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上海外滩

上海外滩,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这里,一幢幢风格迥异、造型别致、各具个性的建筑,组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览”。

一百七十多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这里的历史建筑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折衷主义式、中西合壁式等,风格各异的大楼,在浦江两岸,构成一条轮廓协调、错落有致、璀璨灿烂的独特的建筑景观。


 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1】亚细亚大楼(麦克倍恩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即外滩1号,原有西文名称:McBain Building,Asia Petroleum Compan。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外滩1号和2号原是丰裕洋行的两幢高三层的姐妹楼,先后归属美商旗昌洋行、轮船招商局所有。几经易主后于1896年被英商麦克倍恩洋行买下。1913年在拆去旧楼后改建了新楼,工程历时近3年于1916年正式竣工,大楼以外滩1号登记注册。


 建成后,这幢7层楼高的商务办公楼一举成为当时外滩最高大雄伟的建筑,被人们称为“外滩第一楼”。1917年,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斥巨资购下大楼,遂名亚西亚大楼。大楼吸引了众多租户,义品放贷银行、雷士德遗产管理委员会、汤森会计师等均曾在此大楼内办公(以下黑白照片来自网络)。


 19世纪80年代,油灯、油炉开始被民间百姓广泛使用。当时的我国并不生产石油,全依靠进口。亚细亚火油公司是一家英荷贸易公司,总部在伦敦,1907年在上海九江路7号成立办事处。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得此大楼不久后,亚细亚公司便把火油源源不断地运抵上海,其销售的石油占中国需求量的四分之一。除了石油,亚细亚公司还销售润滑油、蜡烛和其他技术类产品。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占领外滩1号,强行接管亚细亚火油公司。抗战胜利后,亚细亚火油公司卷土重来,经营业绩超过战前,到1949年,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中国已有7000多名雇员。1950年,中国石油公司华东分公司接管外滩1号,易名为延江大楼,地址也更改为中山东一路1号。


 随后,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机械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等入驻,人们习惯称它为“冶金设计院大楼”。1996年起,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机构使用。因外滩房屋置换,该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办公楼。


 麦克倍恩大楼由英资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原高7层,1939年加高一层成了8层。大楼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大楼是一幢以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写字楼。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整幢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布置,中设天井。建筑以东南转角为主轴线,作东、南两侧对称设计。


 建筑立面纵横多变,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构图规整。建筑正面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一、二层外墙贴花岗石,形成基座;六、七层为爱奥尼克柱式阳台,设有爱奥尼克双柱共4根。在顶层大挑檐之上,有铸铁栏杆围起的露天平台。建筑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三至五层凹进部分为内阳台,并围有半圆形铁栏圆拱长窗。


 大楼东、南两侧大门各有4根爱奥尼克立柱分列,内门又以小立柱支撑,门上有半圆形涡旋状雕花券顶,整个建筑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显得华丽、富贵。


 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2】外滩天文台(气象信号台)

当漫步在外滩滨江大道时,游人们往往被浩荡宽阔的黄浦江以及江对岸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大楼所吸引,他们也会为外滩沿江错综有致的万国建筑群赞叹不已。但是有一座精巧的建筑,游人们或许与它擦肩而过也熟视无睹,它并不宏伟华丽也不高耸入云,游人漠视了它的存在,但是它屹立在黄浦江边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它就是外滩天文台。


 外滩天文台也叫信号台,坐落于中山东一路和延安东路口,位于麦克倍恩大楼的对面,原有西文名称:The Gutzlaff Signal Tower。很多人对它可能不太熟悉和了解。这座看似简易的建筑,是外滩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在国内也属凤毛麟角独此一座。


 天文台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843年11月8日,上海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正式开埠。上海开埠后,黄浦江上外国的商船进出繁忙。那时众多的船只进出港口须到岸上了解天文水情,天长日久深感不便。上海最早的徐家汇天文台创建于1873年2月,设在肇家浜畔,只有几间平房,是一座简陋的气象台,仪器也不完备,不对外发布天气预报。1879年上海遭强台风袭击,在黄浦江上航行的船只受到很大损失,因此外国在沪洋行及轮船公司都急需有气象报告。


 于是在1883年,由法租界公董局和英租界工部局出资,会同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的英法租借分界处建立了一座信号塔,与徐家汇天文台电话联系,当时所谓的信号塔只是用一根木杆而已(以下老照片来自网络)。


 根据每天不同的风速、海浪、气候等情况,挂出不同的信号旗。这些形状和颜色各异的信号旗方便表示大风、台风、雾和风向等不同气象信息,让江上的船只根据信号来决定自己的航行日程。


 旗杆顶端还有一只上下升降的黑色大球,给船员预报时间,这也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座报时台。根据球的位置报时的方法是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于1833年首创的,后来各港口城市纷纷效仿。


 随着业务的发展,简陋的外滩信号台已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1906年的夏天,信号台的木桅杆被台风折断,子午球坠落。这次事件促使法租界公董局于1907年在原址重建了一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信号塔,1927年扩建了裙房,这就是今日外滩信号台的全貌。


 气象信号台是一座圆柱形建筑,雄伟挺拔,曲线简洁流畅。建筑由当时的西班牙建筑师阿托奴博(ATONOBO)设计,称“阿托奴博”风格建筑,是洛可可风格的简约化。据说在全球范围内,阿托奴博风格的建筑仅有两幢,除这座外滩气象信号台外,另一幢在挪威。


 建筑设有地下室,地面二层为长方形平顶房屋,作办公接待等用。外墙红灰两色相间,屋顶及圆柱顶部均有铁栏。地面以上统高50米,圆柱形塔高36.8米,柱顶安置有风向风速仪和悬挂风旗风球的桅杆。


  1907年以来,该台每天向黄浦江上行驶的各国船只提供气象报告五次,如遇天气突变,则在台顶桅杆挂上旗或球,以示警报。


 这座信号台在上海解放后的十几年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1956年因无线电、电话通讯得到普及应用,该台才予以撤销。


 1993年10月,在外滩综合改造过程中,为保存这座曾为上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整体移位方法,将其向东北移出了20.4米。目前此处已辟为上海外滩历史陈列室。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