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山东有个农夫,借给朋友二百两银子...

古时候,山东有个农夫,借给朋友二百两银子,朋友赖账不还,道士说:“三年之内,此人必有灾祸。”

农夫名叫元自实,生性老实迟钝,但是家里田产很多,生活富裕。他有个姓缪的朋友,被朝廷任命到福建当官,缪君身无分文,就向元自实借路费。

因为交情很深,元自实就把钱借给了他。

没过几年,山东大乱,元自实家遭到强盗抢劫,财产被洗劫一空。他就带着妻儿去福建投靠好友。

到了福建一打听,缪君现在当了大官,有权有势,元自实很高兴,但不敢随便打扰好友,就租了间房子把家人安顿好,挑了个好日子上门拜访。

上门拜访时,缪君正好要外出办事,元自实就在马前拜了拜,缪君没有认出他,当他说出自己的家乡和姓名时,缪君连忙道歉,赶紧把他请进府中。

元自实在缪府喝了几杯茶,俩人聊了些琐事,缪君就说有事要出门,元自实想着第一次上门就要钱,不合适,只得回去。

第二天,元自实又来到缪府,喝了几杯酒,吃了几个水果,不见缪君对他有什么款待,也不提还钱的事,自己也不好意思张口要,又一次郁闷地回家了。

妻子看他两手空空回来,骂他:“你奔波千里来投靠朋友,去了两次都被人几杯酒水搪塞回来,别人不把你当朋友,忘恩负义,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家里已经没有钱维持生活了,迫不得已,第三天元自实又去了缪府,可是缪君已经不耐烦了。

他还没开口,缪君就说:“以前感谢你借给我路费,你的恩情我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但是我现在仕途不顺利,俸禄也很少,即使这样,你只要把借据给我,我一定把银两还给你。”

元自实听他这么说,惊得合不拢嘴,说:“我和你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你有困难时我帮助你,可从来没让你写过什么借据啊,你让我怎么给你?”

缪君说:“借据是肯定有的,一定是战乱时,你弄丢了,当然了,即使你没有所谓的借据,看在朋友的份上,我也不跟你计较了,只是你得给我一些时间,我想办法慢慢还给你。”

听到缪君这么说,元自实心里骂他虚伪狡诈,想不到他是这样忘恩负义的人,可是人家现在有权有势,自己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

半个月后,元自实又来到缪府,缪君只是好言好语来打发他,一文钱都没有还。

就这样推脱反复,又过去了半年多。

元自实又来到缪君家里,边哭边说:“新年到了,我口袋里一文钱都没有,妻儿又冷又饿,你借我的银两,我也不奢望你能还给我了,你就给我一些粮食,怜悯怜悯我吧。”说着就跪到了地上。

缪君掐着手指头算了算,把他扶起来说:“再过十天就是除夕了,你在家耐心等,我从俸禄里分出两石米和两锭银子给你,到时候我会命人骑快马给你送去,让你过年,希望你别嫌少啊。”

并再三叮嘱,不要再去别的地方找他,元自实心怀感激地退了出来。

到家里他把缪君说的话告诉了妻儿,安慰他们说很快就能吃上饱饭了,全家人都盼望着。

到了除夕那天,元自实端坐在椅子上,让小儿子到街上去看看,有没有人送东西来。

过了一会,小儿子跑回来说:“有人背着米来了。”

元自实急忙出去等候,但那个背着米的人从他面前走过,看都没看他一眼。

他以为那人不认识他家,赶紧上前询问,那人却说:“这是张员外送给家里私塾先生的粮食。”

元自实只好默默地回去。

过了一会,小儿子又跑过来对他说:“有人带着钱来了。”

元自实又赶紧追出去询问,那人说:“这是李县令送给即将远行朋友的钱。”他听了,内心怅然又觉得惭愧。

像这样的事又发生了好几次,全家人眼巴巴地等到晚上,可没有一个人来送东西。

明天就是正月初一了,元自实被缪君一再的推脱、欺骗,心里非常恼怒,于是他暗地里磨了一把锋利的刀,坐在那里等天亮。

鸡刚叫,元自实就拿着刀出门了,朝缪府走去,他想等缪君出门时一刀杀死他。

一顿饭的功夫,元自实又回来了。

妻子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缪君不讲信义,把我逼得这么狼狈,我想杀了他,可是一想到他死了,他的老母亲和妻儿也就无依无靠,他死了罪有应得,可是他的家人有什么错呢?”

向邻居借了些粮食,安顿好妻儿,当天晚上,元自实就到三神山上想要自尽。

正准备跳,忽然被一个道士给喝止住,问清楚缘由,说道:“不出三年,世道就会大变,你朋友会有大祸,你带着家人去福宁居住,不然会受到牵连。”

元自实向道士拜别,赶紧回家,带着妻儿前往福宁的乡村中,住在那里开垦田地。

有一天他正在锄地,挖出来四锭银子,生活慢慢地富裕起来。

后来,福建大乱,缪君被一王姓将军所杀,家财也归了王将军。

时间刚好三年,道士说的话应验了。

本故事改编自《剪灯新话》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钱容易,还钱难啊。

有些人,借钱的时候好话说尽,等到还钱时,
找各种理由推脱,完全不顾及别人对他的恩情,把钱看得比感情重要。

想要朋友关系长久,就要少有金钱来往,钱是试金石,但人性经不起试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