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脉、络脉、血脉的区别及与脉诊的关系
郭现辉 程艳婷
经脉、络脉、血脉有何区别,临床在诊脉的过程中,诊的是经脉还是血脉,这些问题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对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与脉诊的关系浅谈自己的拙见。
1 经脉、络脉、血脉的区别
1.1 经脉与络脉
《内经》中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深浅。《灵枢·经脉》中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指出络脉与经脉的区别在于“可见”与“不可见”,即深浅。用肉眼来观察经脉和络脉,并从深浅作出判断,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
②循行方向。《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从形态分布结构指出了二者的差异。
③颜色变化差异。《素问·经络论》记载:“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又从颜色上指出了络脉与经脉的差异,即经脉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而络脉的颜色则常变化不定。并进一步将络脉分为阴络与阳络,阴络与经脉一样,颜色也是固定不变的,而阳络的颜色就变化无常了。
④脉动。经脉路线上有动脉的搏动,《灵枢·经脉》中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气口指腕躁关节附近,指出经脉的虚实可以通过气口之脉动来探知。
周楣声生在《灸绳》中提出经脉的含义,认为:
①“经”是指经典和法度,经脉是人身经常存在的合乎典范的沟通联系的基本体系。
②“经”是经常和恒定,经脉乃是正常和恒定的脉象。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提到“何谓经脉?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也提到“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③“经”是指度量和里数,经脉既是经脉经过的地方,也是划分和度量人体表面的分界线。《灵枢·脉度》就是各经长度的度量。
④“经”是指直行与通常的路径,凡是经常存在并直行的主干都可叫作经脉,经脉联络体系的分布状况。
⑤“经”是治理和经略,经脉也指经营治理受病之脉。络是网络的意思,络是缠绕之意,络脉是缠绕裹缚之脉;络是络膜与张罗之貌;络是正经的旁支,络脉是指正经以外的支派之脉。其对经脉和络脉的关系指出,人身必须有各种经常存在的直行的经脉以及分治派别横行的络脉,这样各种组织器官才能相互依维与制约,而不是各自为政,并能起到支持附丽、网络被盖与划分界限的作用,这是广义的经络关系。在针灸激发作用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并由此对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获得旁证,是狭义的经络关系(或者这些应该称为经脉)。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1.2经脉与血脉
对具体什么是经脉历来多有争论。有人主张经脉血脉论,其中毛良指出古医书《脉书》中主要内容是论述人体的功能和脉的分布,病脉所致的疾病及其治疗。病脉的诊断,循脉与相脉,认为本“脉”指的是血脉。古医书中有关血脉学的内容,均成为后来《内经》和《难经》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其核心。
支持此观点的还有“经脉动脉”说,卓廉士提出古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动脉”为据点并将其加以连缀来认识经脉的,这样就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将经穴作为“脉气所发”之处。同时,参考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运动往复方面的观念,经脉循环体系极可能建立在对“回环往复”的观念上。
另外,林其盛认为根据马王堆汉墓中的医书可以看到祖国医学的最初经脉观是:①与经脉效应有关;②为肉眼可见的表浅动、静脉血管;③为可触及的浅层与深层的动脉管(寸口、人迎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原自公元前5世纪(扁鹊医疗活动时期)的不系统经脉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融会下,采用取类比象的说理法,完备和补充了经络新内容,至此形成十二经脉,并描述其循行为如环无端、周流不息。
有人主张经脉感传论,刘澄中认为“脉”是指循行性感觉,古代经脉医学通过循行性感觉来诊断与治疗疾病,很遗憾在两汉时期已失传,只能通过相关正史的记载看到:已出土的《脉书》与“脉人”就是循经感传路线及其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的最古老的记载。在循行性感觉的再发现、循脉诊断、循脉治疗方面均有成功的事实。
徐云生亦认为经络与血脉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经络是气的运行通道,血脉是血的运行通道,经络之大者为经脉,经络之小者为络脉;血脉之大者就称血脉,血脉之小者为血络。经络总归于肺,血脉总归于心。
许龙泉根据《内经》理论体系以及中医理论的形成过程,认为血脉与经络有明显不同,血脉是心脏系统的形体组织,而经络则是整个人体生理功能的一个系统,因此不能用经络循行来代替血液循环。
李晓君提出经络与血脉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着密切的渊源与联系,从功能上看经络具有类似血脉通行气血的作用,并且在《黄帝内经》等古医籍中也有部分经脉与血脉互义或混用的现象。但仔细研读古代医家的论述,亦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经脉与血脉是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功能体系,血脉归属于血液循环系统,以运行血液为主,而经络则是人体联系系统,以联络沟通为主。
纵观以上各家论述,认为在经脉最初的发现过程中,古人还是首先发现了经脉现象。使用灸法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在病人的身上很容易出现灸疗感传,在此方面我曾经用灸法进行过几例观察。而在远古时期,火的使用也远远早于针具的使用,在火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到经脉现象是很容易的。古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录更多的是经脉现象,而《足臂十一脉灸经》早于《阴阳十一脉灸经》。
但是,后来在几百年的人类演化过程中,对医学经验总结的继续深入,阴阳、五行理论纳入医学体系,刺法工具的进步,解剖医学的初步发展,以及气功家的练功发现,为了解释现象,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观察到的动脉、经脉,甚至神经等都作为说明经络的物质基础。而十二经脉如环无端、周流不息应该是气的概念的应用,更是血脉概念在经络中的体现。所以说这个时期(也就是《阴阳十一脉灸经》和《内经》时期)经脉理论与血脉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经脉理论在医学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脏腑理论所替代,而十二经脉理论在说明人体是一个上下、内外相联系的整体上也达到了完美,至此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大的修改。
2经脉与脉诊
高大伦提出脉诊的目的,最初为诊察经脉病变。《脉书》中提到“相脉之道……它脉盈,此独虚,则主病……”,“脉盈而恤(虚之义)之,虚而实之”,这里的盈(实)、虚均是指脉象而言。“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指出论治疾病的原则仍是以脉象的虚实为依据。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脉与脉诊的形成是有共同的认识基础的,经络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如不少重要概念、原则、诊治方法等都与脉诊有一定联系,古老诊脉法与经脉密不可分。但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经脉理论退出其主导地位,渐居其次,脏腑理论居于主导,从而比较脉法亦随之而衰。至《难经》时已无专门阐述,《伤寒论》中偶见运用痕迹,至晋代王叔和《脉经》时已完全失其面貌。经脉与脉诊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有明显体现,随着经络学说与脉学理论的各自发展完善而逐渐淡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脉诊的早期发展与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对脉诊有动脉说、血脉说,也有认为诊脉诊的是经气。本人认为,目前脉诊的解剖部位是血脉、血管、挠动脉。但是在血管中洒陈的不仅有血,而且有气;不仅有气,而且有五脏六腑之气味,正如《内经》所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