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鉴定实用操作十二讲》第七讲 看“青花”瓷(一)

青花瓷在瓷器门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看“青花”,我想是很多藏友都想了解的一门技巧,但同样的,青花也是所有瓷器中鉴赏难度最大的,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

我们所熟知的青花,简单来说是一种以钴元素为原料的釉下高温彩釉。它的出现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且与唐三彩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浙江出土的宋代青花瓷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青花瓷的延续。而真正将“青花”作为一种陶瓷装饰技法普及开来的,则应该从元代中期算起。并且,这种风行并迅速在海内外流传开来。

元代至正型的青花瓷就是青花瓷器元代的标准,标志着中国青花瓷器成熟的开端。青花釉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之分,这是青花装饰原料的特点之一。我们对青花胎釉特征和发展的归纳,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述,这是由古代制瓷技术的经验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就算同样是青花,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个性还是保留着极大的差异性,且特征各代交叉和继承性强,就必须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和综合方法来鉴定。在鉴赏“青花”上,我们必须结合所有的手段综合分析,才能发挥作用。再一次说明,本书讲授的所有环节中,看青花是最困难的。

第一,看青花瓷胎

(1)景德镇元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器多是日用生活品。由于蒙古族的风俗以及往伊斯兰的大量出口,从而影响了元代青花瓷大多都是席地而坐的制作习惯,器大无比。

元青花多是青白釉,青花色泽艳丽,能够明显感受到花青中所含的青斑。如果青料没有研磨精细,内壁一般不施釉。砂胎端呈黄色,胎内可见砂眼和小颗粒石,底足胎也多砂底。元青花足底宽厚,圈足浅且不规整。胎质整体呈疏松感,有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足底旋削痕多为火石红。圈足底稀朗,小颗粒石显而易见。圈足胎粘,有稀朗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痕,并有自然的裂纹状。圈足足墙一般外撇,小器底足中心有乳T状突出,底部砂底有时有大面积釉块、釉斑。胎微透光,红色。露胎和釉薄处多数都有火石红和泥沁,泥沁和火石红有的混为一色,无法分辩。泥沁是洗不掉的,这个特点也是重要特征之一。

(2)明洪武青花瓷胎

洪武胎质不及元代深层、厚重,瓷化程度不高,常见没有烧制的孔隙。在内壁施釉不匀,呈枇杷黄,浆水痕迹。有些器物底部刷有赭红色的浆料,刷痕明显,这也是一个鉴赏明洪武青花的重要特征。它不同于“火石红”,是施在无釉砂底或底釉上的赭红染料。胎透光。矮圈足或假圈足,沙底,底心一般有挖足残留的乳钉。地面中心有旋坯痕,底釉、沙底均有。

(3)永乐青花瓷胎

永乐青花瓷胎的特点是划时代的:胎骨细腻光滑,用手摸有润滑感。胎釉结合紧密,胎透光。色白而细的砂底上往往有小块铁色斑。盘、碗类器皿都有下凹现象。

(4)宣德青花瓷器胎

宣德青花瓷器胎质很细,瓷工讲究。使用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所产“麻仓土”,质料非常好。胎与釉结合小,质量较重。大部分器物底部都施釉,无釉的露胎部位要么呈白胎色略带粉红,或者有一层烧成后呈浅红色的涂抹料。宣德青花很少有旋底,如同捏制一样透光,清仿的多有旋痕。

(5)正景天青花瓷器胎

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的胎土淘烤不精,很多器物砂底有裂纹或孔隙底部多粘有沙粒。圈足旋削痕明显,多有跳刀痕,圈足露胎处多见火石红色,一般均是平沙底,且内凹带有点点窑渣。有的底足施薄釉,成为很有特征的“浆糊”底。

(6)成化青花瓷器胎

成化时,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成化青花讲究修胎,底足修理光滑平整,如同涂抹了猪油一般,因而也称“猪油白”,有无质感。有些胎近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化窑也有原色的。露胎,无釉的底足有很多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俗称“米糊底”,为成化典型。

(7)正德青花瓷器胎

一般来说,明青花都是将精细的青花统并为成化青花,粗糙的则并为正德青花。而正德青花也正是明青花从细腻、薄胎,到粗糙、厚重的过渡。所以,正德青花制作比较粗糙,厚重、接头明显,砂底火红石出现较多,有下塌底和鸡心底之分。

(8)嘉靖青花瓷胎

嘉靖青花瓷胎与明代早、中期有明显区别。胎质粗糙、厚重。底足处理草率,有跳刀、粘砂等特征。接头明显,露胎处火石红明显,手感沉重。器物多有夹扁、翅棱、塌底,底心下凹等特征。由于隆庆青花胎与嘉靖青花特征相同、难分轩辕,就不再赘述。

(9)万历青花瓷胎

万历青花瓷胎也是明青花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因为到了这个时间节点,麻仓老土开始枯竭,其后逐渐开始开采高岭山的粘土,即我们所说的高岭土。高岭土的矿石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所以导致高岭土里含铁量少,杂质少,可塑性很强,成型后的胎骨坚致,因而成为青花瓷器后来的主要原料。万历青花瓷胎的特点:由于万历年间日用瓷生产量大,因而也导致其胎体不够精细,多釉底,无釉砂底。多有放射性跳刀痕的火石红,有的底足凹陷。

(10)过渡时期青花瓷胎

到了天启、崇祯和清代顺治时期,这个时段的瓷器由于受许多特征相似并相互延续影响,所以这个时期一般被定义为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胎体开始相对稳定。其特点主要是:瓷化程度比较好,器足修理多有向四周发散的刮削痕和放射性跳刀痕,也有器足留有小乳突。很多底部粘沙,釉底多有缩釉细点,严重的底部成片缩釉。

(11)康熙青花瓷器胎土

康熙青花胎土是告别明代特征的分水岭,加工工艺的进步使胎土淘练更精。坚硬细润,圆而密度增大,上手有沉重感。这种沉重感当然是相对于相同的器物作对比。沉重感也是区别于后仿青花的一个明显特征,后仿的青花中要有同样重量的器物,那么胎壁一定就比康熙青花的厚,否则就达不到这个重量,而现代仿制的青花瓷胎土更细,因而要做到一样,胎又显得薄。

(12)康熙还有一种浆胎青花

这种紧胎是把胎土中的粘性、质坚的物质淘洗掉后,使得胎薄、轻,白如粉。这种胎质易于吸收青翠明亮的夹花色料,使纹饰细腻,成为康熙青花精品。康熙青花胎釉结合紧密,露胎线比较高,这是重要特点。露胎线处有浅浅火石红。很多圈足底部也还有放射性跳刀痕。

(13)雍正青花瓷器胎

雍正时期,青花还保留着康熙时的一些主要特征,仅是胎体开始变白,而且更为细腻。很多胎体轻薄,没有康熙紧密,迎光看是青色,大多数特征都与康熙一样,重量减轻。

(14)乾隆青花瓷器胎

乾隆时期,胎质的主要特征还保持着前清三代共同的特征。细腻、精细、坚硬、洁白,但是由于生产量逐渐扩大,胎土开始变化,胎壁也开始变厚,胎足处还是有白腻的油质感。有些露胎处经过打磨,与康熙、雍正最大的分界线就是胎釉结合的露胎线变得很低,成为整个清代到民国的一致特征。有的圈足内有黄色和黑色釉,这是乾隆青花的特点。胎釉结合部的火石红只剥下很细的一圈淡黄色,略有隐现。到清末就完全没有了。

(15)嘉庆至清末的胎

从嘉庆开始,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工艺就逐步稳定,胎土陶炼的配比也基本稳定下来。所以这个时期的胎质相对粗糙,密度较小,重量较轻,胎釉结合不够紧密,胎釉结合后釉面泛青,普遍有黑色的如荞麦的针眼。“荞麦地”是整个清中晚期基本上一致的特点,只有参照其它特征才能区分开来。

(16)民国瓷器的胎

清末和民国开始,胎质就和现代很相似了。胎质一般干白无光,没有油腻感,能够看到其中的细小黑点。由于很薄,因而没有重叠感。在很多垫圈垫烧的圈足内底如同磨砂一样,有砂纸一样的感觉。

第二,看青花色料

看完了胎,我们再看青花的色料。青花瓷的青花发色和釉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这里就必须要借助一些工具,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放大镜、高倍放大镜、带有照明的放大镜,甚至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看。

要看青花色料,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哪几种主要的青花料,以及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年代特征。

(1)苏麻尼青

元青花瓷器出口到中东的比较多。青花在大量生产的早期是为了满足外销,生产中会刻意迎合伊斯兰的审美。所以青花料一开始可能有来料加工的意思,使用进口青料,书上称之为苏麻尼青。这种钴原料鲜丽青色,含不同紫色,或紫罗兰,线条深,青料聚集处有蓝黑色和蓝褐色斑点。釉面下凹并亚光。有的边缘稍有晕化,或放射状流散,见兰黑色结晶或结晶体,因青料颗粒粗所致,这种料的时间下限直至永乐宣德年间。

苏麻尼青到明初期还在官窑中大量使用,所以一般都是说洪武、永乐、宣德官窑和高档青花瓷器多用进口料。

但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元青花和永宣青花中也有大量的国产青花使用。所用国产料高锰高铅与同进口料有很大差别,主要是蓝灰和蓝黑,青料积聚处有蓝褐或黄褐色,釉面下凹有亚光。

(2)石子青

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多用,亦称“无名子”,产于江西。“上高县天则岗有无名子,景德镇用以绘画瓷器”。《正字通》里也有专门关于石子青的介绍:“卢陵新建产黑赭石。磨水画瓷坯,初无色,烧之成天蓝。景德镇取诸婺源,名画烧青,一曰无名子。”明正德时烧制的浓中带灰的青花器,使用的彩料就是石子青。

(3)平等青

明中期:成化至嘉靖还在使用石子青的同时已开始大量使用。平等青亦称“陂塘青”。国产青花料中的一种。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景德镇窑青花多用此料。平等青含铁量较少,烧成后,色泽淡雅、清丽而明澈、晕散不严重,呈色淡雅青亮。民窑青花纹饰明快,因而这种青花也能很好掩饰抹技的效果。重要特色是没有铁锈斑。明早期青花多数是单线平涂,多有火石红。

(4)回青

明晚期:嘉靖、隆庆、万历窑和高档瓷器多用。回青也称佛头青,回青料纯然一色,蓝中透紫,与苏麻尼青,平等青色调不同。明代正德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景德镇御窑厂使用的一种进口原料。多与石子青配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若石子青用多了,则呈灰蓝色。

(5)浙料

过渡期:天启、崇祯至顺治多使用——浙江绍兴、金华一带所产青料,也称“浙青”。国产料中以浙料为上乘。发色重则浓红,轻则淡翠。浙料又有元(顶)子、紫料、天青等品种。明代万历中期以后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均采用此料。

(6)珠明料

明晚期到清康熙朝所用。珠明料是清代青花主要着色原料。云南、福建、江西等省均有生产。特别是从顺治、康熙年间开始盛行的青花五色,配制为瓷器上的青花料所用为珠明料,翠毛纯蓝,多阶浓淡。

(7)洋蓝。

清晚期开始使用“靛青”这种化学青料,即俗称“洋蓝”。浮躁刺目,这些必是光绪之后。青末青花瓷还有在青花瓷中因烧制时发生由里向外的爆釉,这个特色是晚清青花的特色,凡爆釉是晚清到民国。

本文转载自夏志钢(武汉壶语堂博物馆馆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