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是做生意,何必斤斤计较
众筹平台、朋友圈、微信群常常会看到一些求助的信息,自己有时也会参与,少则几块,多则两三百,说实话,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崇高,只是在那一刻,躺在病床上身体插满各种管子的当事人照片让我揪心、恐惧,或者,一篇陈述困难的文字,只要在我看来是真实的,仿佛处于一种本能,也或许是某一方面的感同身受。
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会去关注当事人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他家目前有几套房子,他是否离婚再娶过,以及他当前的身份是什么。我不过是在那一刻,遵循内心意愿,作出了一种本能反应而已。往深处说,或者就是担心人世间的不幸,在某一天砸到了自己头上,我也希望人们不需要我作出更多解释而慷慨相助。
我不知道,行善之人是否都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我总觉得,只要不是强制性的捐助,我们实施善举的时候,完全不必去斤斤计较。
最近,一个姓罗的作家,因为女儿患了白血病,在公众号写了一篇文章,言辞真切语气悲怆地陈述了自己的处境,得到了两百多万的赞赏捐助,从而引发轩然大波,被质疑,被造谣,被辱骂……原本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搞得像一团乱麻,当事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几近崩溃。最后的结局是,所有人的赞赏全部返还。
尽管我没有成为赞赏者的一员,但我还是有些感触。我想,质疑这件事的动机与真实性的,大多不是赞赏捐助的爱心人士,如果带着这样的念头,他们完全不会自愿赞赏,更何况,事后也充分证明,罗作家的女儿的确患了白血病。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果赞赏捐助只有区区几百或者几千块钱,这样的质疑应该就不会发生,但是,当金额达到了两百万之巨,舆论的非议就铺天盖地地到来了。
难道,因为捐助金额总数巨大,就一定要挖地三尺,刨根究底?在我看来,两百万也好几百块也好,对于个体的捐助者而言,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在献出自己爱心的时候,他们应该和我所想象的一样,只为那个小女孩脸上一抹动人的笑容,为了小女孩因为化疗而脱光的一头美丽秀发,其他的,都不会在意。几百块也好,两百万也罢,都是相同的小爱心不断的累积与叠加,其内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无休止的质疑与过度的追根究底,究竟能带来什么?真相?捐助者难道真的需要这些真相吗?需要确认他究竟有几套房、几任妻子?需要关心他怎么样花掉如此巨大的一笔钱?就好比,当你看到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骑着自行车,一不小心摔倒在你的面前,你不假思索地走上去帮他扶起自行车,将他从地上拉起,事后,你难道会懊恼地认为,他比我强壮,穿得比我还好,力气也足够大,我真不应该帮他?我想,做了好事的人一定会笑纳对方一句真诚的“谢谢”,然后满心愉悦地看着他蹬着自行车,渐渐远去。
怕就怕,有时候所谓的真相,不过是我们的一种自以为。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一次难忘的经历。大约六七岁吧,那年冬天,放学回家,我在家门口的水塘边洗红薯吃,脚下一滑,一头扑进了水塘,那感觉至今历历在心。我挣扎着,哭喊着,但是冰冷刺骨的水灌进我的喉咙,厚重的棉衣拖曳着我下沉,呛人的水与窒息的痛苦紧紧勒住了我,恐惧与绝望让我觉得自己非死不可了。就在这时,年过古稀的大奶奶拿一根长篙走过来了,她用篙子带有横木的一端勾住了我的后衣领,将我拖了上来。
最后的真相是,我落水的地方,水的深度只是刚好到我的腰部……后来有很多人嘲笑我,但救我上来的大奶奶,从来没有。
所以,你所知道的真相,并不一定是你放弃帮助他人的借口。
真心希望这件事引发的风波不会影响到大家行善的积极性,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伸援手。行善,有时候确实需要不假思索勇往直前,毕竟,乐善好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再说了,行善不是做生意,何必斤斤计较。
还是一句老话,爱,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