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汉学会通山、通城文化考察纪行(1)天岳关祭奠抗日英烈
2018年11月17—18日,应通山县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邀请,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人文武汉学会赴通山县、通城县进行文化考察。其间,人文武汉学会与通山县文物局、江源村古民居管理理事会、村委会举办座谈会,互相交流了古村落保护利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文保工作经验与体会。相继踏访了通山县江源古村、通山县闯王陵、“全国文保单位”王明璠故居,通城县闯王陵、天岳关等地。探访记录历史典籍与民间传说,祭奠抗日英烈!
天岳关又名古长山砦,为湘鄂要道,始建于南唐保大中期( 952-955年),现存关卡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此关曾屯兵岳家军,清咸丰年间太平军由此入鄂占领通城,1926年北伐军经此关入通城。1997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祭奠抗日英烈
11月18日,秋雨蒙蒙、雾锁天岳。人文武汉学会一行28人驱车前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境内,与湖南省平江县交界处的天岳关,参观始建于南唐时期的古关隘——天岳关,在位于关口一侧的抗日将士“无名英雄墓”墓园祭奠抗日英烈。
无名英雄墓位于关口西侧通城县境内,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由仪门、甬道、主墓、纪念碑、永久亭、英雄泉、碑林、烈士陵等组成。为国民革命军第92师梁汉明部从台儿庄大捷后,为旌表自鲁南至鄂南阵亡的英烈在此驻防时所建。
1939年9月,第九十二师奉命南撤,其时无名英雄墓尚未竣工,师长梁汉明即率部至墓地祭奠,并留下一个班督修完成。惜"文革"中遭毁损。1987年修复。1999年建陈列室。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第92师师长梁汉明
2018年11月18日,人文武汉学会会员顶着漫山大雾、萧瑟寒意,祭奠抗日英烈
仪门,位于天岳关北面15米处,面向东方,呈"廿"形,全部由条石构成,门高一丈多。门楣阴刻隶书"无名英雄墓道",两端为石雕龙头。两边门柱上端雕有12尺高的军人头像,头像下面阴刻"灵护天岳,气壮黄龙"对联一副,对联下面浮雕两个站岗的军人像,威严地注视着前方。
墓道 主道从仪门至主碑,长170多米,宽2米。叉道连接永久亭、英雄泉、墓群,约800多米。道两旁碑石林立,碑石间栽有棕榈、松柏。
主碑位于天岳关之阳200米处一山顶上,为墓区主体。碑为石板平台,长42尺,宽351尺。平台正中立有通高13碑。碑座为金字塔形,基层见方12尺,共5层。碑座正中碑石下宽上窄梯形,高46尺,面向通城。主碑正面阴刻隶书"无名英雄墓",右侧阴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词"浩气长存"。
右侧阴刻第十二军军长李仙洲题词"人类之光"。
碑石顶端,原有石雕骷髅像,以示全师将士誓死抗日,不惜马革裹尸、白骨露野的决心,后维修时改为军人头像。
碑前立有蒋介石题词"气壮山河",由4大石板拼接而成,高4尺,基座为整块条石,长132尺宽15尺。“文革”时该墓园被毁。
1987年,为按原貌修复墓园,当地政府在附近的三省三县(通城县、平江县、修水县)山头上挨家挨户地找寻当初的被毁石碑石材。“气壮山河”的石碑,就是在一家农民的后院中找到,只是尚缺一小块。无奈之下便仿照原迹,把“山”字的一边补上,始成现状。
墓后立有墓志铭,为一高6尺宽3尺整块石板,连基座通高9尺墓志铭是梁汉明师长向通城、平江、修水三县征文所得(作者姓不详),字系平江县石浆乡塾师闵默秋先生所书。
墓志铭曰:倭寇侵凌,国土沦陷。本师将士,负全民之重寄,抱杀敌之决心,衔命抗日,驰骋鲁鄂,与敌鏖战达十余阅月,奈我英雄,捐身躯,拼头颅,冲锋陷阵每多壮迹,迂回继袭突建殊勋。本师之能达成任务,迭奏肤功者,英雄之勋甚伟也。报国尽忠,丹诚昭于日月。舍生取义,浩气连夫乾坤。英雄身死矣,精神震铎寰宇。英雄气绝矣,遗烈彪炳千秋。寄忠魂有托,树后死楷模,爰于己卯五月,避天岳关之阳,建墓勒石,以旌忠烈。抚碑兴思,幕阜云黯。书帛着绩,天岳星辉。我后死将士,能不缅怀壮迹,勇赴事功,扫荡敌寇,复兴民族,以慰英雄在天之灵者乎? 铭曰: 壮志凌云,生活艰辛,连年长征,救国救民。昔同甘苦,今竟成仁。出师未捷,何堪先殉?求仁得仁,不负此生。忠昭日月,义泣鬼神。英雄无伦,崇高无论。万古凛烈,感召后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陆军九十二师师长梁汉明率全体将士建立无名英雄墓纪念。
碑两侧各有高尺的子弹形石雕12个。碑四周是石栏杆。
墓周围是大小不一的碑林,共收藏着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参谋长吴逸志、第五十二军军长关麟征、第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第九十二师各级军官及当地军政要人为墓碑的题词400多块。
永久亭 距墓道约60余米,为4柱4角石亭。亭内有圆石桌1张,石墩4个。北面亭柱阴刻"英雄无名无以能名,烈士有功有所表功"对联。亭身均为长条青石方架构,顶部盖以青石板。南面亭柱上阴刻汉明撰写的对联:"英雄无名无以能名,烈士有功有所表功"。
山上唯一姓名完整的抗日英烈墓
在无名英雄墓群主碑右侧半山坡,有座墓碑名清晰可鉴,碑刻“故夫孙鸿基之墓”。为墓园内所唯一。
孙鸿基,安徽涡阳人,在通城“九岭阻击”战中牺牲,时年27岁,生前为上尉连长,牺牲后被追认为少校。孙鸿基抗战时战功卓著,曾为军中名人。1938年7月九江失守,国军58师172旅旅部在前进中遇日军骑兵,处境危险。92师上尉连长孙鸿基率一支三十二人队伍途经此地,突遇敌情,遂带队操起大刀冲向敌群,砍杀鬼子,为172旅旅部成功解围。战后172旅旅长邱维达将孙鸿基的事迹逐级上报,薛岳不仅表彰了92师梁汉民"精诚团结"的治军作风,而且奖赏孙鸿基连200大洋,赏孙鸿基本人100大洋。
蒋介石知道了这一"典型"后,结合92师近十个月从山东转战徐州台儿庄的赫赫战绩,令92师在黄龙山休整时建立"无名英雄纪念碑",并亲笔书写了"气壮山河"四个字,以示对烈士的追思和对92师官兵的鼓励。孙鸿基这个军衔并不高的上尉连长,一时间在第九战区竟赫赫有名,成了"孙大英雄",其英勇事迹被《长沙日报》报道。
1939夏,92师奉命在通城九岭狙击日军南下进犯长沙,战斗中,孙使用机枪向进攻日军扫射,被敌人从侧面一梭子弹击中,子弹从左腹穿过,肠子从右腹流出,英勇牺牲,为国捐躯。孙鸿基死后,92师除按规定发给优抚费外,师长梁汉民个人赠洋200块,以示对部属的器重。
位于主碑右侧半山坡处的孙鸿基烈士墓。
当年,孙鸿基牺牲后,其妻子闻讯赶到通城,在山上为丈夫守灵三年。
抗日英烈孙鸿基墓曾两次被盗,人们揣测原因在于多年来悄悄流传于湘鄂赣三省的一个传说:当年孙殉国时,头颅被日本人割走,下葬时92师给他做了个金头,还陪葬了一支金笔。“文革”中孙鸿基墓被破坏后,除了烈士遗骨,没有任何陪葬品,金头之说更是无稽之谈!
恢复墓园时的两件轶事
1987年当地政府恢复墓园时,找到了曾经参与修建墓园的一个老石匠的儿子。这个石匠的后代,子承父业,且记忆力惊人,按照他的记忆,绘制出了墓园的图纸。后又请来当地曾经见过墓地原貌的村民,多方对比审核,竟奇迹般的恢复了原貌。在请曾经见过的老人看时,他们惊呼,“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
主墓后有一块大碑,刻着几百字的墓志铭,因为损毁严重,无法辨认。后来屡次寻找,居然发现山里的一些小学生居然会背这篇文章。那是因为山上有一位小学老师,经常到这里瞻仰,十分仰慕烈士,就把碑文背诵下来,教给了他的学生。
长按关注人文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