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透视效应
一,
我是个电影迷。电影好啊,电影相当于旅游,让你见多识广,而且它是艺术。我是文化人,我喜欢艺术。但电影不仅仅是艺术,电影在今天已经成为科学、哲学、文学的舞台,而且它可以展现最新的先锐思想。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份“21世纪最伟大的25部电影”的帖子,里面只看过很少一部分,有些惭愧,所以最近赶快弥补了一下。不过大多数是国外的,现在知识产权比较严厉,千辛万苦找到了其中大部分,感谢网络!最后我发现这25部电影伟大不伟大我不敢说,起码一半的中国观众都会在开头10分钟逃出电影院,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不太爱看的“文艺片”。
什么叫文艺片?就是神经不是很正常的文青们爱看的片子呗,比较矫情的那种类型。年轻时我属于这种病毒的易感人群。
中国有三片入选,大陆是贾樟柯的《天注定》,他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大陆导演,我是个贾粉。台湾入选的是《一一》与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这三片都符合“文艺”的特征,尤其是后两片肯定可以把大陆观众看跑,他们俩的特征是不仅哲学,而且禅味十足,所以那个(烦)深(人)沉啊,别提了。
二,
我今天看的是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其中有三个小故事组成,他们之间没有关联,讲述的是三个不同时期的爱情。这三个时代分别是1966年,1911年与2005年,地点都是台湾。
我使劲忍着瞌睡看完全片,侯导想干什么我不知道,不过我最近,越来越有一种感受,正是那影片里的感觉:人不过是换个时代再“演”一遍。人,几乎还是那些人,情节稍微有些转换,左右都是那些事儿呗,想想就觉得没(有)意思。这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的感受。后面我还会说说另外一种不是普通人的感受,一个研究史前文化的学者的感受。
电影里三段感情导演故意让两个同样的演员舒淇与张震出演,故意凸显我上面讲述的含义:人还是人,只是时代变变而已,再次经历人的情感。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也有一点喜剧感,还有一种穿越,以及一种禅味,散发着淡淡的哲学思绪......
1966年在台湾的一个贫民的台球桌室,一个经常打桌球的男青年爱上了看摊的清纯女孩,他们不当面说穿,而是写信,并且千辛万苦地到处绕弯奔波寻找心上人,最终他们俩偷偷地对笑着拘谨地牵了手......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小凤仙与蔡将军的类似故事,一个满怀革命热情的革命党人看上了青楼里的舒淇,与她淡淡而深情交往,没有任何热烈镜头,连话语多是打成简短字幕,非常缄默的气氛,色彩暗沉,暗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处理情感的,革命党人没有把“小凤仙”赎身,小凤仙只是默默地哭了,什么也不说,辛亥革命中革命党好像牺牲了还是咋了,情节我忘记了,反正也不重要。
第三个故事的女主角是个诗人,癫痫病患者,烟不立手,长发披肩,使用手机,经常坐在男友的摩托车上来来去去,比较显著的一点是,女主角会发脾气,说狠话,他们激烈地爱,也许多亲腻,而且计算谁爱谁多一点,他们已经使用了计算机。
侯导可能是想告诉我们,不同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爱与生活的。最好的时光,就是指一个人恋爱时的样子?
总之,侯导以一个普通“人”给出了他所拥有的时间视野,大致就是100年,从1911年到1905年。
三,
我是研究大历史或大文明的。我对时间的长度感知要比一般人长得多,从猿人到史前再到今天,所以这形成了我的固定视野习惯有别于常人。所以,我看待人类社会时,不自觉地就会回到我的千万年大坐标去,而不仅仅是100年,是为文明学视野。
比如昨天我看到有群友写了一篇《回忆父亲》,似乎那父亲生于1930年代,文章详述了右派父亲遭受的种种苦难,九死一生,不用说,引起这群友对于我朝的极大不满,口气一般说话都走右边,觉得中国当代社会特别坏。不过我也看到他记述1946前后父亲的另外苦难,不比1949年之后更好些,也就是说,假如他父亲这个人的生活挪在1949年之前未必会更好一些,在战火纷飞中实际上也得九死一生,不过稍有不同,受苦受难还是跑不了的。
作为一个具有长时段视野的文明学研究者,我觉得他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即只能看到短时段的历史,所以他的全部历史感就来自这里。其实不仅是中国,在全球也是如此,以至于我给这种历史现象起了一个名称叫“历史的透视效应”。
什么叫透视效应,看下图:
画画时你会自动地把距离你眼前的近处夸大,将远处缩小,所以对近期的爱恨情感表现特别强烈,以至于形成扭曲,造成判断的不客观。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广泛出现,一般历史学会不太提倡人们研究过于接近今天的历史,因为“透视效应”会让你失去客观,造成非理性。比如近50年的历史其实一般人都会难以避免情绪化,因为它直接触及你个人强烈的爱恨情仇。假如你没有受过专业历史训练,不知道规避这种“透视效应”,而且你又不了解更长程的历史,你就会弯曲看待社会,比如假如放开让你研究“文革”你觉得会怎么样?只会发生如同1949年的“解放后”的控诉地主大会,然后再枪毙几个造反派,当时的正义的人们还觉得特别解恨,但今天大家觉得似乎那里不太对了,就想翻案,这就是透视效应起的坏。为何时间一长人们的眼光与心态竟然发生了逆转呢?就是时间拉长了呗。比如你今天看商代的人殉,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你还有情感吗?没有了,因为和你没有情感关联。
这位群友,我相信他写《我的父亲》时心情是悲痛的,笔触是真诚的,但他的情绪与思想其实未必是完全正确的。比如1949年以及之后确实不好,可是文中的1946年也不好啊,再往前整个中国沦陷,被日本打得稀巴烂就好吗?当然更惨。再往前,是军阀混战,好吗?再前,是袁世凯复辟,再往前是清末甲午战争把台湾都割让给日本了,这国家好吗?还再往前吗?我告诉你好不到哪里,假如好了就不会人口一直那么稀少了,截至唐朝中国人口大致都在几千万之间来回晃悠。这么一想,估计他就不再那么咬牙切齿了,都一样。1949年之后不过是中国历史的延续而已。1949年时期中国的文盲率是大约90%左右,你不能指望一个文盲国家建设出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家吧,就这底子,慢慢来。1949年之前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大约37岁,今天是75岁左右,哪个社会好一目了然。但作为一个微观上的个人感受,却是几乎相反的。所以,这就需要辩证地看问题。但普通人做不到。
假如你说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呢?那属于横向比,属于另外一个问题。人家是发达国家嘛,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是分三六九等的,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是个全球正中间的国家,阿弥陀佛你恰好没有出生在非洲。至于为何中国是如此而非如其他国家呢,那是另外一个大问题,正是文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我有许多看法就是专门解释文明发展规律的。不过今天的话题就到此为止了,知道人类历史的时间性非常重要就行了。假如你真着急,可以翻看我之前的公众号。
横竖历史比较都清楚了,才能理性地评价今天的社会,这是很清楚的一点,否则会陷于类似1949年的愤青言论。
(在岗看完艺术片的瞌睡状态中敲字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