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要有方向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wMjMvMjI2NjUwMDA2XzFfMjAyMTA3MjAxMTE0MjEzMTc=.jpg)
众所周知,临帖是一个枯燥而又繁琐的事情,而且是越往下临,问题越多越迷茫,许多书友因此就放弃了临帖。
如何不断取得成果,不断提升学习的信心。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方向,把临帖当作一个不断的能力提升的过程。
临帖,对每个人的作用是不完全一样的。在什么阶段临什么、怎么临?如何去临,一个帖子拿来后你如何取舍?为什么这样干,你要追求什么?都需要进行方向性的选择。一般来说,我们会从正草隶篆里选择一个帖开始做。
这些都是方向问题,倘若这种问题还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就不能着急着去临帖了,不断明确方向,解决前进方向的问题,就会到达书法的高点。
在学书的初级阶段,方向的确定,决定了你的基础是否扎实。以后发展的前景。在学书的中后期,方向的确定,决定了你书法的特色和发展的前景。
这里就临帖学习书法的各时间阶段,应该确立的方向性性目标,谈些基本知识。爱好者可根据自己的书法水平,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初学书法第一个大方向应该是专精一帖,先求形似,形似是这个阶段临帖的基本要求,也应该是较低的要求,无论哪种书体,这一点都要做到,否则那就谈不上临帖了。
第二个方向应该是在用笔、用墨、结字、谋篇布局上,知道其中的法是什么。也可以选其中的一个方向学习。
就初学者而言,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强调的是一种能力的获得。这个方向更为重要。要不断从临摹中获得的技术支撑,产生融会贯通的效果,得到所学范本的规律、要领,即得法,这时帖中的技巧才能融入到自己的书写中去,下笔才真正有由。
很多人,比较在乎临摹临得像不像,像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对的,但又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对技法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会停留在一般的模拟。
其中,特别应重视的是用笔,这是书法本体的东西,使转、提按、收放、笔画之间呼应,以及粗细,放收,快慢,墨的浓淡,都是书法本身要求,决定字的味道,用笔不同决定趣味不同,
第3个方向应该是追求熟练,形成肌肉记忆。熟生巧,巧生精,熟练才能达到人法合一的状态。
第四个可供选择的方向是追求神韵、神采。通过字帖上的蛛丝马迹,设法“还原”书家书写时的动作,做到和书写字帖的前贤一样的动作,临出帖中的字态、趣味,表现字势和笔势,去把握字的运动状态和生命状态,表现出特有的神采
这己经超越表面的像与不像,应该是我们临帖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一旦明确追求什么样的神彩,我们就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深入。
第五个大方向,应该是广观博。对一个帖学一段时间后,应该换一个方向,暂时不再临自己最初选定的帖,应该往前和往后临一下其他书家的法帖。这个阶段,不单单是临习某个古人的帖了,还要面对一个时代,面对整个书法史,面对一个更为庞大的架构。需要下“遍临”的功夫。比如写隶书,就要遍临隶书。遍临是一种全面的学习,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不知道自己所涉足的这个领域到底是何种状况。遍临后才能认清差别,做到大致有数。然后再确定一个自己特别中意、特别有感觉、自己有较强复写能力的方向,锲而不舍地写下去。这时临帖及书法学习才算是已经找到方向,而见不会再迷失。遍临的程度不同就造成了书家水平的差异。
第六个大的方向应该是如何继承与创作。临帖就是在继承,消化的去临帖,有目的、有思想的去临。不断的进行研究、分析、试验、归纳,再试验、再总结,是在通过字形结构,包括笔势、字势等的研究去获得一个原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帖,
第七个方向应该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为主进行探索。从自己临过的帖中,在某一点、某个面上、某一特色,加以突破。依靠这一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开始可能写的过分,但只要觉得哪里感觉不对,经常调整,就会取的突破。
形成风格的路上,免不了要反反复复,曲曲折折。这时就要回过头来,从临帖中寻找办法,把握分寸,不断选择、提炼、强化、调整、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