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女性择偶标准:为什么曾提出“誓死不嫁农村人”?
大家好,我是兰台。
明天就是情人节了,今天我给聊一聊近代我国女性的择偶标准演变的历史,可以说虽然职业变化很距离,但是核心条件上百年来都没有变过。
事实上,大众意义上的女性择偶标准,从1911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变过。那种认为过去女性更看重男性才华而非物质的看法,是错误的。
1912年之前,门当户对是天然正确,所以我们也就不拿大清朝说事了,我们可以看看民国时受过相当教育的女性,他们的择偶条件是怎么样的?
北大老,师大穷,燕京清华好通融,辅仁是座和尚庙,六根不净莫报名。
这是民国时期北京流传一条谚语,这话后来被很多人误解,好像是说北大这个学校太老了,北师大太穷了,燕京和清华考学容易,可以通融通融,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是针对当时北京年轻知识女性的择偶标准而言的的谚语。
北大的学生年纪一般都比较大,而且书生气十足,老气横秋;师大由于是免费入学,所以生源家庭一般都比较贫困;辅仁大学学生比较严肃,没有恋爱气氛,像座和尚庙;
只有清华和燕京比较让人满意,学生青春活泼,家里又有钱,毕业又大多留洋,是择婿的最佳选择。
看上去,似乎师大的学生都很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师大的毕业生,在当时,基本上都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业,起薪最低的也有5、60银元。
在中学干个几年成为骨干教师,薪水就可以涨到一百多银元。
如果是主要科目的教师,安排的课时又较多的话,薪水拿到200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当时,中国著名传武大师孙禄堂的师侄高振东在上海一个高档私立中学当武术教练,一年的薪水是350银元。
那时一银元如果要折合铜元的话,每元相当于230大枚铜元。
以当时的物价,在北京30铜元可以买一斤好猪肉,每个银元就可以买8斤好猪肉了;
60银元在当时的北京完全可以算得上非常不错的收入了,简单换算一下,和今天月入2万白领类似
然而在北京年轻知识女性眼里,这些师大学生的收入和就业前景对她们的吸引力并不大;这和现在在大城市没有户口和住房白领在相亲市场上面对的窘境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是不是只有高等学府是这样呢?
并不是。
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留美硕士北大教授陈衡哲女士就观察到某省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中学生居然很热衷于嫁给当地军阀做姨太太。
陈衡哲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发表到报纸上,在某省引起了轩然大波,被群起而攻之,然而即使陈衡哲被某省媒体围攻,但是该省知识分子也不得不承认陈女士所说是事实。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新政府大力提倡 自由恋爱以及婚姻自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至少旧时代赤裸裸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明面上不能再被提起了。
这个时期择偶观似乎真的看中人好,人品好。
然而不得不说,虽然提倡婚姻自由,可当时男女择偶,首先看中的是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以及本人的成分,如果不幸成分不好,那么别说自由恋爱,很可能就连结婚都很难。
根据清华大学李秉奎教授的研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家庭出身不好的男青年中有80%成为光棍。
另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军二干三工人,誓死不嫁农村人这个口号逐渐成为全国流行的择偶标准。
依然是根据清华大学李秉奎教授的相关论文,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有关部门就专门有报告批评京郊女青年普遍向往城市生活,不愿意在农村搞对象。而且还形成了通县看朝阳,朝阳看城墙,城墙看楼房的错误婚嫁观念。
在《中国青年》2010年08期杂志里,名为《谈不起恋爱》的文章里也谈到20实际70年代一军二干三工人,打死也不嫁受苦人在广东蔚然成风,而所谓的受苦人其实就是农民弟兄。
同样,2014年8月6日,北京晚报上一篇名为《老苏们的农转非之路》的报道,记者找了一些京郊农民拆迁户谈感受,其中就有人回忆,当年流传在京郊的择偶顺口溜“顺义的姑娘望朝阳,朝阳的姑娘望城墙,一军二干三工人,就是不嫁老农民。”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安琪的《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这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徐教授用数据证明,1966—1976年,女性在择偶的时候,对收入、和住房的看重程度大幅度上升了,而且这条上升曲线一直持续上行,和目前房价相仿佛。
总的来说,一百年以来,大众层面而言,我国女性择偶条件虽然表面上变了许多,比如现在肯定没多少女性认为男性伴侣工人身份是一个重要加分项,但是其内核从来没有变过。
好了,明天就是西方情人节,兰台提前祝大家情人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