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是如何回流到心脏的?
静脉回流是血液从身体的其他部位流回心脏的生理过程。当心脏将血液泵出——即心脏输出时,还需要有稳定的血液返回至心脏以便维持这一重复的“出出进进”。理想化而言,心脏泵出的血液在速度与量上与返回的血液相同,这必须要由许多不同的过程一起协同工作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血液回流过程出问题会导致心脏负荷以及不同程度的循环和血流问题。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将血液泵送至全身。人的心脏有四个腔:两个在上部,两个在底部;两个在左侧,两个在右侧。在上部的两个被称为心房,两个在底部的被称为心室。经上下腔静脉回流的血液回到右心房,再进入下面的右心室,再从右心室被泵入肺进行氧合,氧合后的血液流入左心房,再进入下面的左心室,再从左心室被泵出进入主动脉,并被送至全身。
四个心腔协同收缩及舒张泵送血液进出。心泵的力量和强度可部分被返回进入心脏的血液量来衡量。
血液是如何从身体其他部位返回至右心的?
血液循环遍及周身,血液不间断地流动、循环对于维持身体各部合适的氧与营养的平衡很重要。尽管心脏将血液泵至血管,而其他一些因素驱使血液沿静脉回流也很重要,这些因素包括运动时的骨骼肌收缩、呼吸时胸腔内压力下降、心脏每次跳动时心房的舒张。
当人呼吸时,胸腔内压力下降,这一负压传至大静脉,导致血液沿静脉回流,这是因为血液趋于由高压流至低压区。在同时,横膈向下移动导致腹压增加,促进静脉血流返回心脏。由于静脉内有静脉瓣,这使得静脉内的血流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流回心脏。
当心脏收缩射血时,房室间关闭的瓣膜被向下牵拉,这可增加心房的空间的量,静脉回流增加,心脏跳得越快,效果也变得越大。
影响静脉回流机制de因素:
肌静脉泵:在正常活动时(行走、跑步、游泳),肢体肌肉可发生节律性收缩,经肌泵机制促进静脉血回流;
降低的静脉容量:静脉交感激活降低静脉的顺应性,增加静脉舒缩张力,增加了中心静脉压并通过弗兰克-斯塔林机制增强心脏输出而间接促进静脉回流,这可增加流经循环系统总的血流量;
呼吸泵:呼吸时,在胸腔内形成负压,而腹压是正压(横膈压迫腹部器官),在下腔静脉的横膈上下形成一个压力梯度差,将血液“拔”升到右心房并增加静脉回流;
腔静脉受压:会增加腔静脉阻力。在做瓦氏动作时(喉门关闭时用力呼气)或妊娠晚期时会发生,会降低回流;
重力:重力对静脉回流的影响看上去是矛盾的,因为当人站立时,静水压导致右心房压降低而站立肢体的静脉压增加,这会增加自站立肢体至右心房的静脉回流压力梯度,然而静脉回流实际上是降低的,这其中的理由是,当人最初站立时,心脏输出和动脉压降低(因为右心房压力下降),经过整个体循环的血流降低,这是由于动脉压比右心房压力降低更多,因此促使血流流经整个循环系统的压力梯度降低了。
心脏的泵血作用:在心脏周期右心房压力变化改变了中心静脉压,因为在心房与大静脉之间没有瓣膜,中心静脉压反映了右心房压,因此右心房压也改变了静脉回流。
锻炼和活动的效果
心脏在锻炼或其他重体力活动时会发挥其最大效能,在这些情况下,穿行于骨骼肌内的静脉因肌肉收缩而被压缩,最后收缩变得足够强并使得静脉血流完全停止,但在骨骼肌每次收缩之间,静脉血流增加,常是显著的增加。静脉旁搏动的动脉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压迫静脉。所有这些有利于静脉更有效的回流。
问题情况
不活动或大多时候静坐的人有时会出现循环系统的问题。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斑块及冠状动脉硬化,但血栓是最危险的,至少从静脉回流的观点看(会导致肺栓塞)。保持坐姿会降低静脉回流,因为此时血液都瘀滞在腿部。当人在休息时,约有一半的循环血液存在于静脉内。
深静脉血栓脱落时会停留在心腔内或导致肺动脉栓塞,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静脉曲张有时也会导致血液回流问题,静脉瓣未能发挥防止血液反流的作用,静脉回流降低,踝部肿胀及皮肤并发症,要及时治疗让血液经其他健康的静脉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