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畅谈】用积极社交来抵抗抑郁 || 渡过

作者:管弦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中心副教授,

四川光华社工服务中心高级督导


社交对于抵抗抑郁的意义

从人类遗传和发展角度看,身体的节奏会跟身边规律性常伴的人共鸣。比如婴儿的呼吸会跟母亲合拍;一个宿舍的女生,生理周期也会慢慢趋于一致。当我们生理上患病,就会社交疏离,这使得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同时避免病菌的传播,使得人类能够继续繁衍;当抑郁发生时,大脑得到的疾病信号也让患者本人与外界疏离。只是这种疏离会使得抑郁更加严重,使得他面临更多误会和挑战。

在现代社会,统计数据表明,有25%的美国人报告没有亲密的社会关系,有50%的人在原生家庭之外没有亲密的伴侣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深度社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稀缺品。

我们曾经说过,过度沉思会加剧抑郁倾向,而独处会加剧过度沉思。互动性社交则可以分散注意力,打断反刍。值得一提的是,互动活动本身和安排互动都能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也就是说,只要有社交意愿,它就开始发挥作用。

社交是抵制抑郁的一部分。有一项研究表明,没有亲密关系支持、又经历了严重人生事件的人最容易抑郁。

亲密关系,像伴侣、父母、熟悉的朋友会持续性地提供保护性因素,阻止抑郁的发生。亲情和友谊可以减少孤独的感受,提供温暖和尊重,进而强化自我价值感。

抑郁中的人不合理地把自己看成他人的负担,主动放弃甚至拒绝亲密关系的支持,会进一步加剧抑郁症状;而加强和恢复社交联系,特别是深度社交互动,会让我们能够更有力地抗击抑郁。

深度社交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社交是怎样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的。

以前提到过,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的基因变化不大,和洞穴时期没有太大差别。考察表明,无论是原始时期,还是当今依然保留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都是零抑郁或者低发作率的。所以对原始社会或者依然遵守原始生活方式的现代部落(像亚马逊流域一些部落),进行社交方式分析,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形成一个个部落,往往以小的血缘群体(50-150人)聚族而居,而小的社群是深度社交的一个前提。到了现代社会,社区已经从一村一寨一弄堂,逐渐发展为一个地球村。

和社交对象扩大化趋势同时发生的是,深度社交慢慢消失。人们依赖于虚拟社交等一些快餐式社交方式,但能提供的切实支持和分享却越来越少,很多人开始沉默或者背离自己的社交意愿。

再来分析原始部落的情况,那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人在部落里都有自己的独特位置和贡献,相互配合和依赖。而工业社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得个人的价值容易被忽略。无论在专业领域还是城市化的社区里,都难以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坐标。相互依赖作为高等级的社交互动,在现代社会已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功利性的交往,进一步削弱了社交原有的功能。

有时候,来自于陌生人的善意举动,会让我们心生喜悦,其社交价值在于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值得被所有人好好对待”、“我处于一个善意的社会”。这也是深度社交的意义。

深度社交一般来说是稳定社交强关系中的一种,它更强调社交互动的质量,所以在弱关系里也偶有发生。深度社交可能发生在亲子关系里,也可能在伴侣之间,如果能够相互启发和无条件支持;还有可能是朋友、同事或者数面之缘的人,如果具有相同的价值理念,能够畅所欲言或者不言而喻的。

深度社交能给人带来更多可预见的安全感、自我价值认可和共同成长的机会。相对于朋友圈里的点赞一族,深度社交更多关注社交双方的互动、深层次的理解和理性的支持。对于抑郁症的疗愈而言,深度社交的价值是最大的。

抑郁后如何寻求社交支持

1.   家人、朋友

首先,要坚信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公开隐情,让家人、朋友知道你所经历的困难。向他们解释是抑郁导致走进退出社交生活,而社会支持对恢复到正常状态意义重大。努力消除误会,重建深度互动。

其次,寻求帮助。一起锻炼、娱乐等,或者约定参与活动;回避消极面,防止共同反刍。

2.   远方的朋友

重新审视朋友关系,找出自己的社交坐标和价值。确定3人或以上为依然亲密的朋友,保持定期视频、通话。也可以考虑跟陌生网友建立积极健康的友谊。

3.   寻找新的社会支持集体。

可能的社会支持群体包括:班级、同事、宠物、邻居、宗教团体、室友、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等。新的关系往往能带来新的社交兴奋点,同时从事新活动也可能给自己带来新的认识和兴趣,有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定位。

对于抑郁症人群来说,参加一些因为相同经历而组成的集体是很有帮助的,在那里可以分享更多共情、不为人知的纠结、成功的喜悦、相互的监督和鼓励。

有一个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实验研究,控制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外另有每周一次的癌友聚会。结果显示,实验组两年后的治愈率远高于控制组。

有意识回避有害关系

很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有害关系不仅达不到社交和治疗抑郁的目的,甚至本身就是导致抑郁的一个诱因。

有害关系包括以下特征:

◆每次互动都让人自我评价更低,或者自我感受更糟。

◆区分有害互动和有害关系:有时有害互动会发生在那些亲密的支持性关系中,而有害关系则是持续性的压迫关系。对于这个关系,需要减少有害互动以提升关系的质量

◆有时有害关系的一方并不是有意识地伤害另一方,只是本身也是过度沉思的受害者。对这样的关系,要有足够的察觉意识,避免情绪感染。特别是避免共同反刍,可以安排做一些需要投入专注力的活动,避免看电视或者谈话类等消极共处模式

有害关系的危害包括,通常使我们对自我认知更低。当恶性关系无法改善的时候,特别是施暴一方不断批判、进行人格侮辱和贬低、采取敌对/对抗/控制态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在这样关系中的停留时间。

具体方式包括:

◆限制物理性接触。

◆小心负面情绪传染,避免共同反刍。

◆不要苛责自己。

◆将互动专注于不得不完成的共同活动本身

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有害关系来自家庭或者工作单位,不能中断。那么,只能屏蔽有害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承认这个有害关系及其带给自己的伤害,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的情绪界限。一方面不把对方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所受的影响能够自我排解和疏导。

如果这对你或者孩子有帮助的话,欢迎在文末点个赞哦,也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