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交故事】那些年 武汉街头的东欧产公共汽车

“社会主义阵营”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很陌生,50年代中苏友好时期很“时髦”,以苏联为首的包括中国、越南、朝鲜、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东德、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后来加上古巴,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抗美援朝以后,我国不与“美帝国主义”来往了、与日本也没有外交关系,1956年前我们国家还不能生产汽车(解放前使用的是美国、日本的汽车),城市公共交通要发展,公共汽车从整车到零配件、修车设备都从“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进口,大型公共汽车有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匈牙利的“伊卡洛斯”、波兰的“红星”。

挂拖车的红色旋风斯柯达公共汽车

捷克斯洛伐克产斯柯达

斯柯达客车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高级专用公共汽车。武汉市公用汽车公司自1954年开始分批购置35台,投入城市公交运营达30年之久。一直到1986年才由于缺乏配件而退役的大红头斯柯达,在几代人的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斯柯达客车柴油发动机功率达135匹,(1匹=1马力,过去生产的汽车和拖拉机发动机的功率是用马力作单位的,1马力等于735瓦特)。车长12米,32个海绵座椅。驾驶室车窗巨大,视线良好。减震装置功能极佳,同别的车相比,当年乘坐斯柯达客车是一种享受。爬坡加速爆发力强,燃油经济性也非常不错,公交一公司的老前辈们曾经创造出每百公里燃耗17升的记录。不过,在别的城市公交有记录比这个还低。

“一五、二五时期”武汉市人口呈火箭速度增长,为应对客运量的压力,当年公汽修配厂成功试制大型7米拖车,给斯柯达挂上,形成一机一拖最佳组合,是长江大桥(过桥车辆不带挂车)、中山大道和解放大道上一列红色的风景线。极限承载量达400人时(汽车公司堵漏查票时统计过),它居然喷着浓烟而毫不费力地风驰电掣。

大功率来自于大机械设备。轮胎、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轮毂等巨大而异常沉重,对于当年近乎于原始手工操作的修理工来说,维修劳动的艰苦程度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举一个例子:30年的历史上很少有女司机驾驭斯柯达,只有一位姓吴的女师傅开了十多年的斯柯达。操作起来机械太重了。当时方向机没有减压装置,靠增大传递比减轻司机的操作强度,结果就有了汽车调头的时候,方向盘要扭两圈以上,就是做720°以上的旋转。很多司机是站起俯身拉动方向盘的。当一机一拖近20米长的斯柯达从北京路左转进胜利街时,司机要将汽车尽可能驶向道路的右边,然后左转,驶进只有6.7米宽的胜利街,常常迎来乘客的赞许,司机的驾驶技术真棒。

斯柯达与中山大道相伴30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上海、长沙、郑州等很多大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大红色的斯柯达公共汽车的伟岸身影。1966年初,我国又进口了一批新型斯柯达,当时没有分配给武汉。结果长沙因为维修困难不想要,武汉公用汽车公司得信后,以11台红星牌客车从长沙换回10台新型斯柯达。是当时一车队队长何传友带队送红星去、接斯柯达回。新型斯柯达比它的兄长更为豪华,车厢里居然有输供暖气装置,驾驶室里有车钟,电扇,还有点香烟的“机关”。流线型的外观,大胆地用玻璃代替金属,使车里更加通透明亮。很多零部件都使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让工程师们和修理工们大开了眼界。

60年代,因为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交恶,缺少零配件供应,汽车公司修理车间的工人自己动手制作少量零部件;由于设备、技术与工艺的原因,大部分零部件汽车公司无法仿制,只得从兄弟城市购回报废的斯柯达,将可用的零部件拆卸,修理工人称之为“杀肉”,硬是让斯柯达坚持营运了30年。

在斯柯达离开人们的视线三十年后,2015年一位网友在博客里记述了多年前的感受,使我们知道还有武汉市民深情怀念斯柯达:

大约是1972年,晚间7、8点钟。“斯柯达”的一位司机,那种友善的眼神,我至今不能忘怀,这个镜像定格了几十年。这位司机今年可能有70以上的年龄了吧。

1路公汽太平洋站附近,一辆斯柯达悄无声息的停在我们身旁。当我感觉有车的时候,已经看到在我们的左方约半公尺,稳稳停下一辆斯柯达。驾驶室与我们平行,我抬头朝驾驶室望去,那位司机大哥正好与我侧目对视,脸庞不大,眼光十分友善,神情十分关注。

我随即扫视脚下路面,顿时十分内疚。原来,我和女友只顾行走在平整的柏油路面之上,完全据了斯柯达的靠站区位!斯柯达居然是停在机动车道上!

事后,自然想到这些问题来了:当时怎么没有什么感觉,看到斯柯达这个当年硕大的“野马”(我们经常称它为野马)的时候,它已经在我们的身旁了?那位司机大哥为什么不在进站之前按按喇叭?为什么没有享受到一阵武汉标准的“汉骂”?百思不解,愈发对那位大哥的眼神感触多多。 善良的斯柯达司机大哥,今天不知道在哪里?

斯柯达、友好商场、解放大道,一个时代的记忆

营运30年,斯柯达是武汉公交历史上为市民服务时间最长的客车。现在按照国家标准公共汽车营运8年就要报废更新,再也不可能超过这个记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斯柯达创造的记录成为“绝唱”,留在武汉市民的心中。

匈牙利产伊卡洛斯

来自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客车还有“伊卡洛斯”。“伊卡洛斯”高级客车是匈牙利生产的,是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位女工程师设计的。那车子真是高级:流线的外形,高大的车体。一起步,车头就向上昂扬,绝对是展翅欲飞的感觉。行驶的时候,后置式发动机的震动和噪音对乘客影响极小。

公共汽车发动机后置,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但“伊卡洛斯”是第一个出现在中国人面前的后置式发动机公共汽车。之前的公共汽车发动机都是前置的。

1959年,保养场的工人与爱车“伊卡洛斯”

宽敞的车厢里,金属椅架软座垫,舒适时髦。玻璃窗的开启一改麻烦的手柄摇动,而是轻松地横向拉开,很是方便。在主动轮上方的位置,巧妙的安排了旅行桌,桌上居然有可以调整角度的台灯。车门处的踏板是合金材料制作的,很是前卫。“伊卡洛斯”柴油发动机135匹马力,动力十足。发动机最高转速达2700转/分钟时,车厢里依然平稳。

1959年5月在汉口中山公园大门前伊卡洛斯留下了改造加长后的身影。照相馆的师傅按客户的要求,写上了“武汉市公用汽车公司制造厂造——汽车列车”定格了武汉公交的一个小时代。

这是一辆以伊卡洛斯客车为主体,烧柴油的,马力蛮大。在车尾部做了一个嫁接“手术”:铰接机构上一个转盘外罩折叠式篷布(戏称手风琴),紧紧联接一个没有车头的车厢,可以说是武汉第一辆通道式铰接公共汽车。

当时这是公用汽车公司的一个了不起的创新,是上海公汽开的先河,全国学习之后,武汉公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的奇迹。载客量达150人,极限载客量甚至超过了250人。因为其巨大而长长的车身像火车,人们就叫它“列车”。公汽内部称为“老洛斯”,以区别新型发动机后置式“伊卡洛斯”。一直工作到1980年才“退休”。

“伊卡洛斯”公共汽车前后工作了20多年,主要在101路和102路运行。许多原来的装备、设备使用久了以后,慢慢的换上了替代品,舒适度下降了许多。但是,其高雅的外貌气质始终如初。

“老洛斯”——武汉第一辆通道式铰接公共汽车

波兰产“红星”

1954年市场上已经买不到美国西欧的客车了,中国大城市的管理者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工业国。武汉市公用汽车公司添置了10辆捷克斯洛伐克产的“斯柯达”,到位以后一看不够用。再买吧,价钱还不便宜。于是,就在1955年添置了20辆波兰产的“红星”牌客车,价钱还划算。但是,除了燃润料成本小以外,其他工作指标比斯柯达要低很多。

波兰产“红星”大客车,行驶在中山大道江汉路的24路公共汽车

红星车,汽油发动机90匹马力,自重3.5吨,定员48—60人。1955年10月红星车在长江两岸各10辆,分别投入到武昌14路和汉口4路载客运行。车小灵活,在汉阳门至东湖的崎岖蜿蜒的道路上行驶,还行,反正那时候武昌市民乘公汽还是稀奇事,特别是东湖那疙瘩的。乘客稀稀松松,不算多。

汉口4路就不行了,人多得嚇人,当时线路从硚口到江边至四官殿弯六渡桥直行黄浦路,运力不是那个事。车子太小了。又只有一个车门,还是滑槽木头的,靠一个大铁钩子扣在门框上的铁环里,售票员背靠木门又服务又管门。到站停车时,提起铁钩轰隆隆拉开木头门,售票员下车对乘客验票。离站时,车子缓缓开动,售票员紧跑几步上车,轰隆隆拉上木头门,挂扣好大铁钩子,又进行新的一轮售票服务。

红星车头的设计还算好看,不是凸出一个大鼻子,是平头的。没有转弯灯,靠前挡风窗上的一个红绿相间的箭头指示标,司机用手拨转指示标,向交警和行人车辆,表达汽车转弯的行驶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武汉市再也没有购买“红星”客车了,而热衷于购买大、快、猛的捷克斯洛伐克产的“斯柯达”和匈牙利产的“伊卡洛斯”。

公汽7路“红星”,每天要经过沿江大道“海员”俱乐部

红星车使用情况:1955—1962年20辆。1963—1972年17辆。1973年15辆。1974年5辆。以后为0。

斯柯达使用情况:1954年10辆。1955—1966年35辆。1967—1969年45辆。1970—1985年50辆。以后为0。

伊卡洛斯(包括单车和列车)使用情况:1956年20辆。1957—1965年30辆。1966—1978年20辆。以后为0。(列车是指前机车后拖车,中间有转盘篷布绞接,3门通道式客车)

本文作者:田联申 袁厚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