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资料整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

这个内容有点枯燥,不过仔细体会里面讲的内容很有意思。

1.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来源于古人对于天文地理人事对应关系的长期观察,寻找其总根源,是以地球生物圈为基准宏观规律的总结,其中有其理,有其象,有其数。数是指万事万物普遍联系普遍发展规律的数学模式,数是五运六气的核心,数学是科学之母。

以阴阳转换,五行印象,五行生克数理运算模式为核心,以太阳系五颗行星的运转和地球本身六种气候的变更为总动力根源。在天人全息相应的整体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气化规律带动物化规律的地球物理运动规律。古人认为天地是个大人体,人体是个大天地。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应了古人朴素唯物自然简易的整体观,全息观,系统观。在易学、天文学、气候学、农业生产方面均有运用。不同的系统当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中医学当中,其最完美的运用和描述保持在中医元典黄帝内经运气七篇里面。

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当中的运用,系统而成熟的内容记载在《黄帝内经》当中,理论详实。后世医家攀附内容太多,理论繁杂而不知其对错,同名之词而意义完全不同,为溯本归源,本课题以《黄帝内经》文中所述为准。

2.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当中的运用,主要功用为推算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分析对人体的影响,预测疾病流行的一般规律,为预防疾病流行以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是在运气学说的基础之上,经消化吸收之后用于医学。

2.1五运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内有详细论述: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记者,五岁为一周”。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五运是以年为观察单位的,统管一年,名称为“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

2.2六气

《春秋·医和论疾》:“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而在《黄帝内经》则没有明确提出六气是什么。但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记载:“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素问·六微旨大论》:“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

同样在六微旨大论里面还提到“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后面分开叙述不同年份六气交接时刻。“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综上所述,可见《黄帝内经》中的六气,有多种含义。

代表一年之内时间变化的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

代表气(气候)变化之本的为六元:寒暑燥湿风火。

再有一个对应的是气之标: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在参照《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可见这个六气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但是每年的六气是固定的。标本之气,经常变化,可以排除。因此:“五运六气”中的“六气”指的是:初支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年年顺序相同、时间固定,符合静而守位。

3.“五运”与“六气”的区别

《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素问·气交变大论》:“五运更治,上应天期”。

关于如何推断五运与六气,同样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明确记载:“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⑥;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根据上述内经原文,可以看出,五运、六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五运,应天之气,动而不休,某年的五运情况由“天干”决定。描述的内容是“地之阴阳”,统管一年。

六气,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某个时间的六气情况由“地支”决定,描述的内容是“天之阴阳”,六气只能管“一节”

古代以甲子纪元,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气是以节为单位观察天气(气候)的变化。

4.五运六气变化

《素问·天元纪大论》记载:“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说明五运六气,是阴阳相错,不断变化的。下面试行论述。

“主运”、“客运”之分后世攀附可能性大。(五运六气研究,主编杨威、白卫国)

细查内经内容,主运、主气均与气候变化相关,考虑多种学说在融合时出现问题的可能。主运、主气反映的都是每年的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有重复。内经中有明确原文说明,描述风寒暑湿燥火变化的是六气,不是五运。

因此认为:五运为年节律,统管一年,在一年当中没有主客运之分。

五运,在“年“的时间尺度上,是逐年变化的,五运更替;在一年的十二个月当中,则是不变的。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说的是“客气”变化规律。

《素问·六微旨大论》:“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说的是客气的变化顺序。

关于气候的变化,即主气的变化顺序则有:“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注:有学者认为君火之右,“退”行一步,应该为复行一步)。

人面向南方,正对少阳,上应天气的变化之气为客气,变化顺序依次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

同样,下应地理而不变的主气的顺序为: 君火、相火、土、金、 水、木循环。日出称之为显明。很显然,这个的参照时间不同于客气。运行顺序也不同。参照以日象年的方法,此时应该为春分。

六气则年年相似,每年都是相同的:初支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时间、顺序都是固定的,是为“主气”。而在每一年的十二个月当中则是变化的,就是“客气”。

再看天地之气与人的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记载: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可见天地之气作用于人体,人体相对应的则有五脏六腑与之相配。五行相生,同时在人体内部五行也是互相制衡,保持平衡的。《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说的是人体内部五行生克制化,保持平衡,即五脏本身也是平衡的。

5.《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理论符合三才理论

从上述论述及引文当中,可以看出在《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理论不是简单的“天人合一观”。其中把天与地分开,五运、六气各自描述。

《素问·气交变大论》着重描述了五运太过、不及,导致的对人发病的影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描述了六气变化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的发病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讲述人如何治疗疾病。还有《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是符合三才理论中的天地人分立的思想的,互相对应而又各有不同。五运六气理论重点讲述了天、地之间的对立、呼应的关系,以及对人的疾病发生产生的规律性作用。不够完美的是书内只有很少关于人主动改变天地的记载。

6.五运六气的具体推算方法。

6.1五运推断: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6.2六气推断

主气:即主时之六气,用以说明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翳学教育网整理。因六气主时固定不变,年年如此,所以叫做主气。主气分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

主气主时,分为六步。即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主气的顺序是由“地理之应六节”决定的。

客气:

客气是各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因其年年有转移,与主气之固定者不同,亦犹“客”之往来无常,故称客气。

客气也分为六步,即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左右四间气。推算客气必须了解三阴三阳和司天在泉四间气的含义。

司天:“客气”里的司天之气,能影响全年,比如辰戌之年全年都会受到太阳寒水的影响;“客气”里的在泉之气,只影响下半年。比如辰戌之年下半年,才会出现太阴湿土的影响变化。

六气的司天在泉根据年支配三阴三阳的规律推算。即逢子、午之年就是少阴君火司天,逢丑、未之年就是太阴湿土司天,逢寅、申之年就是少阳相火司天,逢卯、酉之年就是阳明燥金司天,逢辰、戌之年就是太阳寒水司天,逢巳、亥之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客气的顺序是由“天道六六之节”决定的,以三阴三阳阴阳变化的顺序决定的。

司天之气始终在六步中的第三步,即固定在主气的三之气上:司天之气确定了,在泉之气以及左右间也就知道了。司天之气的对面就是在泉之气,这就是如果太阳寒水司天为什么太阴湿土在泉的原因。而司天和在泉的左右方,便是司天的左间右间和在泉的左间右间。如此每年一次转换,六年中就有六个不同的司天在泉之气了。“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司天之气不断地右转,自上而右,以降于地;在泉之气不断地左转,自下而左,以升于天,从而构成每年气候的不断变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