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更加优秀

文:练易珩  聂传安


先看三班练易珩一篇文字:

“王崯清,18岁。从13岁起的每一步,都是在靠近《最强大脑》,此刻无比荣耀。”(节目解说词为文章的开头,很是新颖)

听到电视上这样一段介绍,我的第一反应是,切,好像没听到什么奖项啊。随后我惊觉,这个王崯清,在五年前,貌似也是一个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而如今,她已经成为了站在电视机中的选手!(“也是”,暗示五年前自己与崯清一样的身份——电视观众,而现在,一个在电视里,一个在电视外,鲜明对比)

王崯清没有超高的学历,她只是来自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一个我没听说过的专科院校。听着她的专属VCR,我不禁想到了曾经同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记得当时父亲问我,以后要不要努力去参加《最强大脑》?而我却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可能的,我哪能跟那些人比!”那时的我,完全没想到,真的能有人能从观众蜕变为参赛选手。(易珩的回答也许是很多人正常的回答——那些人太厉害了,无法企及!)

我在看《最强大脑》时想的是:他们真厉害。而王崯清想的却是: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前者只是感慨,后者却是为之努力,五年来不断完善自己,只为能够登上这个“超人”的舞台。(两种态度,两种结果。努力者成为主角,畏惧者依然旁观)

有时我们看到“天才”只会膜拜,却从没想过我也要成为“天才”。我想,《最强大脑》的初衷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知道或者说膜拜这些“天才”,更是让我们从中明白“努力”、“拼搏”的意义。(悟得好!“天才”成长的路对于我们来说更有意义)

我,要做点什么了!(我们从这里也读出易珩燃起的雄心)

易珩此文应该算是一则“观后感”。这类文章最主要处在于“感”的真切,“感”得由衷,来不得半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所以,这样的“感”应该来自于发自于心的自然喷发,不吐不快,而不应在外力逼迫下吃力地往外挤。

此文中,触动易珩最大的也许就是五年前同为观众的王崯清经过努力成为“无比荣耀”的“最强大脑”选手,而自己五年前的反应是“我哪能跟那些人比”。不同态度决定了不同的路,也决定了不同的结局。

榜样的意义正在于让我们去学习他们,但是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绝大部分榜样的路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很难对着榜样亦步亦趋,否则最后可能学虎不成反类犬。但是几乎所有的榜样成长过程都有其共性: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奋力拼搏。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所以我们相信:易珩最终并非一定要成为“最强大脑”,而是要汲取榜样的共性,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