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感悟《孙子兵法》4——顺天应时
今天,二零二一年元月一号,新年中的第一篇读书感悟,从“天时”开始。
孙子在战争需要详察的五件事中,提到的第二件就是“天”。孙子的解释是:“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孙子说的十分正确,无论古今还是中外,天时对战争的影响一直伴随着所有战争的参与者。比如,古代的赤壁之战、近代的诺曼底登陆、解放军横渡长江、朝鲜战争的仁川登陆、长津湖之战、现代正在进行着的中印之间的班公湖对峙等等,无不与天气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天时,广义上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气候特征,狭义的天时是指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天时”,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统称。气象条件指的是某一地区一定时刻,或一定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严寒或酷暑影响技术装备性能的发挥,可造成非战斗减员;恶劣能见度不利于航行、射击和观察,但有利于隐蔽作战行动;雨雪天气影响行军速度,不利于大兵团和摩托化部队的机动,但有利于作战行动的突然性等等。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意思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先天而言,它构成天道的运行变化,那是不能违背的自然功能。在后天而言,天道的变化运行,也必须奉行它的法则。无论先天或后天的天道,尚且不能违背它,何况是人呢?更何况是鬼神啊!
《周易》是万经之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讲述的哲学道理对于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四时合其序”的意思就是要顺应天时。在预谋战争时,这就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任何违背天时的战争都是打不赢的,与天时相配合,才会赢得战争。
《借东风》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最好的运用天时的故事。赤壁大战时,孙刘联军决定对曹操的北方军采用火攻的战术,但隆冬季节经常刮的是西北风,曹兵隔江在西北方,联军在东南方,曹兵在上风头的位置,联军若放火去烧,只会伤了自家战船。
这就是所谓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孔明愿为联军借到三天东南大风,以应战争急需,并约定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日开始。周瑜为之拨兵筑坛,等候动静,在约定日子的当夜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大起,联军乘风出击,火烧赤壁,大败曹兵。
诸葛亮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的神通吗?绝对不是,只能说他的知识比较丰富而已。十一月二十日是什么日子呢?原来那天是冬至之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得到日光照最多和得到日光照最少的两个日子,这会引起地球表面各种气候的变化,古人虽不了解这样深层的道理,但却发现了这两个转折性日子的存在,分别命之为“夏至”和“冬至”,并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来概括这两个日子后的气候变化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如果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诸葛亮正是在随季节而生的气候变化规律上大作文章,贪天之功,神乎其神,迷惑了周瑜,借得了东风。这是最好的运用天时的战例。其实,对于到底能不能借到东风,估计诸葛亮自己也会存在疑虑。
在唐代,李愬乘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运用天时的成功奇袭战的典型战例,这件事被司马光记载在《资治通鉴》中,写的绘声绘色。
唐宪宗元和九年闰八月,彰义军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朝廷一时很难平定,直到李愬到来后,在运用了一系列战术和策略后,评定了叛乱。
是年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令军队平叛。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李愬只下令说向东。东行30公里后,唐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
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李愬留500人守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500人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李愬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诸将闻说皆大惊失色,但军令如山,众将只得率部向东南方向急进。
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唐军无人认识,人人自以为必死无疑,但众人都畏惧李愬,无人敢于违令。夜半,雪愈下愈大,唐军强行军35公里,终于抵达蔡州。近城处有鸡鸭池,李愬令士卒击鸡鸭以掩盖行军声。
自从吴少诚抗拒朝命,唐军已有30余年未到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毫无戒备,未发现唐军的行动。四更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仍未发觉。李佑、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李佑等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大唐军。接着,又依法袭取内城。鸡鸣时分,雪渐止,李愬进至吴元济外宅。
这时,有人觉察情形有异,急告吴元济说,官军来了。吴元济高卧未起,笑着回答说,俘囚作乱,天亮后当杀尽这些家伙。接着,又有人报告说,城已陷。元济仍漫不经心地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在唐军的进攻下,黄昏时分,城门坏,吴元济投降,淮西遂平。
当然,李愬这次战斗只属于一次成功的战术行动。不仅在战术层面,就是在一些大的战略行动方面,气候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崛起,号称“上帝之鞭”,一时间横扫欧亚大陆。为什么蒙古能够突然兴起呢?一项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在蒙古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尼尔·佩德森和西弗吉尼亚大学的艾米·赫斯尔有一项研究说,十三世纪初,通常寒冷而干燥的中亚草原迎来了该地区过去1000多年中最温和、最湿润的气候,这种气候刺激了草原的生产力,不仅带来丰富的牧草资源,也导致马匹和其它牲畜数量增加,为一个建立在马和其它牲畜基础上的帝国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往往认为,气候变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帝国的衰落有很大影响,如玛雅文明的消失、罗马帝国的衰落乃至东南亚吴哥王朝的崩溃等,但此前少有研究将一个帝国的兴起与有益的气候条件联系到一起。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天时的威力!
不仅仅战争需要天时,就是商业活动也同样需要有天时的机遇。我们都知道现在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很多是过了时的商业活动,也有很多过了时的企业家。这些,除了给人们留下一些记忆之外,早就随着历史的烟云消散。究其原因,可能就是没有顺应天时而改变自己的产品或者管理方法,而导致一切付之东流。
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其中之一就是日本的富士公司。直到15年前,富士胶片的一半业务还是影像事业(民用胶卷19%、数码相机7%以及其他28%),公司利润的2/3也来自于此事业。但是,彩色胶卷的全球需求在2000年达到峰值,其后每年以20%-30%的速度下滑,若以2000年为基准计算,2010年该市场已萎缩至不到一成。
尽管伴着事业环境的快速变迁以及核心业务的消失,但富士胶片并没有垮掉和崩溃,反而通过整合核心技术不断地转型发展。由于对技术的推崇以及将技术前瞻式的延展,现在的富士胶片业务组合更加多元化,而且在新的事业领域取得不俗业绩。
除了业绩表现突出,如今的富士胶片还在强化开放创新。2014年,富士胶片在东京六本木总部建立开放创新中心,并且已经邀请2500人次参观。这个中心主要目的是要将富士胶片的核心技术与社会实际需求融合起来,以此创造出具有新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转型之前,富士胶片的理念是:我们将不断挑战更优秀的技术,持续创造“影像和信息文化”。转型之后,富士胶片的企业理念更新为:我们将运用先进、独特的技术,通过提供最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为社会的文化、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增进健康、维护环境做出贡献,并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努力。
无论转型前还是转型后,富士胶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元化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有能力将整个公司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整合到核心竞争力中,从而令各项业务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和机遇。
之所以没有被历史淘汰,就是因为富士集团把握好了天时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的原因。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日本的八佰伴。八佰伴是1930年由日本农民出身的和田良平及其妻子和田创办,是日本电视剧《阿信》的原型。原只是一家小型商店,主要售卖水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扩展成日本一家连锁超级市场集团,分店集中于静冈县,并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其后,八佰伴积极进军海外市场,1971年进军巴西,1973年则在新加坡开设百货店,1976年在美国及哥斯达黎加开设零售店,1984年在香港开设首店,1985年在马来西亚开店,1986年在文莱开店,1988年在泰国开店,1992年在澳门新口岸开店,1993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及英国开店。上世纪90年代,八佰伴大幅扩展其海外业务,在中国内陆开设多家分店,全盛期在世界16个国家共有450家分店。1995年在上海开设亚洲其中一家面积最大的百货店上海第一八佰伴,1996年集团把总部由香港迁移至上海。
由于扩展过速,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及日本泡沫经济爆破后的调整等多项因素影响下,八佰伴于1997年9月18日在日本透过会社更生法申请破产,当时其负债高达1610亿日圆,是当年日本最大的零售业破产事件。
其破产的主要原因有:
一、缺乏人才。八佰伴结构庞大,属于家族式经营,经营决策上往往高度集中于一人。这种陈旧而缺乏活力的经营管理方式,与现代化、大规模的百货业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盲目决策。八佰伴很多店铺选点缺乏科学性,脱离当地环境,盲目发展。香港马鞍山新市镇人口一般较老镇少,又缺少流动人口,因此购买力相对较低,很难支持大型商店。八佰伴在不足十几万人口的新市镇开了16万尺的大商场,销售额做不上去,从开业到关门一直亏损。
三、忽视规律。百货业经营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像其他行业,投资以后很快可以得到回报。一般来说,百货业从开店到开始盈利需要六年左右的周期。八佰伴经营者忽视这一市场规律,机械地奉行初期的发展模式,盲目地扩充店铺数量,开完一间又一间。由于许多新开的店铺缺少客源,几年内根本不可能盈利,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四、资金链断裂。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八佰伴日本为了快速扩展国际事业,趁着日本泡沫经济的时机,在债券市场上大量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种筹资方法,虽然摆脱了从银行取得资金的限制,却也失去有效的财务监督,极易陷入债务膨胀的危机。
自1996年11月以来,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已经开始恶化。八佰伴日本公司把利润以及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这种“炼金术”聚集的大量资金投到了海外市场,然而这些资金的回收情况却不尽人意。八佰伴内部的种种危机初露端倪,资金链面临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八百伴没有得到银行的有力支持,这也是导致其失败的直接原因之一。
总之,八佰伴没有把握好“天时”,没有把握好机遇,最终破产,在令人惋惜的同时,也看出“商机”的重要性。
在战争中,需要把握天时。在经营活动中,同样需要把握住天时也就是商机的变化,才能把握机遇,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