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王清任,7味药补足元气,对中风、面瘫、口眼歪斜有奇效

清代医林有两个奇人,一个是高斗魁,另一个就是王清任。

王清任自幼习武,青年时曾考取武秀才,后来因为性情磊落,耿直不违,逐渐形成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愿望,改习歧黄。

中风,王清任认为呢是元气亏虚。

打个比方,就好比半边轮胎没气了,车子就歪下去,气一足,立马直起来,就像人口眼歪斜一样,气不足,嘴巴讲话就漏风,气一足,就正回来了。

嘴角流口水也是气虚不能固摄津液,你看什么样的人容易流口水?

第一,小孩子,十个有九个会流口水。中医讲,小儿脾常不足,不足就意味着虚弱,也就是说小孩子还没发育完全,元气还没充满。

第二,老年人,《黄帝内经》里说,人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人体的元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步入老年以后,元气不够用了,不能有效的固摄住津液,还没讲几句话呢口水先掉下来了,就像树老了叶子会掉落一样。

中风,自古以来,多从风火痰湿论治,而王清任独辟蹊径,这位清代医林怪杰用毕生经验总结出四个字:补阳还五。

如果把人体的元气比作全部是十成,虚累的人能剩下七八成,声音就不嘹亮了;如果再弱呢,就剩下六成,就老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剩下五成的时候,立马手麻,半边身体用不了。身体的能量啊,只够一半用,所以干脆把一半归并到另一半,免得两边都用不上,就是这么个意思。补阳还五,就是把十成元气中失掉的五成补回来,所以王清任主张重用黄芪。他在《医林改错》中强调,“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在他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量多达一百二十克。

相传,王清任在京城行医的时候,当时的军机大臣患了中风,用祛风的,化痰的,清火的,通经络的,没有一样治的好。王清任一来,接过方子一看,里面也有用到黄芪,但只有寥寥十几克,他就在后面多加了一个零,家属一看,如此大剂量,不禁吓了一跳。

王清任就说了,中风,是元气不足,就像一个人,渴的饿的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你用树叶沾一点水给他喝,用筷子挑一粒米给他吃,饱的了吗?饱不了。所以必须要靠大剂量的黄芪才能把元气补回来,这就是欲起千金之石,必用千金之力。

结果呢,这大臣吃了王清任开的方子,一剂下去,手有知觉了,吃到第三剂的时候,能下床走动了,再吃十剂,没事了。

补阳还五汤:黄芪(生)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中医上有一句话叫气虚莫少,就是说治疗气虚,黄芪是必不可少的。黄芪补气,通过益气来通络,来活血。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活血祛瘀,瘀血堵在血脉管道里头,就像你家里有一团垃圾,扫帚一扫开就没了,五味药一活血,它就消了。

又加了地龙,借地龙的通行之力来疏通经络。

地龙就是蚯蚓,蚯蚓它是软体动物,没有爪牙之力,也没有强大的筋骨,但它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它可以在土壤中钻来钻来,来去自如,为植物疏松土壤。所以地龙能疏通经络,松土耕地一样把气血运行的道路打通,将黄芪之气周行全身,将赤芍川芎等活血祛淤的功效带到身体需要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要活血化瘀呢?

所谓瘀血只是标,元气亏虚才是本,也就是王清任所说的“因虚致瘀”。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就好像风吹帆动船远航一样,如果气足的话,它就走的正常,如果气虚,它就堵在那里,停滞不前,最后凝结成瘀血。所以把气补足了以后,还要再用点活血化瘀的药,让气血保持快速周流的状态,中风的症状就会慢慢好转。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的传世名方,也是中药队伍中赫赫有名的战将,领军者为黄芪,是恢复元气的动力,其他破血逐瘀药在黄芪的率领下组成了一支目标一致的攻坚队伍,主攻方向补气、活血、通络,对气虚血瘀导致的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最为适宜有效。

这个方子呢,用的时候可以先从30克黄芪开始,如果效果不明显,再逐渐增加药量。

民国神医张锡纯在评价这方子的时候,说这方子是不错的方子,医家用的效果都不错。但大家一定要记住,要气虚才可以用,如果你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又黄腻,一派上火的症状,就不要用了,容易用错,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用清火、化痰的思路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