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0真情适度俭约恒虚

题文诗:

事或欲之,适足失之;避之,适足就之.

楚有乘船,遇大风者,至而,自投于水.

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

人之嗜欲,亦犹此也.齐盗金者,当市繁时,

至掇而走,勒问其故,何盗市中?其人对曰:

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志所欲则,忘其为矣.

故圣人审,动静之变,适受与度,理好憎情,

和喜怒.夫动静得,则患弗过;受与适度,

则罪弗累;好憎,则忧弗近;喜怒节制,

则怨弗犯.故达道人,不苟得,不让福,

其有弗弃,非有弗索,常满不溢,恒虚易足.

霤水足,以溢壶榼,嗜欲无穷,而江河不,

能实漏卮.人心犹是.真情简朴,而自当以,

道术度量,充虚,御寒,则足以养,

七尺之形.人之若无,道术度量,以自俭约,

万乘之势,不足为尊,天下之富,不足为乐.

叔孙敖也,三去令尹,而无忧色,爵不能累;

圣人真诚,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莫足惑.

【原文】    
   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也。故人之嗜欲,亦犹此也。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志所欲,则忘其为矣。

是故圣人审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夫动静得,则患弗过也;受与适,则罪弗累也;好憎理,则忧弗近也;喜怒节,则怨弗犯也。故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其有弗弃,非其有弗索,常满而不溢,恒虚而易足。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故人心犹是也。自当以道术度量,食充虚,衣御寒,则足以养七尺之形矣。若无道术度量而以自俭约,则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尊,天下之富不足以为乐矣。

  叔孙敖三去令尹而无忧色,爵禄不能累也;荆亻次非两蛟夹绕其船而志不动,怪物不能惊也。圣人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莫足以惑之。

【译文】
事情有时就是这样,你本想得到它,但恰恰因此而失去了它;有时你想避开它, 但恰恰因此而碰到了它。楚国有个人在乘船过江时遇上了大风,波涛汹涌,此人十分惊恐,为了避开劈头打来的浪头竟自己跳入了江中。他并不是不贪生和怕死,但在一时怕死的念头冲昏头脑时反而忘了怎样活命这一点。所以说人的嗜欲也如同这样。有个齐国人偷金子,在街市正繁华热闹的时候,看到金子拿着就走,被捉住后问他:“你怎么敢在集市里偷金子?”那人回答说:“我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这正是满脑子里装的都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忘了自己到底是什么和在干什么。

 所以圣人是明察动与静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掌握接受和给予的分寸,理顺爱与憎的情感,调和喜与怒的情绪使之有节制。如果动静得当,祸患就不会降临;接受和给予适度,罪孽就不会来纠缠;爱憎理顺,忧虑就不会产生;喜怒节制,怨恨就不会侵犯。所以通达于道的人,是不随随便便捞取好处的,也不会无故推辞应得的福利;自己该有的不放弃,不该有的不索取;这样永远充实而不溢出,恒常虚空而易满足。因为有满足感,所以屋檐漏下的水就足够装满盆盂酒壶;因为没有满足感,所以就是有江河之水也不足以装满盆盂酒杯。人心就是这样。人并要自觉地用道术来衡量:只求吃饱穿暖就足以怡养你的七尺之躯了;反过来说,你如不用道术来衡量、检束自己,那么即使给你万乘之国的权势,你也会嫌不尊贵;即使给你天下所有的财富,你也不会感到高兴。孙叔敖三次失去令尹的官职而没有忧伤的神色,这是因为爵禄不能拖累他;荆佽非在两蛟龙挟持缠绕他所坐的船的危急情况下,神志不动摇,这是因为怪物不能吓倒他。所以圣人是心志平静,精神内守,外物不能惑乱他的神志。

(0)

相关推荐

  • “心平气和”:心平自然气和,气平方可心和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人活着,就有心气.心平气和,乃是心气调和而合宜之状态,也是我们追求的最好生活心态 ...

  • 诗词写作技巧

    诗词写作技巧 词诗需要点染氛围勾起人们阅读的好奇心才行.那么什么是点染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有些处烘托,点明后用景物来烘托,更有意味. 例如<雨霖铃>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9真情得道失道必亡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9真情得道失道必亡 题文诗: 国所以存,其道德也;家所以亡,其理塞也. 唐尧者无,百户之郭,虞舜者无,置锥之地, 以有天下.周文王处,岐周之间,不过百里, 立为天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7真情本主是非有处

    题文诗: 不知道者,如今而见,柔懦者侵,矜为刚毅; 刚毅者亡,矜为柔懦.本中无主,而为见闻, 舛驰于外,故终身而,无所定趋.譬犹不知, 音者之歌,歌浊之则,郁而无转,歌清之则, 燋而不讴,及至韩娥,薛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4真情不变法变合情

    题文诗: 故圣人之,所由曰道,所为曰事.道犹金石, 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法制礼义, 治人之具,然而其非,所以为治.仁以为经, 义以为纪,仁义真情,天经地义,万世不更. 若考人才,时省其用,虽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2以禨祥明重仁袭恩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2以禨祥明重仁袭恩 题文诗: 相戏以刃,太祖軵肘,以刃相戏,必为过失, 过失相伤,其患必大,无涉血之,仇争忿斗, 以小事自,内于刑戮,愚不知忌,故因太祖, 以累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题文诗: 俯入城门,醉者为进,七尺之闺;超江淮为, 寻常之沟;酒浊其神.怯者夜见,立表为鬼; 见石为虎;惧掩其气.况遇天地,之怪物乎? 雌雄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9为善简易法禁躁欲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9为善简易法禁躁欲 题文诗: 穆公出游,右服失马,岐山野人,得之屠食, 穆公告曰:食骏马肉,人必饮酒,遍饮而去. 处一年与,晋惠公者,为韩之战,围穆公车, 梁由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8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8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题文诗: 古善赏者,费少劝众;古善罚者,刑省奸禁; 古善予者,用约为德;古善取者,入多无怨. 赵襄子也,被围晋阳,罢围而赏,有功五人, 高赫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7见微知明观小知大

    题文诗: 物之相类,君所乱惑;嫌疑肖象,众所眩耀. 狠者刚愎,类知非知,愚者类仁,而非仁也, 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若玉与石, 美之与恶,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芎藁本, 蛇床麋芜,此皆相似.剑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6任以人力自修以德

    题文诗: 是故君子,不责备人,方正非割,廉直非切, 博通非訾,能文能武,而不以责.求于一人, 任以人力,自修以德.责人以力,事易偿也; 自修道德,其难为也,难为行高,易偿求澹. 夫夏之璜,不能无考,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