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中正
“尾闾”一词,从广义来说是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狭义来说则专指尾骨而言至于“意注尾闾”,则是指意注尾骨末端的长强穴。“尾闾正中”所论及的尾闾指的是广义尾闾。
“尾闾正中”是武派太极拳特别强调的身法要点。武澄清(武禹襄之兄)在舞阳县所得殊抄本文章之一的(十三势行功歌》中有”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一句,应是武派太极拳以“尾闾正中”为重要身法的契机。“尾闾正中神贯顶”在有些拳谱中写作“尾闾中正神贯顶”。其实尾闾中正和“尾闾正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尾闾中正和“立身中正”都是相对静态的概念。由第一颈椎到尾骨末端的整条脊椎,节节松开,虚虚对准成为一条垂直的立轴,居于身体中线;不偏不倚,即是“立身中正”。
能“立身中正”则同时也能做到尾闾中正。至于“尾闾正中”则复杂得多。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中说:“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可见“尾闾正中”是运动中的动态概念。
现对有关“尾闾正中”的几个问题阐述如下:
1.尾闾的扭曲
在太极拳运动中,当进行迈步、旋转和独立等动作时,如果没有协调的两胯抽托活动;则尾闾就会处于不正中的状态,或交靠于实腿,或偏倚于虚腿,形成扭曲,因而破坏了“立身中正安舒”的身法。
2、尾闾的扭转
“立身中正”从外形看来,如果两胯之间连成直线,两肩之间连成直线,同侧肩胯之间也连成直线的话,则在这四条直线所构成的四边形范围内的躯体就应该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所有部分在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和上升下落时都应当是同步的,不可出现前后肩、前后肩和肩胯连线的扭转或扭曲而引致脊椎的某一部分发生扭转的现象。由于尾闾是脊椎的基座,因此,脊椎任何部分的扭转都是尾闾不正中的表现。此外,还有两种尾闾扭转的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头部与尾闾的动作不同步,亦即脊骨根不能对准脸之中间;二是当左右旋转时髋骨与骶骨的动作不同步,会产生扭臀现象。尾闾不正中(扭曲或扭转)是身法的大失误;会产生很多弊病,
主要有:
1、破坏了立身中正安舒,不能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
2、全身劲力分散,形不成整体力;
3、削弱了身弓的弹簧劲;
4、底座的偏移扭转形成下盘摇动不沉稳;
5、脊椎的任何扭曲或扭转都会使内气和劲力通路受阻,导致因气机不畅顺而运动滞重不灵;也形不成节节贯串的劲;
6、部分脊神经受阻影响知觉和运动的反应速度,神贯不了项;
7、尾闾不正中则全身虚实不清楚,无法避免双重之病;
8、发劲竖尾无力。这就是郝月如强调“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的道理所在。
有关尾闾的作用还有必要提到下列几点:
1、尾闾是攻守力量的要素之一、尾闾长强穴有下沉前去之急,百会穴意向上领,大推虚虚上拔,脊椎节节松开,则顶劲自然显露,神贯于顶,骶骨可以产生很大的支持力量,身弓之势得以形成。可蓄可发,可攻可守;
2、尾闾犹如前敌总指挥,前进后退(指动步进退而言,非指步不动而重心前后移动),左旋右转都要由尾闾带动。这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基本条件之一;
3、比手时如不动步则尾闾切不可向后移动或左右直线摆动,只可旋转或向左右有少量旋移。尾闾正中,向下松沉,长强穴有前去之意,则占据了有利形势。如我尾闾向后移动或左右直线摆动,则必失势,为敌所乘。这就是《太极拳经谱》中所提到的:“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我认为是指五骶骨、四尾骨合为尾闾而言,不知原意是否如此),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的道理;
4、发劲前,我尾闾于对方不知不觉中向前侵占一、二分,则可以自然地掀起对方,使发劲沉着松净,顺畅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