感受。
Leo有一个著名的网站Zen Habits(禅境习惯),我把网址附在文末。如果想读中文译文,可以关注“晓飞翻译”,这是我最喜欢的公众号之一。
5、规律地做事
回顾以往,只要我某段时间在规律地做事(比如每周一本书,比如每天5点起床,比如每周健身3次……),我就会觉得状态很好。
相反,只要某段时间我打破了生活规律(比如最近),我就会开始莫名的烦躁。
把每天的安排尽量规律化,持续去做。规律、持续地做事,会形成一种惯性,一种充实感和成就感,而这会让我们感到对每天更有掌控,知道自己一段时间里做了什么事情,有了哪些成长。
所以,我的最后一条建议是:梳理一下自己的每日安排,定下每天“必须做”的事(比如运动30分钟),然后开始坚持去做。
不用很久,甚至只需要一个星期,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状态的明显改变。
最后,说说身边一件有意思的事,关于“规律”和“坚持”——千千同学的「每日成就与动力日记」。
千千刚完成了50天的每日记录,我每天都会跑去看一看。这就是一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小事,但规律地去做,坚持去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我们就能从中发现特别的意义。
分享她在知识星球的一份小记录:
相关推荐:
「禅境习惯」英文网址:https://zenhabits.net/
围观我的日常思考,和240+小伙伴共同交流成长,欢迎扫下方二维码,加入一炜的知识星球。
我在MetLife的团队正在招募。如果你在北京找工作机会,欢迎私信或者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