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天下无双说黄香

天下无双说黄香

雪岸

 一提起东汉时期的安陆人黄香,不能不令人想起元代郭守正的《二十四》,想起《后汉书》之《黄香传》,想起黄香的《九宫赋》等著作。也叫人想起安陆民间流传诸多黄香故事。还叫人想起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提高本地的知名度,把历史明确认定的黄香祖籍安陆改为其所属之地。虽然历史不容纂改,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到黄香的知名度,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

  黄香首先是一天下闻名的孝子

黄香,字文彊,东汉时期的江夏安陆人生卒年限约公元68年至122年。《后汉书》记载了他行孝之事。元代郭守正《二十四孝》之《扇枕温衾》篇专题叙述了黄香的至孝故事。那是在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由于对母亲的过度思念,他面容憔悴,瘦弱到不成样子,差一点没能服完喪期。乡人都称赞他极为孝顺。正因为如此,他便将对母亲的思念转到对父亲的孝顺上来。夏天天气炎热,他将床上枕头和卧席用扇子扇凉后,请父亲安睡。冬天天气寒冷,他用自己的身体把被褥温暖和,请父亲安眠。他的这一格外孝敬父亲的举动,被四里八乡人当作后辈孝敬老人的榜样,传为美谈。黄香十二岁时,江夏太守刘护听到他的事迹后,把他叫到太守府,委任他为门下孝子,对他非常爱护和敬佩。《二十四孝》一书还为此事题了两首诗。一首是五言诗,即“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第二首是七言诗,即“扇枕凉簟夏清风,枕温席暖冬熏笼。温衾内显黄香性,衾影无惭孝新星。”

至此,还要顺便说说孝子董永在安陆的一事。据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董永  青州人。东汉末,奉父避兵安陆。父没,贷钱于里人裴氏,营葬毕,愿请为奴以偿。忽遇一妇,称永妻,主令织缣三百匹赎永,一月而毕。遂辞永,曰:“吾织女也,上天感君之孝,天帝令我助君。”言讫,凌空而去。清同治《安陆县志补正》记载:”(安陆紫金台孝忠祠)于忠烈杨公祠增三主焉,一黄公香,一董公永,一李公庭芝。谓忠孝并重,宜并祀。”以上进一步说明,安陆的孝文化从官方到民间,也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黄香是一精心研学文采飞扬的才子

黄香少时家里贫苦,和普通人家一样,没有仆人诸多家务都得靠自己。也就是从十二岁起,凡事都靠黄香自己亲身去做。他吃苦耐劳,尽心奉养家人。与此同时,他一边做家事,一边读书。他起早睡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读书,经过长年的努力,最终博览了各种经书和典籍,包括精心研究了道术(道士自身的修练和修行)。他并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读写结合,撰写出好多好文章。他的名声传到京城,京城人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由于黄香的刻苦好学得到人们的肯定,名声也越来越大。直到被皇帝看中。皇帝便授予他郎中一职。汉代的郎中是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就相当于尚书台的秘书。那时一般是先选孝廉,孝廉中有才能者任郎中。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后来这一制度的实施演变为世族大家垄断,当然这是题外话。黄香就是靠他的行动和名声,通过选为孝廉,被授予郎中的。元和元年(就是公元84年),肃宗亲自下诏,特许黄香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去读书,读他过去没有读过的书。东观就相当于而今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后来黄香假回家。当他回到京城,正赶上千乘王刘伉(汉章帝之子)举办加冠典礼仪式(就是年到二十的成年仪式),皇在中山王的舍聚会,于是下诏令要黄香到殿堂。皇帝回头众侯王说:“这就是被称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人。”当时皇帝身边的无不动容,另眼相看。由于黄香从儿时就开始注重读书,以后也是一边做官一边读书,一边著书立说,成为东汉的著名文人,被后汉书在文苑中单独立传。后汉书》记载,黄香著赋、笺、奏、书、令共五篇。陏书·经济志》著录有集2卷,已佚。今存《九宫赋》、《天子冠颂》等著作,载《艺文类聚》与唐朝的《初学记》。

黄香是一位忠于职守忧公如家的能臣

元和元年(公元84年)后,皇帝召他到安福殿谈论朝廷政事,得到皇帝的肯这定,授予他尚书郎一职。担任尚书郎,黄香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便经常一个人住在尚书台,日夜不离开宫廷。皇帝听说后多次称赞他。尤其是他多次向皇帝陈述朝政的得失,尝赐也不断增加。

永元四年(公元92年),黄香被授予左丞一职,成绩达到要求,应当升迁。汉和帝留他任原职,增加了他的官品和俸䘵。永元六年(公元94年),黄香经过多次升迁,担任尚书令。后来又被任命为东郡大守。黄香呈上奏章谦让说:“臣是江淮一带的轻贱之人、愚昧书生,经典学问,品行能力,没有什么可以记载的。刚好赶上太平时代,靠了先人留下的福份,得以在年青的时候受到特殊的召用,接着又多次被任用,不断升职,直到提拔为尚书令。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能够称得上报答朝廷恩德,献出生命的地方。但实在没有想到最终能受到最不期望的任用,特别地被任命为邻近京城的郡守,在方圆千里内陆位崇敬。我听说估量一个人的能力授予职位,每个职位就不会出现荒废事务的情况;根据功劳给予爵位,有才能的人和愚昧的人就会各得其所。我黄香是小人一类,从小当学生,主管一郡,理顺政事,本来不是自己能够承受的,实在是担心自己愚钝,辜负了皇上的恩典。而且考虑尚书令负责机密事务,至为尊贵重要,又不是我应该长时期担任的职位。我接到诏书诚惶诚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正好处在壮年时期,刚好能够被驱使,情愿请求皇上用多余的恩典留下我做个散官,赏给一个负责督察责罚方面的小官,让我在宫内做些具体事情,以尽微小的心愿,即使化为尘土,也心甘情愿,感到光荣。”皇帝也爱惜黄香的才干,又长期熟悉旧例,才又留任他担任尚书令。将他的俸䘵增加为二千石,赐给他三十万钱。在这以后,黄香就主管朝廷机要部门,受到皇帝的亲近和重用。黄香也恭敬勤勉于朝廷事务,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永和十二年(公元100年),东平清河等地上奏“制造妖言”的卿仲辽等人,所连及(株连)近千人。黄香分别具体情况,据实上奏,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郡国每有难于决断的疑难案件,黄香总是求得将罪名放到较轻的条款,爱惜人命,从轻发泄落。他又了解熟悉边疆事务,均衡考虑军中政事,把事情做得合情合理。皇帝知道黄香做事勤恳,多次给予恩典和赏赐。黄香遇病,皇帝亲自过问,赏赐药品。黄香在职期间推荐了许多人,这些被推荐的人受到恩宠的也非常多。有人诽议讽刺黄香过于受到宠幸。

黄香是一位廉洁从政让利于民的好官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黄香被任命为魏郡太守。魏郡是个大郡,管辖河北、山东一带18个县,后改为15县。按旧例,每当太守到职时,必添置供新任太守使用的器物(即用具),往往花费数千万。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手中收取的,都是民脂民膏。黄香还未到达任上,就下达文书,规定不得添置任何储备器物,一下子改变了旧有的坏风气。到上任的那一天,黄香也与其他同职位的官员不同,不搞祭灶求富,铺张浪费,而是关起门来,谢绝客人来访,也就是谢绝给他送礼。魏郡郡内原有内外田园,过去都是与人分种,每年收获数千斛(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即一石,宋朝改为五斗一斛)的粮食。黄香到任后说:“《田令》(就是田地和户口清查的规定)说:经商的人不种地。又说:《王制》(君主治事天下的规章制度)说:做官的人不种地。当官拿俸䘵的人,不应该与民争利。”于是他将这些田园全部分给老百姓,责令他们耕种。当时出现水灾饥荒,黄香把自己的俸䘵和賞赐拿出来,救济贫穷的人。在他的带动下,丰盛富有的人家也各自捐出义粮,由官府供给粮食和提供借贷,使灾民得以安全度过灾荒。黄香后来,因为犯水灾的事情被免职,几个月后,在家中去世,并在安陆安葬。据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汉尚书令黄香墓,在城内府署东,同知署后。”

还要说的是,也应该说黄香教子有方。对此,史上虽无专题记载。但从他的后辈儿孙,也同他一样名扬青史,就可以证明。其子黄琼,历任司空、太仆、司徒、太尉等职,遍历三公,《后汉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有其传。其孙黄琬,官至太尉,封邟乡侯,卒赠车骑将军,谥忠侯,《后汉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亦有其传。据清同治《安陆县志补正》记载:“司空赠车骑将军忠侯黄琼墓在府城西白兆山下雷公庙。”

参考书目:

《后汉书》、《德安府志》、清道光《安陆县志》、《安陆县志》、《安陆古代人物传》。

(0)

相关推荐

  • 经营职场,其实就是经营老板的信任。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6-11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和皇帝 永元六年 公元94年 帝以尚书令江夏黄香为东郡太守,香辞以:"典郡从政,才非所宜,乞留备冗 ...

  • 原创散文|还自己一片风轻云淡

    写在春季 2021-5-8 文/水中月 春天还未看够,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夏天. 春天开的那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都还未凋谢的时候,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唤来了夏天. 夕阳西下,我独自行走在乡间道路上,柳树成阴,小径 ...

  • 周铁再原创散文丨酒

    酒 文/周铁再 我喜欢喝点酒,但我不酗酒.本人免贵周姓,自己叫自己周跑跑,时间长了也慢慢被一帮酒友或伙计接受与认可了. 酒品.非必须,肯定不喝茅台,其理由不言而喻,喝不起:必须,非茅台不喝,其理由也很 ...

  • 亚锋原创散文丨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

    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 文/亚锋 "您就给我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呗!"母亲没有文化,不善于讲长篇的故事,但架不住我的蘑菇,有时边忙着手里的活儿,边给我叨叨几句我小时候的事.母亲一次一次断 ...

  • 原创散文|鸢绕云山诉

    文/诺玉 时临维夏,桃花落尽,柳叶浑浊,春色也俞显得单薄.独自行于路间之时,指尖上不时传来几处抖落的风声,携着落花残叶,向着逝春致以敬意. 倏忽间,几声莺啼传来,打破了这场对逝春的礼赞.随声望去,蔚蓝 ...

  • 原创散文:萱草花开

    文字:山湖云海 天空青蓝如洗,流云薄絮迷离,于飞鸟长啸欢呼里聚聚散散.偶尔一两声青脆之音,落在山峦,落在蕉林,落在油清发亮的稻苗上,将天地划分开来,带着诗意点染着时光. 母亲在天台打理她的瓜棚,将枯黄 ...

  • 邱燕原创散文丨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文/邱燕 凌晨四点钟醒来,四周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打开房间的门,客厅里有餐厅明晃晃的光束射来,厨房里已是灯火通明,灶前站着专注熬粥的小哥哥,他的眼睛.耳朵.心思全在粥上.只见他不停地轻轻搅动 ...

  • 冯涛原创散文丨攒钱

    攒钱 文/冯涛 人越穷就越是想攒钱,想攒上一笔钱办成一个大事儿.攒钱以备不时之需那属于更高一个层面的事情了.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家里没有钱,这是我从每次买纸买笔.交书本费时发现的.要钱少的时候,娘 ...

  • 张岚原创散文丨槐香满沂蒙

    槐香满沂蒙 文/张岚 清晨六点的阳光是温软的,如同母亲温软的目光,柔柔地笼罩着门前的樱花丛.有风拂过,阳光便在枝头.叶片上欢快地跳起了舞,那跃动着的光,使或婉转慵懒或清脆明快的鸟儿们的歌声更加清脆起来 ...

  • 石清华原创散文丨伞下的晴空

    伞下的晴空 文/石清华 天公不作美,快乐的"五一"节几天,风雨共舞或轮流交替,我只得在它们疲倦之时,去学校的操场.林荫下转转,活动活动娇贵的筋骨,呼吸呼吸清新的空气. 从洗得一尘不 ...