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个人的“走姿”,会暴露他的真实内心,很准!

前一阵,朋友徐涵约我出去喝下午茶,我俩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徐涵突然神秘兮兮地对我说:“你知道吗?原来一个人的脚也会说话。”

我瞪大眼睛,半开玩笑地说道:“你的意思是,你的脚长了一张嘴?”

“去你的,你的脚才长了嘴呢!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别在我面前耍贫嘴了。”被我这么一逗,生性腼腆的她,一张脸红得跟天边的晚霞一样。

我连忙安抚道:“好好好,我不逗你啦,你快跟我说说你那句话背后的故事吧!”

徐涵双手托腮,顿时陷入了回忆:“上个礼拜周末,爱人出差了,我一个人在家闲着无聊,所以去了老家一趟,顺便蹭一顿美味的晚餐。我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我妈妈的大嗓门,老头子,赶紧去开门,小涵回来了!我爸爸赶紧屁颠屁颠跑过来给我开门。”

“你妈妈真神,她怎么知道你回来了?”我好奇地问道。

徐涵仔细解释道:“我一进家门,就问我妈怎么知道我回来了,因为那天我并没有提前给他们打电话说我会回家。哪知,我妈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从你的脚步声中听出来的啊!”

我惊呼道:“原来这就是你说的'一个人的脚也会说话’哦,你妈妈实在太关心你了,不然她不会对你的脚步声那么熟悉。”

“是啊,我妈妈说的那句话彻底把我感动坏了,我现在才知道,一个人的脚真的能说话。”徐涵说到这的时候,眼泪都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朋友徐涵的话让我思绪缥缈,我突然觉得,所谓的“脚语”,其实包括一个人的走姿所流露出来的内心独白。然而,徐涵的妈妈之所以能听出徐涵的脚步声,并不是因为徐涵的脚步声里夹杂着情绪,纯粹是因为她妈妈过于熟悉她的脚步声。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脚会说话,并非体现在其脚步声能被人听出上面,而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站立和行走中,读出对方的情绪状态和基本性格。

英国的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所流露出的信息,其可信度往往越高。换句话说,离大脑中枢越近的地方,大脑的有意识控制越明显,其伪装性就越强,表现出来的信息就越不可靠。

举个例子,脸是距离大脑中枢最近的一个部分,所以它的可信度最低。其中蕴含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当我们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彼此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各自的脸上,同时我们也深知对方正专注于我们的面部表情,因此,为了控制和掩饰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自然会在面部表情上“作假”。而我们的脚远离大脑,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忽略脚的变化,所以一个人的走姿泄漏出来的心理信息就更加可信了。

在职场打拼多年,我们也都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能注意到,当一个人的心情不同时,其走路的姿势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个人开心的时候,走姿会格外欢快轻盈;不快乐的时候,走姿会特别拖沓沉重。由此可见,观察一个人的走姿,将十分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人当下的情绪状态和精神面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走姿,基本判断出对方的性格特点。

步伐矫健、急促的人,通常是一个行动主义者,这种人一般充满了活力和斗志,为人也比较精明、能干和现实,在事业上往往有所成就。

而走路比较沉稳,步子非常有节奏的人,大多是成熟老练之人,这种人做事稳健、务实,凡事喜欢三思而后行,不好高骛远,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他们都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同时,他们做事还可能缺乏冒险精神。

至于那些走路喜欢猫着腰的人,其性格往往比较内向、腼腆、谦虚、怯懦和温柔,不太善于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此外,这种人的情感一般都非常细腻,他们特别注重细节,容易生闷气,不喜欢向他人直白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除了上文所说的,一个人的走姿还有很多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毫无疑问,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总是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我们能留心观察身边人的站姿,就不难洞悉对方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质,日后也就不会在相处的过程中,平白无故地得罪对方,又或是猜不透对方现在在想什么了。

总而言之,走姿就是一个人心灵语言的外在流露,我们对一个人的走姿熟烂于心,往往就代表着我们离这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更进一步,从而在人际交往中享有更多的主动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