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前提是拥有心腹支持,否则就是光杆司令,无法号召下属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事由】董卓镇守洛阳,袁绍等各部队都畏惧董卓军力强盛,无人胆敢先行进攻,曹操说:我们兴起义兵来诛除暴乱,大军已经集结,诸位还有什么迟疑!假如董卓倚仗皇帝的权威,据守洛阳向东进军,尽管他凶残无道,也会成为我们的大患。

如今他烧毁宫殿,强迫天子迁徒,全国震动,不知道该跟从谁,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灭亡董卓的时机,一战就可以平定天下,于是曹操率军向西进发,准备攻占成。

张邈拨出部分军队,派部将卫兹率领,随曹操一同进军。曹军行进到荥阳汴水,与董卓部将玄菟人徐荣的部队相遇,双方交战曹军战败,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也受了伤。

他的堂弟曹洪把马让给他,他不肯接受,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不可以没有您,于是曹操上马,曹洪步行跟从,乘着黑夜逃走,而徐荣见曹操虽然兵少,但奋战了一整天才败退,认为酸枣不容易攻破,也率军返回。

【解析】

1、各怀鬼胎

董卓统治残暴不得民心,诸侯们同样不爽董卓,所以诸侯们结盟扶持袁绍当盟主,企图集中优势兵力攻打董卓,此时大军已经集合成功,却没人敢站出来攻打董卓,为何?

以袁绍为主的义兵表面上看似强大,其实背面上各个诸侯各自为政,各怀鬼胎,所以说谁也不想打头阵,以免损失自己的兵力,搞不好就有可能成为炮灰,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2、随众心理

袁绍虽然作为盟主,其实也不想打头阵,因为打头阵风险系数太大,搞不好有可能全军覆没,在动乱时期如果失去军队,啥也不是,所以袁绍也不想冒这个风险。

袁绍也知道在关键时刻,众诸侯并不一定会出力,袁绍虽然说是盟主,其实根本无法调动众诸侯的军队,既然无法调动诸侯的军队,所以也不想打头阵,以免为他人做嫁衣。

3、产生僵局

袁绍不打头阵,其它诸侯是不可能打头阵的,众诸侯心想袁绍作为盟主都不出兵,我们怎么可能出兵?袁绍出兵我们就出兵,袁绍不出兵我们就不出兵,这就是随众心理。

袁绍不动用自己的军队,就无法服众,所以也就无法号召众诸侯,众诸侯心想,你袁绍都不愿意动用自己的军队,凭啥指挥我们的军队?正是因为彼此各怀鬼胎,导致产生僵局

4、博取名气

曹操实力弱小却带头起兵攻打董卓,根据曹操的兵力,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可以说必败无疑,既然必败无疑,曹操为何还要带头起兵攻打董卓?有何目的?职场智谋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其一的可能性最大。

其一:博取名气提高知名度,曹操势力弱小并不出名,但野心却不小,曹操也有当皇帝的野心,但要想当皇帝,必须要扩大自己的名气,名气大才能提高影响力。

影响力大才能号召更多的人马,拥有人马才能打天下,曹操主动带头打头阵,其实并不在乎输赢,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曹操以忠臣的身份攻打董卓,马上就提高高了知名度。

其二:带头作用,此时好不容易聚集众诸侯的兵力,如果畏惧董卓就会有损士气,以后要想再次聚集兵力就很困难,这次如果不攻打就会错失最佳时机,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所以就带头攻打董卓,曹操带头攻打董卓难道不敢有损自己的兵力?还真不怕,曹操正想通过这一战展示自己魄力,展示魄力自然会获得其它诸侯的赏识,所以说不怕没兵带。

其三:劫持皇帝,曹操兵力虽然弱小,但仍然想要搏一搏,如果可以劫持皇帝,那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所谓富贵险中求,所以借助上天赐予的良机攻打董卓,企图劫持皇帝。

兵力弱小无法正面抗衡,那么可以搞偷袭,兵不厌诈,怎么有利怎么来,曹操本想搞偷袭,但因为部队行军动作太大,被董卓的巡逻部队发现,导致事情败露而战败。

5、以史为鉴

职场中常见领导指挥下属干活,下属接到领导的任务后,则屁颠屁颠地去干活,这就会传递一种假象,别人就会认为只要当上领导,就可以指挥下属干活,从而忽略驭人的手段。

当真当上领导后,发觉下属并不听你的,甚至暗中使坏,导致工作进展不顺利,其实领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那些一呼百应的领导,其实都经过时间的沉淀,心腹满天下。

拥有心腹的支持才能做到一呼百应,心腹之所以支持,并不是因为领导是领导,而是因为得到领导曾经给予恩惠,下属之所以支持领导是为了感恩。

刚升为领导,只是职务上是领导,其实在下属内心里,并不一定认可你这个领导,所以说刚开始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带头影响下属,否则领导不干活,下属怎么会服?

前期通过带头做个榜样影响下属,然后筛选满意的心腹,逐步安插心腹到各个重要岗位,以控制局面,当形成一定的势力时,就可以通过发号司令安排下属干活

上文提到的袁绍之所以无法控盘,原因就是众诸侯并不是袁绍的心腹,众诸侯不听袁绍的命令,也就无法控盘,袁绍表面上是盟主,其实只是光杆司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