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给孩子们的节日故事
你知道在古代想当宫廷画家也要参加“高考”吗?有一年,主考官出了一道题:“踏花归去马蹄香。”画家们大部分都围绕着“踏花”二字创作,创意不足。但是有一个画家非常有想法,画了一个人游玩归来,马蹄高抬,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翩飞舞。画面里没有花,但是仿佛能闻到花香。这是绘画和文学结合产生佳作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特点。提到“图”与“文”的结合,中国独有的连环画艺术则更具代表性。
宋 李唐 《 乳牛图》46.4cmx6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连环画是按照文字的意思去布局画面,赋予文字一种图画的解释。连环画大师贺友直先生尤其擅长用绘画去“延伸”文字,扩展文字表达的空间。在他的笔下,画面不仅是为了解释文字,还能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就到《大画家给孩子的中国节日故事》这套书中去看一看。
1
色彩的寓意
端午节的故事我们都熟悉:战国时期楚王被秦王骗到秦国软禁起来,秦王要求楚国割地给秦国。贺友直在绘制这一场景时,把城墙内画成灰色的,把墙外画成彩色的,通过颜色告诉我们楚王此时悲伤、后悔、思念家乡的心境。再仔细看,方形的城墙里困着一个人,很像囚犯的“囚”字,看画像猜“谜语”,着实有趣。
《端午节》内页
《端午节》内页
2
以小见大的“细节控”
在《中秋节》的故事里,贺友直为了用绘画准确表达场景,还特地去“考古”,纠正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到底是“大羿”还是“后羿”。书中的主人公、射日的天神是“大羿”,而“后羿”是上古时代夏朝的部落首领,他们不是一个人。故事中的道具也非常考究,贺友直参考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通过还原历史,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中秋节》内页中的图像和彩陶实物对比
3
藏在画面里的时间
《重阳节》故事讲的是桓景的故事。他刻苦求学,不畏艰险,勇敢善良,和瘟魔斗智斗勇,最后除掉瘟魔,给家乡带来安宁和自由。为了显示桓景练武刻苦,贺友直画了好多个桓景围着师父练剑的场面。画面的四角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时间感,凸显练功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一幅画的信息量如此之多,需要大家静下心来用心体会。
《重阳节》内页
《大画家给孩子的中国节日故事》
与以往不同,我们特邀清华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大家录制讲授传统节日课程的视频,附在每本书的后面,扫码就可以观看学习。这些视频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带有总结性和学术观点的,为大家指出思考的方向,让大家带着问题回望历史、对比当下,尤其适合亲子共学,家长也能有所收获。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会节日的气氛,书里还准备了一套节日大礼包,可以让孩子们边学边玩,提升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