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教育仍需大力发展
刘景忠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年第3期
2015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河南科技学院教科所申家龙先生的文章《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中职教育》(以下简称“申文”),因为涉及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有没有必要存在等话题,在职教圈中引起热议。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王寿斌先生据此发表《农村中职教育“消亡论”值得警惕》一文,对发展农村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阐释,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服务区域,依靠企业、服务企业”等基本观点。笔者认真学习了两位专家的文章,想对农村中职教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否需要发展谈一点浅见。
公正地说,“申文”是近年来职教领域所见不多的、有深度且有态度的文章。然而,笔者与王寿斌先生同感,对“申文”作者通过逻辑推理所得出的“对县域来说有没有职业学校已经不重要了”等结论不敢苟同。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无论是为“三农服务”培养技能型人才,还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县域中职学校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申文”之所以得出“对县域来说有没有职业学校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结论,其主要论据是:1.“应按照学生的意愿提供农村学生上得起的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只要愿意,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接受大学教育”;2. “即使这些普高的学生不愿意进入大学学习,对于许多第三产业的工作也是能够适应的”;3.“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产业技术的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中等职业教育”。对以上几点“论据”,笔者辨析如下:
第一,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是根据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构建,还是根据“学生意愿”来调整?如果是后者,恐怕只有 “清华”、“北大”才能满足“学生意愿”,不仅中职教育、高职高专,就连有没有二本、三本都不重要了。第二,学生不进行专门学习也能够适应“第三产业的工作”,这一论据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以此作为批评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用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情况倒推学校教育的必要性,这恐怕就不仅仅是常识性错误了。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中等职业教育”,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已经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东西部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一些发达地区,由于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仍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在那些发达地区,在今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职教育依然应保持一定比例,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因此,“农村中职教育”是否需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同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三个阶段的划分一样,不是取决于“学生的意愿”、数据的推理、理论的分析,而是取决于本国国情,取决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可能。
诚然,正如“申文”所说,中职教育的确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教学组织不力,课堂缺乏吸引力,就业缺乏竞争力,流失率偏高、用人单位不够满意,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职业教育的“断头”问题,但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完全同意“申文”所说的“没有一个良好的义务教育基础,就难以提供有效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
2016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