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著名的5首中秋诗, 一首一个名句, 第二首千古流传
公元1076年的中秋夜,必然被历史所铭记。
这天夜晚的月亮,格外清亮。月光下,一个孤独的身影,举杯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皓月千里,情思万种,只见他袖口一抖,一曲《水调歌头》喷涌而出。
从此,中秋圆月,因他而熠熠生辉。中秋的诗篇,因这一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愈发灿烂。《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千年之后,只要稍稍识得一些字的人,哪一个不会把《水调歌头》读得朗朗上口?
苏轼的中秋,让这一轮明月变得格外缠绵。中秋夜,有多少人在同一时刻抬头望月,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余光中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苏轼的袖口一抖,便是千年的流连。
我猜想,那一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一定是孤寂的,虽然他身边不乏朋友,但断然难以消解思亲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团圆时,苏轼又何尝不想和家人一起饮酒赏月?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密州担任太守的苏轼没有中秋假期,无法和家人团聚,连同样在外为官的弟弟苏辙都已经七年未见。
时钟拨回两年之前,1074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太守。其时,苏轼在密州,苏辙在齐州,同在山东。
一到密州,苏轼就看上了城北的一个废弃高台,他砍来“安秋、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每当“雨雪之朝,风月之夕”,都在台上饮酒、观景。这个高台,就是超然台,名字是苏辙给起的。
中秋之夜,苏轼呼朋唤友在超然台饮酒赏月。苏轼的酒量不大,他在《东坡志林》中说:吾兄子明,饮酒不过三蕉叶。吾少时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也。蕉叶是古人对最小酒杯的代称,饮器中,钟鼎最大,梨花蕉叶最小。那晚,估计他喝得也不多,然而大醉。
醉意朦胧中,苏轼想起家人,想起弟弟子由,想起自己的跌宕起伏,想起人生的悲欢离合,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情绪喷薄而出。电光火石之间,旷古刷屏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横空出世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中秋,充满浪漫。古人的浪漫,今人难以超越。他们驭想象之力驰骋在白云之上、青天之外,借天上的琼楼玉宇,揽明月,摘星辰。苏轼仿佛置身于天上宫阙,看月光游移,随月影飘摇,以明月佐酒,一樽饮赏到天亮。
苏轼的中秋,深情款款。古代交通不便,没有网络,“车、马、邮件都慢”,远方的人儿,不能相见,只能怀念。中秋节,被古人赋予了太多的感情:团圆,思念,花好月圆,千里婵娟……一曲《水调歌头》,行云流水一般,淌过人们的心田。多么坚硬的心,都会被这皎洁的月光所融化。
苏轼的中秋,乐观旷达。写《水调歌头》的时候,苏轼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但苏轼天性乐观豁达,使得这首词的意境开阔而豪放,别具一格。这位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把酒问月,起舞而歌,让月宫上的琼楼玉宇不再寒冷。人间的悲欢离合,生活的起落沉浮,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不可避免,那么不如达观面对吧。
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公元1077年),苏轼离京赴徐州任知州,苏辙与之偕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
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两人都写了词。苏辙写的是《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轼写的是《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后,苏辙就得离开。因此,这个中秋虽然有团聚之喜,也暗含离别之悲。苏轼仿佛有某种预感,流露出“此生此夜不长好”的感伤。“明月明年何处看”,更是一语成谶。
1079年中秋,苏轼既没有和苏辙一起赏月,也没有和朋友通宵达旦饮酒,更没有心思吟诗作词。那年中秋,他凄凉地在押解途中,三天后进京入狱。
这事,说来话长,按下不表。最后的结论是:苏轼被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不准擅离该地区,无权签署公文。这就是苏轼人生中经历的“乌台诗案”。
1080年中秋,苏轼于黄州写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此时的深沉感慨,真非昔日可比。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可以想象,在万家欢宴,喜庆团圆的中秋佳节之夜,性喜热闹,豁达如仙的苏轼,在牢里中秋后,时隔一年,又在异乡的团圆夜思念亲人,月下叹凄凉。如烟往事,涌上心头,怎能不感伤?
此后五年,苏轼都在黄州度过。
1082年中秋,苏轼在黄州写下《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同样是玉宇琼楼,同样是起舞徘徊,同样是举杯邀月,同样是乘风归去。然而六年以后的东坡居士,比六年以前的苏子瞻,多了些苍凉和旷达。他终于理解了离别,不再执着于圆满;终于接受了平淡,不再痴迷于绚烂。
他和过去那个满身是刺的自己告别,和不完美的世界和解,这是不幸的“乌台诗案”给他的幸运礼物。从此,面对起起伏伏的人生,他终于能够风轻云淡地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夜微凉,时近中秋。月下品苏词,思绪总是在“明月几时有”与“中秋谁与共孤光”之间徘徊。年年中秋,苏轼都是我们共赏明月的知音。
那一场流逝千年的往事,曲曲折折,明明灭灭,散落在清新隽永的苏词华章里,让尘封的故事,在这如洗的月色下,轻浅弥漫。
苏轼的中秋,是中国人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