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泸州打一壶乡愁|诗酒文化大会·参赛作品选(之四)
参赛作品选辑之四
社会组:
倪宝元 / 在泸州,那些端坐时光里的事物(组诗)
朱永富 / 国窖简史(组诗)
北 地 / 诗酒,泸州以及其它(组诗)
何兆轮 / 我想去泸州打一壶乡愁(组诗)
校园组:
何凯伦 / 父亲和酒
陈天然 / 温 氿
马睿奇 / 泸州倒影
王亿恒 / 老酒匠心
旧体诗
社会组:
朱军东 / 鹧鸪天
伊 凡 / 八节长欢·约酒
王麟公 / 观酒
孟胜炜 / 箬下春歌行
校园组:
李芃辰 / 诗中行
周行zx / 贺新郎 分韵得“老”
李光裕 / 初到泸州(新韵)
南山豚首 / 庚子杂诗
社会组
备注:
①先秦两汉,江阳清酒已酿成。据《华阳国志》记载,秦昭襄王与巴人刻石为盟:“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巴人用清酒作为外交信物,酒的社会功能充分展现。
②1984年出土的“巫术祈祷图”证明了泸州酒和天地祭祀的联系。《泸县志.食货志》中还有泸州人用酒来祭祀、祷告的文字记载。汉代陶角杯、汉代饮酒陶俑等都证明泸州在汉代已经成为了酒业发达的城市……
③隋唐五代以来,泸州以南地区民族大融合带来的文化碰撞,少数民族的黄酒酿造技术和当地汉族的传统酿酒技术相互交流,使泸州的酿酒业迅速的成熟并兴盛起来。唐代泸州,盛行地方豪酋以庄园酿酒作坊的生产方式,标志了当时泸州酿酒生产力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唐代大诗圣杜甫在《泸州纪行》一诗中写道:“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
④宋代的泸州,粮食的丰盛,使酒业较为兴盛,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题目出自黄庭坚“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苏轼《浣溪沙·夜饮》一词赞誉泸州美酒:“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尤酣,夜露清凉搀乐去,青山微薄桂枝寒,凝眸迷恋玉壶间。”
⑤元代时期,泸州出现大曲酒。据清《阅微堂杂记》记载,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泸州酿制出了第一代泸州老窖大曲酒。“揭至元帝泰定年间,泸州始有脱颖而出者,曰郭怀玉是也。十四岁学艺,四十八岁则创制酿酒新曲药,名曰甘醇……”
⑥明代浓香大曲进入大成阶段天启年间,泸州专酿大曲酒的规模生产作坊——“舒聚源”的传人舒承宗,又总结探索出了从窖藏储酒到“赔糟入窖、固态发酵、酯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大曲酒工艺技术,使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进入“大成”阶段。
⑦《泸县志》卷第三记载:清末白烧糟户六百余家,出品运销永宁及黔边各地。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冽,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
题目出自“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张之洞语。
⑧1916年,朱德作为护国军旅长驻守泸州城时写道:“护国军兴事变迁,风烟交警振滇滇;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从此泸州“酒城”的美名传遍全国。
校园组
旧体诗
社会组
暴雨兼旬浊浪嘶,农田万顷欲吞时。应征堤上行何速,欲饯樽前到已迟。
无昼夜,忘安危,湖边不倒是红旗。泥衣蓬鬓归来日,旨酒相迎醉莫辞。
春满人间。腊梅争艳,妙境安然。新桃辞旧岁,飞雪贺新年。观江山玉宇琼楼,翠竹幽、松柏凌寒。且伴清音雅乐,把酒言欢。
含情脉脉无边。通讯少、时常忆聚当年。思不负韶华,逢时运、幸而捷报频传。追尘虑、品杜康,舞步翩跹。邀诗友、填词吟啸、闲观日月移迁。
校园组
自愧诗才少。也学人,疏狂使酒,厌修辞藻。营觅难得珠玑句,囊内惟多废稿。皆散尽,凭由风扫。何处新凋疏木叶,绕秋松、凝碧粘衰草。即入暮,竟难晓。
醉来忽怒人间小。便神游,轩然自顾,世俗休扰。回也单瓢当堪效,痛饮何须犀角?解剑鞘,击风长啸。抽刃昂然直南指,誓登临、毋问阊阖缈。歌已罢,尽一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