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忙是修行闲是智慧

作者:洞见·念念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苏轼曾感叹: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人这一生,免不了要为生活而忙碌,却也容易迷失自己。

适时停下脚步,张弛有度,才能更好地前行。

01

忙,是修行

常言道:人须事上练。

修行的内核是自律和忍耐,也是勤勉与忙碌。

元丰二年,苏轼初到杭州,写下诗句: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彼时的他,刚从“乌台诗案”中走出,被贬到黄州。

人生跌至低谷,回首往事,难免百感交集。

想想,连自己都觉得好笑,一生为谋生糊口而奔忙,为何到头来却落到如此困顿的处境?

但这也只是转瞬即逝的念头。

在接受无奈的现状之后,他便没有继续自艾自怜,而是决定张开双臂拥抱在黄州的新生活。

所以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他写道: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既来之,则安之。我这个被贬谪的人,就好好做个水曹郞吧。

苏轼说到做到。

因为缺少俸禄,难以维持生计,他从大学士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夫,带着一家人,在黄州东门外的一处坡地上开荒建房,“东坡先生”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黄州三年,苏轼和家人的生活全靠自给自足。

苏轼每天除草种麦,畜养牛羊,修井挖水,经常下厨的他还练就了一手好菜,著名的东坡肘子和东坡鱼,都于此时所创。

田野乡村,劳动耕作,自是辛苦,但伴随着挥洒的汗水,苏轼也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他的身体开始因为劳动而变越来越矫健,对生活的感悟也变得越来越深刻,从而成就了他文学创作上的巅峰时期。

事实上,纵观苏轼的后半生,几乎都在奔波劳碌中度过的。

继黄州之后,他又相继被贬至常州、惠州、湖州、儋州等地,足迹几乎遍布大江南北。

虽然这样的颠沛流离并非他所愿,可哪怕再忙再累,他也始终不改热情,而是把忙碌当作是对自我的修行。

为官,他兢兢业业,想方设法造福百姓;为人,他勤勉实干,日复一日学习劳作。

直至让人生格局臻于完善,达到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打磨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起来。

认真投入工作,在日复一日的思考、行动和创作中,不断化解困难,修炼心性。

而所有的劳动成果,也都是为自己积累功德。

02

闲,是智慧

苏轼的一生,忙归忙,却不忘闲适之道。

他在《临皋闲题》中写道:“江山风月,本无常客,闲者便是主人。”

自然界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属于谁,只要你有闲心闲情去欣赏,你就是大自然的主人。

对他而言,“闲”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心境上的选择。

不管现实处境如何,都不妨碍他闲观山水淡看月。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苏轼一生所成,除了文学和书画,在养生上也很有研究。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他特别舍得花时间研究饮食。

从菜品到搭配,再到火候把控,每道程序都能做到静心以待。

有《猪肉颂》一文为证:“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煮炖猪肉要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自然会滋味极美。

在烹调的过程,苏轼已经入境了,那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以感受生活美好,忘却现实的境界。

而能把当时“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煮出如此美味,也足见其擅于苦中作乐的豁达与快意。

二是他十分注重以闲逸来养生。

平日里,他酷爱漫步山林,泛舟湖海,品茶交友,以此来颐养性情。

被贬至海南的时候,虽然地处蛮荒,却没能减少他半点的闲情逸致。

天气好的时候,就独自外出散步,找当地的百姓聊天,闲话家常。

了,再向人借上椰笠、木屐穿戴着回家。

在此三年的时光里,他以著书以为乐,共写诗127首,词4首,别有表、赋、书信等182篇。

因为这时期独特阅历的缘故,他的作品中少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豪情,却多了许多隐逸生活的侠意。

这就是苏轼,即便流落于天涯,也能安之若素。

在他眼中,所有的闲适时光,都是一个体验生命的过程。

他的“闲”,从不是漫无目的浪费时日,而是于感知细微美好中,寻找乐趣,收获平静。

得益于这份智慧,让他可以摆脱俗世诸多烦恼,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大自在。

正所谓:但得心闲到处闲。

人有一颗闲心,哪怕是在最低的境遇里,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03

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

苏轼一生能过得如此精彩超然,就在于他深知,劳动有劳动的价值,闲暇有闲暇的意义。

在该忙碌的时候,他从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到了该休闲的时候,他也能做到及时抽身,安心放松和享受。

元丰六年的一个晚上,忙碌了一天后的苏轼正准备去休息,抬头的一瞬间忽然被窗外皎洁的月光所吸引,便去了好友张怀民的住所承天寺。

是夜,俩人漫步庭院中,为月光下的美景深深陶醉,由此写下名作《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一个人总是在忙,就容易丧失本性。

苏轼好“闲”,并不在乎时间和形式,只为能让自己从忙碌中得以解脱,放松身心。

保有几分闲情,忙时就不至于迷乱,陷入过度焦度中。

他在《中隐堂诗》写道: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

人要忙碌,但不能久劳。

忙中偷个闲,放个松,把心情调整好了,做起事来才会更有干劲。

在杭州任太守的时候,他喜欢在高山的亭子中办公,办公之后,再小酌上一杯,然后看看满山风光,找个阴凉处睡上一觉。

在他看来,只要善于发现闲趣,工作和爱好其实是可以完美结合的。

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有味是清欢。

忙碌午后的一盏清茶,一壶老酒,一首小诗,都是莫大的享受。

苏轼用自己的通透与豁达,很好地诠释了《菜根谭》中的那句名言:

“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

只是要学会忙里偷闲,遇到缺憾懂得知足,如此,人就能自我做主。

身忙心不能忙。

再忙也要为自己偷得一丝闲逸,休养劳碌之躯,静看花开花落。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忙得其所,闲得快意,方能过上有滋有味的好日子 。

古语有云:“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人生最适宜的状态,是在忙碌中修行,在休闲中怡情;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

愿我们都能随时提醒自己,忙里偷闲,张弛有度,生活充实又幸福。

(0)

相关推荐

  • 苏轼这首诗,读起来很下饭

    很久没买猪肉,厨艺又很烂的诗词君, 一听妈妈说,猪肉降价了,十几块一斤, 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买两斤倒腾倒腾,万一做成美食了呢. 行动之前,先读一首诗压压惊, 巧了,正好看到苏轼的<猪肉赋& ...

  • 苏东坡与东坡肉,探寻文豪与美食背后的秘密!

    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喜爱称他为苏东坡. 他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婉约,更有&qu ...

  • 苏轼:忙是修行,闲是智慧

    作者:洞见·念念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苏轼曾感叹: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人这一生,免不了要为生活而忙碌,却也容易迷失自己. 适 ...

  • 忙里修行,闲中修心

    人这一生, 免不了要为生活奔波忙碌, 为柴米油盐, 因为需要生活: 为功名利禄, 因为需要立足: 为人情往来, 因为需要帮助.                                     ...

  • 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

    五忙 ​脚要忙:走过山川大河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旅行可以增长见闻. 假期,可以出去走走. 看看草长莺飞,看看满眼的新绿,人的心情和 心境,会一点一点开阔起来. 看看历史古 ...

  • 五忙,一闲,过最好的人生

    劳逸结合 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美好 五忙,一闲 过最好的人生 忙 脚要忙 走山川大河,寻安静从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旅行可以增长见闻. 摆脱烦劳工作,暂别日常生活.看看草长莺飞,看看 ...

  • 苏轼《临皋闲题》

    临皋闲题 苏轼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 【哲理人生】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

        五忙     1.脚要忙:走过山川大河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旅行可以增长见闻.     五一小长假,可以出去走走.     看看草长莺飞,看看满眼的 ...

  • 徐三庚隶篆书十一言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

    徐三庚隶篆书十一言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 款识:光绪丁亥七月 上虞徐三庚

  • 五一,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

    忙有忙的价值,闲也有闲的意义. 5月1日,国际劳动节,是向普天下劳动者致敬的一个节日. 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但是劳动之余,也不要忘记闲暇. 五忙,一闲,劳逸结合,才能 ...

  • 求忙容易求闲难

                                                                                  美丽的那拉提草原 摘引自博友"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