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生人手一本,让1.5亿人体会生命的必读书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六哥的领读
音乐 | Falling Into  You--席琳迪翁

麦家陪你读书

2020的大幕已经开启,谷主麦家说,要陪大家读1000本书。

新的一年,我们也会在这里,每天陪你读书。

麦家陪你读书的第131本书——是茨威格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欧洲历史的回忆与记录。

在本书中,他以亲身经历者和作家的视角,冷静又细致的描述和记录一战前、二战时期的欧洲世界。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让我们一起进入那段动荡的岁月,在兴奋与与忧愁里,反观当下。

通过一周的共读,我们和茨威格一起回首了他从19世纪末出生,到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欧洲世界。

既是茨威格的自传,也是一部欧洲的历史史记,记录了当时生活时代背景和他的心路历程。

此外,茨威格还在书中披露了那个时代,他所交往的世界文化名人友谊的故事。

这些名人中有英国作家罗曼·罗兰,俄国作家高尔基,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还有很多世人熟知的欧洲文坛的名人。

为本书撰写推荐序的历史学家雷颐先生,在序中说:真正的历史总被轻易忘却;一场巨大的劫难,要不了多久往往就被涂抹成淡淡的粉红色痕迹。

或许,正是由于对人类的极度失望,茨威格才在个人已经逃过法西斯的劫难,在远离战火的南美仍可过着宁静舒适生活的时候,毅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不让“昨日”的悲剧重演,人类一定要与遗忘抗争,保持对“昨日的世界”的惨痛记忆。

我想这大概也是茨威格创作本书的初衷,用他的亲身经历,和身为文学家的责任,让后人了解并记住《昨日的世界》,提醒人类要不忘战争,珍惜和平生活。

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希特勒上台后被禁止,他的祖国被占领,他本人也被驱逐。

这样的境遇让年近六十的茨威格对现实感到深深的绝望,他写道:任何一种流亡的本身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种心态平衡的破坏。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也必须要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他就挺不起腰板,他就变得越来越不果断、越来越不自信。

我今天坦率的承认,自从我不得不靠外国人身份证或者外国的护照生活的那天起,我就觉得完全身不由己。

和原来的我,真正的我相一致的某些天性永远被破坏了。

我的秉性变得比原来谨小慎微多了,我原先是一个世界主义者。

今天却不时有这样的感觉:仿佛我每呼吸一次,都应该对一个陌生的民族感恩戴德似的,因为我呼吸的是他们的空气。

人道主义理想和世界公民的设想破灭,心怀忧患意识又无力与现实命运抗争的茨威格,让他在精神上不堪重负,选择和妻子一起双双自杀。

宁愿清醒的离开,也不要浑浑噩噩的活着,或许这是他最好的选择。

在整部自传中,茨威格将他所认识和经历的欧洲向读者娓娓道来,表达他对和平主义的追寻,对战争的厌恶。

此外,身为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茨威格,还在书中回顾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体会。

读者不但可以通过阅读茨威格的书燃起对文明的热爱,同时还可以学习写作。

今天的共读,我们总阅全书,总结分享茨威格写作风格的形成之路。

01

早熟的文学天才,不过是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来阅读学习

17岁时,茨威格就已经掌握语言的所有艺术决窍,谙熟语言的奇异夸张和不拘一格,在无数的习作中尝试各种诗的技巧。

他的诗作那时就常常出现在维也纳的主要报纸《社会》上。

对于自己青年时取得成就,茨威格说其实是牺牲很多爱好和睡眠时间和自己身体健康所取得的。

为了多一些时间看书,除了晚睡之外,在二十岁前他,几乎没有好好看看维也纳的美丽风光,忽略锻炼身体,觉得白白的浪费时间。

茨威格对于自己中学时代,只用眼睛和脑子生活却从未后悔过。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肌肉锻炼以后还是可以补偿的;而智力的飞跃,即心灵中那种内在理解力则不同。

它只能在形成时决定性的那几年里进行锻炼,只有早早学会把自己心灵大大敞开的人,以后才能够把整个世界包容在自己心中。

02

要先了解世界的本质,才能开始创作

茨威格在19岁时出版第一本诗集,第二本诗集是在间歇六年后发表,再隔三四年后才出版第一本散文集。

在这期间,他听从德默尔的忠告,从事翻译工作。

正是这种默默无闻、无人感激需要耐心、毅力和道德修养的工作,让茨威格找到人生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要先了解世界的本质,多看、多学之后再开始创作。

在二十六岁前的茨威格并没有写出真正的作品,除了翻译之外,都是些篇幅较小的中篇小说和诗歌,这也是为了在创作上求稳。

第一次敢于在形式上进行较大尝试,是戏剧创作。

大约在1905年或者是1906年夏天,完全按照当时风格,茨威格写出一部诗剧《忒耳西忒斯》。

这部剧虽然没有再版,但是在创作思想上已经开始有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不为所谓的“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要表现那些悲情人物的崇高精神。

茨威格在传记文学中,不写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

比如:不写马丁·路德,写伊拉斯谟;不写伊丽莎白一世,写玛丽亚·斯图亚特。

03

战争虽然给茨威格带来痛苦,也给他带来创作的源泉

如果没有经历一战痛苦的体验,也许茨威格成为一名“令人愉快”的作家,而永远不会领悟、理解和击中内心的最深处。

因为战争,让他变得深刻,让他感到:我既要说出自己的心声,同时也要说时代心声。他创作了《耶利米》。

一战后,回到祖国奥地利过起隐居生活的茨威格,在淡泊宁静的心境下,开始了人物特写丛书的创作。

为了确保内容的可靠,这部丛书他写了很多年,就是人物传记作品《三大师》。

在泰然自若的心态下创作了中篇小说《马来亚狂人》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两部中篇小说,成为他广为人知的代表作。

04

 遵循宁可缩短篇幅,也一定要字字精粹的原则

对自己所取得成就,茨威格自己是这样说的:我的成就不是突然从天而降,它来的缓慢和小心翼翼。

作为一个以传记永载史册的作家,茨威格始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探求那些作品或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产生影响或不产生影响的原因。

而这成就,得益于他遵循的写作原则:宁可缩短幅,也要一定字字精粹

茨威格在写第一稿的时候,总是信手写来,把心中的构思全部诉诸于纸上。

比如说他写作一部传记时,首先把一切想到可供使用的文献资料上的细节利用起来。

然后在未定稿誊写好后,进行压缩和调整结构的工作,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各种表现方式。

在茨威格的创作中,最让他感到快乐有兴趣的就是校样时候的删掉工作,在不影响作品准确性的前题下,删减掉多余的字、句子和段落。

他自信地说:

如果,我的书有时被人誉为节奏紧凑。

那么这一特点绝非出自天生的性急或内心的激昂,而仅仅是由于采用了那种把所有多余的休止符和杂音一概去除的条理化方法。

希特勒的上台,被迫流亡的茨威格,感觉自己失去了原来那个古老的真正的家园、德意志的家园、欧洲的家园,他的书和文字是他最后的精神家园。

茨威格的回忆中,用悲情的笔触叙述了19世纪末的欧洲社会是如何从一个理性、稳重、温情、太平的时代,转变为一个非理性、躁动、激情与毁灭的时代。

与其说他书写的是个人生平际遇,不如说他写的是整个时代人的遭遇。

在当下的和平年代,阅读《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这本书,除了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茨威格和他作品之外,更多的是提醒活在当下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忘战争,珍惜现在的幸福,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下周精读预告 

下一周,我们将陪伴大家共读的是第132本书——《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2000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1903年到1912年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为实现自己人道主义理想而孜孜不倦的音乐家。他是勇敢和毫不妥协的代表。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幸福的,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

领读人:零露。有书智库签约作者。在阅读中寻找更好的自己,在写作中修炼,在时光中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