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ELCC Day3
靶向治疗部分
更新了crizotinib治疗ROS1+ NSCLC的PROFILE-1001研究的数据
PFS和OS分别19.3mo和51.3mo
1yr、2yr和4yr生存率78.8%、 67.0%、50.7%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13%的患者先前未接受过系统治疗
那么entrectinib会更好吗?
再来看下鬼子的brigatinib的ALTA-1L 更新
从基线看:脑转移~30%,先前接受过化疗的~27%
主要终点PFS在WCLC18上已经披露,本次基本没有更新过:NR vs 9.3mo(HR 0.49);12个月PFS率brigatinib明显优于crizotinib:69% vs 43%
BIRC确认的ITT群体ORR 71% vs 60%, DoR NR vs11.1mo,1年内仍保持缓解的比例75% vs 41%
而在基线确认可测量病灶的脑转移患者颅内ORR 78% vs 29%(其中CR 11% vs 0%)
另外,不管有无脑转移,brigatinib都比crizotinib显著改善颅内PFS
不管是颅内进展还是全身进展的发生率,在brigatinib组都是显著降低
安全性方面:1)间质性肺病及肺炎发生率 4% vs 2% 基本接近;2)因AE引起的剂量下调和治疗终止分别29% vs 21% 和12% vs 9%,其中brigatinib组剂量下调的原因主要包括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升高10.7%、脂肪酶升高5.1%等;3)两组均未报道胰腺炎,肌痛或肌肉骨骼疼痛在两组间无差异且该类AE均无3级以上
这个总是被有意无意拿来和Alectinib比较
2L+ 研究的PK也加重了1L的火药味
加上ALEX是针对treatment naive pts的研究,综合上面各个要素brigatinib前景还是很光明的,再不济,昨天的推送里brigatinib也已经表明了态度:是不介意给alectinib甚至是lorlatinib接盘的,而且效果还大大的好
下面看下 T790M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一线治疗使用1代及2代TKI后,前者产生的T790M突变比例更高,当然患者限定在接受治疗≥6mo即有获益
另外更新了Osimertinib在AURA研究中22名T790M的软脑膜转移NSCLC患者中的数据:
LM ORR 55%: LM CR or PR各27%
mLM-PFS: 11.1 mo mLM-OS: 18.8 mo
Nintedanib+Docetaxel作为三线方案治疗接受ICI后进展的肺腺癌的研究,Nintedanib+Docetaxel vs Docetaxel二线治疗NSCLC的LUME-Lung1研究中,Nintedanib+Docetaxel只给腺癌亚组患者带来OS获益而ITT群体没有,因此FDA并没有批二线NSCLC这个适应症,所以这里把人群限制在LADC
12人的小样本中ORR 58% DCR 83%
PFS 5.5 mo, OS未披露
说到底,这个研究背后的问题就是将来wtNSCLC一线免疫±化疗进展后的方案选择问题,毕竟FDA还没有批准任何小分子的抗血管药物用于NSCLC的适应症,BI应该还会尝试的
免疫治疗部分纯属吐槽:
IMpower150的EGFR突变患者的结果更新,之前18年12月FDA也是基于其中野生型亚群的数据批准atezolizumab联合bevacizumab及化疗(紫杉醇+卡铂)用于无EGFR或ALK基因组肿瘤畸变的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EGFRm患者占整个研究群体10%
B组 vs C组:整体及各亚组之间,Atezo+BCP都比BCP带来更显著PFS和OS的获益,在EGFR敏感型突变或接受过TKI治疗的患者中获益更显著
A组 vs C组:这些在ESMO-ASIA上已经披露过,就不再赘述
在这部分EGFRm患者群体中,ABCP组的ORR和DOR都高于BCP组。另外ACP中加入Beva后ORR和DOR也几乎翻倍
安全性上:A组和B组在3-4级TRAE、sAE、irAE中的皮疹发生上都高于C组;除此之外,B组在因AE终止治疗和甲减发生率上也比C组严重,总之安全性不容乐观
最后再吐槽下AZN,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Gefitinib+ durvalumab一线治疗敏感型EGFR突变的Ph1: 结果50% discontinuation, 30-50% Gr3-4 hepatic tox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