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到底儿女靠谱,还是去养老院靠谱?两位老人道出真相
如今的每个人都需要面临这么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降低”,另一个问题是“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
这两个问题看似不沾边,可它们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生人口少了,那么老年人的比例就会愈发增大,以至于让我们处在老龄化的社会当中。
老龄化的人多了,自然“养老”的问题就严重了。
养老,那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尤其是在老龄化人口接近三亿的今天,不仅社会的压力在增大,家庭的压力在增大,就连养老的当事人,他们也过得不容易。
人到晚年,肯定是需要养老的,那怎样去养老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特别复杂的。
有人肯定会说,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就有着“养儿防老”这一说。既然养儿能够防老,那直接让儿女们承担养老的责任就可以了。
有人会说,儿女也有儿女的难处,靠他们绝对是靠不住的。那么,老人还不如去养老院最实在,至少能够活得安稳一点.
对于这两类最为传统的养老方式,到底哪一种方式最管用呢?那我们不妨听听下面两位老人到底是怎么说的。
陈大伯:养儿防老,就是一个笑话。
陈大伯在60岁退休之后,便认为后半生可以靠儿女们生活了。如此,他也啥都不考虑,就把全部的资产都转给了儿女们。
儿女们刚拿到资产的时候,其实是特别孝顺陈大伯的。在他们看来,父亲能把资产提前给了他们,这就是一种无声的爱意和信任。
后面那三年里面,儿女们对陈大伯的态度特别好,不是这个月带陈大伯去旅游,就是下个月帮陈大伯买些他喜欢的物品。就是这样,陈大伯在这三年里面过得特别幸福安稳。
可好景不长,人心易变。这三年的时间已过,儿女们的态度就大变样了,不仅儿女们很少回家看陈大伯,而且还主动疏远陈大伯,不想再和他有过多的接触。
陈大伯也很疑惑,怎么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儿呢?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陈大伯自己才明白,原来不是自己做错了,而是孩子们觉得拿了钱财之后,现在再孝敬父母已然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如此,他们便相互推诿,谁都不愿意承担为父母养老的责任。
这个时候,陈大伯才感慨,原来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人心过分难测了。这“养儿防老”,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刘阿姨:去养老院,不过是孤独终老罢了。
小区的刘阿姨,她退休之后便一直闲居家中。由于老伴去世得早,她自己也过得特别不是滋味。这个时候,儿女们便提议,希望母亲去养老院生活。
刘阿姨也不明白儿女们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建议自己去养老院呢?不过,在一轮心理挣扎之后,她还是接受了儿女们的建议。
刚去到养老院的时候,刘阿姨发现这所谓的养老院,里面完全是冰冷的,毫无生气可言。而且,她跟某一位老者一个房间,那位老者的年龄也大了,只能够卧病在床,连吃饭喝水都需要人来服侍。
就是这样,刘阿姨在养老院中住了大半年的时间。就是这大半年的养老院生活经历,让刘阿姨明白,到养老院养老,不过是去孤独终老,去等死罢了。
刘阿姨不想在养老院中孤独终老,便跟儿女们说,她不想在城里和养老院生活了,只想回到老家,跟邻里乡亲过点正常的日子。
回到老家的刘阿姨,她如今虽然也是一个人生活,可那里有她的亲戚和朋友,其实她每天的日子也是过得很滋润的。
写到最后
在你看来,是“养儿防老”靠谱呢,还是去“养老院”养老靠谱呢?
从现实的情况来说,这两者都显得不怎么靠谱。
完全依靠养儿防老,这就是在赌“人心”。赌赢了 ,也许我们就可以过上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了。可赌输了,那晚年的生活就惨了。
完全去养老院养老,这就是把自己推向冰冷的深渊当中。要知道,去养老院的人,大多是竖着进,横着出罢了。晚年,一点也过得不幸福。
如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到底怎样去养老,才可以让人活得幸福且安稳呢?主要做到这两点。
首先,便是老年人要把钱财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钱财这种东西,在自己手上,那才是自己的。可如果不在自己手上,那自己终究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其次,便是跟自己的老伴去过些两人世界的小日子,别跟儿女们靠得太近。要知道,人与人靠得太近,终究会产生矛盾的。
只要人能够做到这两点,相信人晚年的生活都不会过得太差。要知道,养老的本质,终究不是依靠别人,而是自己为了自己而活,自己寻觅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